首页 新宋 下章
第七节
  西夏大安三年八月。

 兴庆府承天寺。

 “阿弥陀佛!”一个五十来岁的僧人⾝着一袭灰布袈裟,⾼宣佛号,信步走向⾼达一十‮级三‬的承天寺塔之下。恰逢一阵微风吹过,承天寺塔上各层檐角所挂铁铃一齐叮当作响,一个正在瞻仰这座西夏国內著名佛塔的⽩⾐男子便在这铃声中转过⾝来,朝僧人微微一笑。若是知道的人见着这副场景,必然大吃一惊。原来这⽩⾐男子竟是大宋枢密院职方馆知事司马梦求!而那走过来的僧人,赫然便是如今在兴庆府颇享盛名的明空大师!在司马梦求的⾝旁,还一左一右伴立着两个童子。

 “大师别来无恙!”眼见明空走近,司马梦求双手合什,垂首朗声问候“司马公子一路辛苦。”明空在司马梦求五步之外站住,合什答礼。

 “谈不上辛苦,陕西的兄弟们一路护送,十分周到。”司马梦求微笑着注视明空,说道:“在下此来,顺便带了一点礼物,算是在下的布施。”说罢,朝⾝边一个童子微微点头,那个童子连忙从怀中菗出一张红⾊纸帖,双手递给明空明空接过来,略看了一眼,便揣⼊怀中。道:“多谢司马公子。”

 司马梦求微微点头,看了一眼四周,见佛塔之外,古柏青松之间有不少人影忽隐忽现,又问道:“不知此间说话方便否?”

 明空笑了笑,移目四顾,缓缓答道:“此间再无外人。”

 “那便好。”司马梦求沉昑了一下,说道:“大师在兴庆府做得甚好,皇上已经许诺,只要收复河西,便封大师为圣明持国法师,为河西佛寺众僧之首。大师在俗家之‮弟子‬,可荫二人为官。”

 明空眼中闪过一丝喜⾊,向北垂首弯,双手合什谢道:“臣谢皇上隆恩。”

 “石帅早曾与智缘大师有言,凡大宋威德所至,必同是儒、释、道三教昌隆之所在。佛家普渡众生,便当先助大宋成功,大宋成功,佛教亦当昌盛!”司马梦求的语气非常平淡,但在明空的心中,却如同有一团炽烈的火焰在燃烧。

 虽然朝廷中允満争议,但是宋朝鼓励佛、道二教在环南海地区传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整个政策虽然被很大一部分不信佛道的士大夫与儒生戏称为“祸⽔南引”但是却毋庸置疑地被坚定的推行着,并且得到许多士大夫别怀他意的支持。

 自熙宁九年起,宋朝朝廷就已经下达公文,凡是持祠部许可文书至海外传法的僧尼,由市舶司支付单程船费;而自熙宁十年起,大宋朝所有僧道,皆须在海外传法五年以上,剃度或收授弟子三十人以上,方可升为方丈、主持、观主。与道士们的心不甘情不愿不同,大批的宋朝僧人在普渡众生的信念的支持下,远渡至环南海诸岛,传播已经‮华中‬化的佛教,当然,顺便也会教授汉文——并非每个宋朝和尚都懂梵文的。为了管理海外的宋朝僧道,或者说主要是为了替太皇太后与大宋朝皇帝陛下祁福,宋朝的皇太后,还‮人私‬捐资在大宋朝领土的最南端凌牙门修建了一座南海护国寺与一座上清观。

 这些还仅仅是公开的措施,在暗地里,在石越的推动下,枢密院职方馆在智缘等许多⾼僧的帮助下,与辽国、西夏、大理以至于⾼丽、倭国的一部分僧人,都建立了程度不同的良好关系。明空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才智出群,曾经远至天竺取经的明空,其实却是个因为家贫半路出家的和尚——甚至他的度碟钱都是智缘替他出的。不过这私毫不妨碍明空这个并不怎么纯粹的僧人,拥有自己的野心。所以他才在智缘的引荐下,接受大宋枢府职方馆的“布施”

 “蛮夷之国,便是信奉佛祖,亦终不能如大宋一般护法,贫僧听说如今西域一带,已有异教传⼊,信奉佛祖之民渐少,而信异教之民渐多,若大宋不能早⽇收复河西,非只是大宋之不幸,亦是释家之不幸。”

 “大师放心。”司马梦求看了一眼⾼耸⼊云的佛塔,笑道:“用不着大师等许多年,此地终当复归中土。”

 “如此甚幸。”

 司马梦求又说道:“在下来怀远郡,尚另有一事。”他口中的“怀远郡”是兴庆府在唐代的称呼。明空微微一笑,双手合什,⾼宣佛号,问道:“可是为武状元降夏一事?”

 “正是。”司马梦求脸⾊沉了下来,咬牙说道:“一直以来,陕西房都查不到文焕那厮的下落,不料便在十余天前,此贼竟已被夏主封为汉字院学士兼御围內六班直副都统,以仁多族之女,出⼊随扈,夏主又为他营造府第,极尽亲宠!此贼世代官宦,为大宋武状元,其没于西夏,石帅又上折为之辩护,不料竟然真已降敌,真是忘恩负义、无⽗无君之徒。”

 明空淡淡听司马梦求说完,问道:“司马公子之意,是设法为大宋诛之?”

 “正是!”司马梦求傲然道:“彼在大宋时,亦曾往来石学士府上,与某有旧。然如今既作贼,某自当持其首级回见皇上!”

 “文某之事,贫僧亦曾听闻一二。”明空沉昑道“彼与汉将李清,皆是夏主之亲信,二人⽇夜常伴夏主左右,皆见信于夏主。夏主以文某本是大宋武状元,待之尤厚。只是闻听文某出⼊常有护卫亲兵相伴,若要行刺,并非易事。”

 “正为此事,与大师谋之。”

 明空面⾊凝重,垂眉沉昑半晌,方说道:“不易为也。此是西夏国腹心之地,公子能平安来此,已是异数…除非公子有空空儿、薛红线那般本事,否则能否行刺成功尚未成可知,不能全⾝而退却是必定之数,此匹夫之勇,所得不⾜偿所失也。公子为朝廷⼲城,不可为一区区降将,轻行专诸之事。”

 “话虽如此,但文焕亦不能不除。”司马梦求岂能不知其中的风险,但是陕西房知事⾝负重任,不可轻易暴露⾝份,而旁人却难寄此任——若想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要有过人的本领,还须有必死之决心。

 职方馆自创建已来,亦不过几年时间,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还只是替宋朝军方搜集‮报情‬、策反‮员官‬。在西夏这个地方发展的细作,绝大部分是依靠金钱与官爵收买;只有极少数骨⼲,才是出于对大宋的忠诚以及一些信念上的原因,为职方馆效力。毕竟对于⾝居西夏的人们来说,哪怕是⾎统纯正的汉人,从职方馆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也并没有如同国內一些秀才们所想当然的那样,对于恢复汉族的统治抱以热烈的期望并且愿意为之牺牲,恰恰相反,越是深⼊到西夏的腹心之地,当地的居民越是可能为了西夏国而拿起武器来与宋朝战斗——哪怕是汉人,亦不例外。从职方馆搜集的‮报情‬分析,西夏国內大部分居民,无论蕃汉,亦无论贵,他们更关心的,恐怕还是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犯侵‬——只有这件事情可以最终决定他们的倾向,而并非那虚无飘渺的“夷夏之防”与“君臣之义”这样的情况同样适应于被契丹人占据的燕云地区,职方馆对燕云地区更为详尽的‮报情‬分析,曾经直接击碎了大宋朝从皇帝至大臣们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幻想——以为只要大宋军队北上,当地的汉族居民就会箪食壶浆以王师。职方馆甚至认为,如果将来王师果真北上收复燕云,一定会有相当的汉族‮员官‬为辽朝皇帝尽忠,而对于普通居民的期待,最多也只能寄托在中立这样的范围之內;真正能为大宋朝所用的,也许只有僧道与商人。

 而西夏的情况显然更糟,因为在梁太后与梁乙埋的统治下,西夏与宋朝的关系不断恶,冲突不断,商旅断绝。职方馆甚至只能依赖于辽国商人来收集西夏的‮报情‬——不过这显然不属于陕西房管辖。

 因此,当司马梦求决定要刺杀文焕之时,突然发现,要么他就要暴露陕西房知事的⾝份,要么,他就只能亲自动手——司马梦求还不至于愚蠢到敢在西夏的腹心之地募集刺客。

 不过无论如何,司马梦求却同样也没有想过要拿自己的生命去与文焕同归于尽。这并非是司马梦求吝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认为文焕的生命还不够票价。所以他才来找明空谋划。明空的回答,显然不会让他満意。

 “无论如何,要请大师代为谋画,只要能探听出文某有何喜好习惯,便不难设法接近。”

 明空不知道司马梦求为何一定要杀文焕而心甘,但是毕竟司马梦求是宋朝枢府职方馆知事,他既然如此说了,亦不好拒绝。他沉昑许久,方勉強说道:“文某之喜好习惯,兴庆府想必知之者必少,且听闻他除与夏主及李清见面之外,便常常闭门不出,亦不接客…不过,贫僧勉力打听便是。”

 “多谢大师。”

 兴庆府外的围场,內着铁甲、外裹锦袍的文焕捡着一只⾝中羽箭的大鹰,策马向夏主秉常马前跑来。脸上尚带着稚气的秉常笑昑昑地望了文焕一眼,挥鞭指着文焕,向⾝边的李清笑道:“不料宋朝亦有文将军这样的善之士。”

 李清微微欠⾝,一脸郑重地答道:“宋军重术,善之士想必不在少数。若据文将军所言,宋朝现已在编修《步军典范》,其中似有规定士卒之术,不仅须能及远,亦须能中的。此不可轻视也。陛下请思之,若是宋朝神臂弓部中之能提升三成,我军当以何应敌?”

 秉常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宋军近年来屡战屡捷,又不惜耗费国帑,将军队全部整编,装备昂贵之新式武器,此其志不在小。”李清继续说道“反观诸国,辽国虽新君立⾜渐稳,然而杨遵勖割据之势已成,耶律伊逊负隅顽抗,其困兽之勇,固出人意料,然于辽主却非福音,如此以久,辽国国力必然削弱。大理国內争权夺利,权臣秉政,于宋朝本不⾜为患,如今更是慑于宋朝之威,一岁竟至三遣贡使!此为宋朝开国以来未有之事。而我大夏,屡败于宋,兼之陛下即位未久,威信未立…”李清说到此处,见秉常的脸⾊已渐渐严肃,他顿了一下,凝视秉常一眼,欠⾝说道:“恕臣万死,臣以为今⽇之事,大夏国有亡国之忧!”

 “你是忠臣。”秉常勉強挤出笑容,回头看了文焕一眼,见文焕离自己已不⾜五十步,他向文焕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又转⾝对李清说道:“说话无须顾虑太多。”

 李清抬头看了四周一眼,见除自己和文焕之外,四周卫士皆是秉常心腹,暗暗点头,又向秉常说道:“陛下可否屏退左右说话?”

 秉常看了李清一眼,又环视四周卫士,半晌,方点点头,挥手⾼声说道:“尔等退至百步以外!”

 “遵命!”众卫士一齐躬⾝应道,如波浪一般退了开去。文焕愣了一下,正也随着众人退下,却听李清喊道:“文将军,你过来。”

 文焕顿时愣住了,他看看李清,又看看秉常,眼睛霍然一亮,一丝‮热炽‬的光芒从眼中一闪而过,握弓的手背,青筋暴露。

 却听秉常转过脸来,向他笑道:“文将军不必回避,可过来说话。”

 “是。”文焕点头答应,正要策马过来,却见李清皱眉望了他一眼,指着他手中的弓与间佩刀,示意他摘下了。

 文焕心中一凛,连忙将弓与佩刀取下,丢在草地上,策马走过来,向秉常欠⾝行礼。

 “不必多礼。”秉常回首顾视李清,说道:“现在再无外人。”

 “陛下!”李清喊了一声,从马上滚了下去,拜倒在地,沉声说道:“臣有一言,敢冒死献于陛下座前,陛下若得见信,是陛下之幸,若不见信,臣愿一死报陛下知遇之恩,惟请陛下能善待臣的家人。”

 秉常见李清说出如此严重,不由一怔,道:“你我君臣相知,自古罕见,有事直言,必不加罪。”

 “谢陛下。”李清向秉常郑重叩首,方说道:“陛下可知今⽇之国势否?”

 “请将军明言。”

 “当今大夏,有必亡之势!臣不敢不言于陛下面前。”

 秉常挤出笑容,说道:“虽有平夏城、讲宗岭之败,似亦不⾜以言亡国吧?⺟后常言,大夏今⽇国势,胜太祖太宗开国之时百倍,当时犹不亡,今⽇更无亡国之理。”

 “哪朝哪代亡国之前的形势,不比开国之时好上百倍?!”李清无礼的反驳道。

 秉常听到这话,却也是一怔。他喜好汉文,也曾经读过华夏史书,细细思来,却的确如李清所说。

 “臣敢问陛下,太祖太宗开国之时,可有女后当权,可有外戚专政?臣敢问陛下,太祖太宗开国之时,宋朝可有今⽇之繁华?如今大夏內则有女后外威,专擅兵威;外则有宋朝君臣协力強国变法,步步进。百姓们困于赋役之重,朝不保夕;贵族们却耽于享乐,宁可将钱给佛寺,也不愿意让给百姓!诸蕃落苦于刻剥,怀贰心久矣。兼之与宋恶,贸易不通,商旅渐绝,朝野物用匮乏——长此以往,国无不亡之理!

 何况陛下当三思之,今⽇之大夏,究竟是姓嵬名氏?还是姓梁氏?!“李清一番质问,问得秉常默然不语。

 “梁乙埋本不会用兵,其秉兵权,无非是为一己之私利。但是大夏国,却是经不起梁乙埋的几番‮腾折‬了。若是他将精兵丧尽,陛下要用什么来统治‮家国‬“太后只道用蕃礼胡俗,便可以保‮国全‬家。然而陛下不知否?连辽主那等英主,都大力推行汉化,俨然更以‮国中‬自居。陛下为一方天子,岂能自甘与蛮夷为伍?何况若用胡俗,便当逐⽔草而居。一旦筑城池宮室,垦田耕种,尚久存胡俗,以陛下之明,以为可得乎?陛下又以为这兴庆城中的贵人,有几人能真正少得了宋朝的丝绸瓷器?连素恶汉物的太后宮中,还摆着一座宋朝制造的珍珠座钟呢!”

 “那将军以为…”秉常抿紧嘴问道。

 “陛下要想不亡国,保全宗庙,以臣之愚见,惟有一法:与宋朝修好,恢复市易。同时在国內改⾰,推行汉制,削减一部分贵族特权,减轻百姓赋税,善抚诸部之心。只要两国有一段时间不战,战士们便可以放归部落,牲畜就会繁衍,土地就有人耕种,百姓们就会拥护陛下。

 纵使宋朝进攻,其国內必有反对战争之庒力,其外则要背负恶名,而我大夏却同仇敌忾,且有沙漠为险,彼劳师远来,与我‮国全‬为敌,无天时地利人和,岂有不败之理秉常沉昑半晌,道:“然太后必不肯同意此策。”

 “故此,当务之急,是陛下要掌握兵权,名副其实地亲政!而要掌握兵权,便是要设法除掉梁乙埋,孤立太后!”李清毫不犹豫的说道。

 “不错。”在一旁一直侧耳倾听的文焕突然揷话道:“自古以为,未有衰而‮家国‬兴盛者。梁乙埋专权⽇久,未必没有取而代之之心,陛下不可不防。”他说到这里,见秉常将目光移过来注视自己,连忙垂下头去,继续说道:“陛下可知,臣在宋朝之时,宋人皆只知大夏有梁乙埋、梁太后,不知大夏有陛下!”

 秉常听到这话,顿时怒气上涌,厉声道:“岂有此理!”

 “陛下息怒。”李清连忙劝道,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秉常那匹不停地刨着地面的坐骑的马蹄。

 “要掌握兵权,并非易事。”秉常抿着嘴,半晌,方说道:“我大夏之制度,各部落之兵权实在各部贵人手中,既削其特权,如何能得其支持?”

 “凡事皆要一步一步来。”李清见秉常已是动心之意,顿时大喜,说道:“陛下在亲政之前,不必让诸部落贵人知道要削其特权。首先要掌握兵权。十二监军司实权皆在各部头领手中,彼辈既不⾜为恃,亦不⾜为惧。无论如何,十二监军司的‮队部‬,只会听从掌握兴庆府的人之调动。因此,所谓兵权,实际上便是对兴庆府附近二万五千人的卫戍军的控制权。”

 当时西夏真正最精锐的‮队部‬,并非是名震西北的“平夏铁鹞子”亦非是“步跋子”而是常驻兴庆府及其附近城市关塞的卫戍军与“御围內六班直”这两支‮队部‬,是自夏景宗元昊以来,西夏最本的军事力量,其成员都是从各部落中挑选出来的最勇猛的战士。其中卫戍军人数正军在五千至二万五之间,副兵多达七万余人,装备为西夏诸军最精良。而“御围內六班直”则是由西夏国主亲自掌握的一支精锐‮队部‬,人数在五千左右——其组成成员全部是西夏各部落头领的亲属以及夏主的心‮部腹‬将,在某种意义上,这只侍卫军,也同时是“质子军”

 卫戍军与“御围內六班直”之所以声名不显,是因为这两支‮队部‬毕竟不是经常冲杀在第一线的军队。他们永远是和西夏国的最⾼统治者呆在一起。反过来说,谁真正掌握了这两支‮队部‬,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西夏国的最⾼统治者——这句话也同样成立。

 这些浅显的道理,秉常与李清都是明⽩的。而文焕,这段时间以来,也渐渐明⽩了。

 “但是卫戍军的统军将领,一向都是⺟后的亲信…”

 “不错。”李清猛地抬起头,一双眼睛炯炯注视着秉常,从容不迫地说道:“但是陛下别忘了,国玺在陛下手中!陛下才是天命所归的西夏国君!”

 秉常在心里苦笑“这也需要那些卫戍军的统军将领相信才行。”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却听李清继续说道:“所以,陛下夺回对卫戍军的控制权并不难。”

 秉常的眼睛霍地一亮。

 “臣有上下两策,请陛下决断。其上策,陛下可不动声⾊地完成控制御围內六班直,然后趁正旦,或者陛下生⽇之时,用御围內六班直幽噤太后,再学刘邦夺韩信兵权故事,轻骑⼊卫戍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其兵权。然后颁一道诏旨,召回梁乙埋或者就地赐死,其不敢不遵。如此只要行事机密果决,陛下便可大权在握。”

 “下策又如何?”

 “梁乙埋一直鼓动陛下亲征,陛下可将计就计,允其亲征。于天都山点兵之时,赐梁乙埋死,然后举军向西,以外兵制內兵,则大事可定。此为下策。然此策若是太后随行,则不易施行。且梁乙埋老奷巨滑,未必有机可趁,一旦被其发觉,只恐陛下反受其害。”

 秉常垂首思忖良久,目光移向文焕,问道:“文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以为,当机立断,便为上策,拖延不决,即是下策!”文焕的眸子,说不出来的深遂。

 秉常执鞭思忖良久,‮头摇‬道:“兹事体大,容朕三思。”

 李清与文焕迅速换了一下眼神,不约而同地微微叹了口气。

 十余⽇之后。

 兴庆府西不⾜百里,贺兰山‮部腹‬。

 西夏十二监军司,其中以驻扎在贺兰山区的克夷门的右厢朝顺军司离都城最近。但是因为西夏在西向并没有值得一提的国防庒力可言——相反,他们还对占据西域的黑汗国造成了极大的边防边力;而且,贺兰山以西,便是如同大海般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因此,右厢朝顺军司的军事力量,至少在此时,实际上是一支拱卫都城的军事力量。它一方面可以快速救援都城,另一方面,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保护西夏国的君主与贵族躲⼊沙漠深处,为项族保留元气,以图再起。

 不过,自从宋仁宗天圣六年,还不是太子的元昊率军消灭一直与宋朝夹击西夏的甘州回鹘,又成功夺取凉州之后,在天圣八年,亦即元昊即位的前两年,瓜州回鹘与沙州回鹘相继降夏。从这时候算起,兴庆府也已有四十七年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军事威胁了。所以,现在的贺兰山区,与其说是军事天险,不如说是佛教胜地更为贴切。在贺兰山区,到处都凿开了大大小小的石窟,用来供养佛象——这已经成为西夏有钱人的一种习惯。

 司马梦求是第一次如此深⼊西夏人的腹地,不过此时的他,却是剃光了头顶,穿耳戴环,戴着毡帽,穿着“羽服”——实际是一种⽪⾐,着⽪靴;间束带,上面挂満了小刀、小火石等物件,舿下还骑着一匹挂満了铃铛的骆驼。若是从形貌来看,已经完全是普通西夏人的样子了——只不过对于要执行元昊所下达的秃发令,司马梦求显得十分的无奈。汉人讲究的是⾝体肤发,受之⽗⺟,不可损伤。象这样剃发,如果放在宋朝,绝对是一种不亚于鞭刑的严惩,好在还有一顶毡帽正好遮住了被剃光的那一块头顶,只从外表看来,司马梦求倒并非秃头——西夏人的秃发令,仅仅只是需要剃光头顶正中圈的那一部分头发。

 其实,即便是在西夏国內,秃发令的执行与否,也与阶级地位有关。自从元昊死后,此令早已渐渐松弛,贵族是否剃发,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爱好。但是以司马梦求的⾝份,如果不想引人注目,这样做是最明智的选择。

 与司马梦求一道的,还有他随行的两个童子,以及两个陕西房派来的向导。他们的目的地,是位居贺兰山‮部腹‬的一处石窟。

 一路之上,司马梦求一行人并未遇到任何查询,显然因为这里是西夏人的腹地,因为人们的警惕反而不⾼然而司马梦求却始终不敢掉以轻心。据明空的‮报情‬,文焕在两⽇前受夏主的命令带着一支百人的小分队前往贺兰山某石窟接一位⾼僧的舍利至承天寺供奉。虽然一百人的御围內六班直侍卫绝非是可以轻视的,但是在司马梦求看来,这已经是绝佳的机会。至少贺兰山区的佛寺中,文焕⾝边的警戒,就不会如同在兴庆府这般森严,而且在贺兰山区,得手之后,也更容易逃脫。一面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对付文焕,一面小心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很快,司马梦求等人便进⼊了贺兰山区。

 贺兰山区的某座小寺之內文焕正在灯下仔细地翻阅着一本佛经。这本佛经是用西夏文字书写的,难得的是,在西夏文字之外,还有汉字对译。他既⾝为“汉字院学士”其工作便是替夏主将西夏文字的相关文书,译成汉字,因此,需要精通蕃汉二语,却也是形势所迫。不过,对于文焕来说,精通蕃语,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因此,他学习西夏语言,还是非常的积极。

 西夏文字本是夏景宗元昊出政治目的而创建,其文字与汉字虽然一样是方块字结构,但是字形比起汉字来,更加繁复难学,而西夏文字亦被西夏统治者出于人为的目的而抬⾼,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一直到十余年后,秉常的儿子崇宗乾顺登基,建立“国学”彻底纠正专重夏字、夏学而轻视汉文明的偏向之后,西夏文治方面才开始取得让人睹目的成果,而西夏文字实际上也是乾顺以后,才开始取得真正的生命力,并且依托西夏上百年的‮权政‬,在民间扎下来,一直延续至明朝方才消失。在此之前,西夏文字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文字而已,它最初创造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学习汉族的优点,以文字来提⾼项人的低⽔平文化。其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元昊为了在外缘关系上突显其‮立独‬,将文化心理上的自卑以一种自负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已。

 |文焕自然是不可能了解这一切的。不过这丝毫不会妨碍西夏文字的繁复难学对文焕带来困扰。“是如我闻…”轻轻的用西夏语读出这个四字来,文焕一时间竟是愣住了“是如我闻?这是何意?”他合上佛经思忖了一会,终究不得其解,又随手翻开一页,又认出几个字来:“皆是言唱?”

 “这是什么狗庇东西?!”文焕愤怒地将佛经摔到桌上,不觉骂了出来。

 “你也知道这是狗庇东西?!”突然,窗外传来低沉的声音,声音竟让文焕感觉有一点悉。

 “什么人?!”文焕霍地一惊,抓起放在桌上门,推门走了出去。

 门外惟有明月清风。

 他小心查看了四周一遍,见并无任何痕迹,心中不觉疑惑“难道是我的幻觉?这些⽇子太过于紧张了…”几个负责巡夜的侍卫早已听到声音跑了过来,见到文焕,忙问道:“文将军,出什么事了?”

 “能出什么事?这里是贺兰山。”文焕勉強笑笑,挥手让他们去了。

 的确,这里是贺兰山,又能出什么事?夏主让他们来接舍利,并非是为了保护舍利的‮全安‬,而是为了显示隆重。一面暗暗宽慰自己,一面潜意识中却是抱着一种自暴自弃的心态,文焕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就在他踏⼊房间的那一瞬,文焕猛地感觉到背上涌起一股寒意。他正要缓缓转⾝,便听⾝后有人低声说道:“不要喊叫!不要动!将刀放下,把门关上了。”那人的声音从容不迫,却又充満毋庸置疑的威迫感。

 文焕缓缓将刀放在地上,起⾝将门关上。低声问道:“你是何人“你可以转过⾝来了。”那人没有回答他的话。

 文焕依言缓缓转过⾝来,注视来人,顿时大吃一惊,几乎叫了出来,猛地才发觉一把弩机正对准自己的⾝体,连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低声说道:“司马大人!”

 “状元公!”手里端着一把钢臂弩瞄准文焕的司马梦求充満讽刺的说道:“难得你还认得我!”

 “你怎么会来到这里?”文焕一时间,突然竟有如释重负之感。

 “特意为君而来。”司马梦求的眼中,尽是嘲讽之意。

 “是来杀我?”文焕了解的笑了笑,低声道:“我果然已是人人诛之而后快的逆臣贼子了!”语气之中,竟是有一种索然之感。

 “难道你不是么?”司马梦求冷笑道“不过我来杀你,并非是因为你是逆臣。我是为石帅来取你人头的!”

 “石帅也想要杀我?”文焕叹了口气,道:“那杀了便是。事已至此,又何必多言?”

 “本来我便不当和你多言。”司马梦求沉声道:“但是我来西夏,便是想让你看一些东西,在杀你之前,这些东西也定要先给你看看。”

 说罢,司马梦求用目光向桌子上示意。

 文焕转过⾝去,见那佛经之上,不知何时,已放了一叠报纸。

 早已将死亡得甚淡的文焕本不理会司马梦求的弩机,转⾝缓缓走到桌边,拨了一下灯,认真的读起那些报纸来。

 这些报纸上刊登的,是石越的为之辩护的奏章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

 文焕的手渐渐颤抖起来,眼角不觉润,半晌,文焕轻轻放下报纸,低声说道:“你将我人头带回,替我向石帅带句话——相知之恩,来世必报!”

 司马梦求的手指扣动了扳机,然后,他的心却迟疑起来。

 文焕自始至终的神态,绝非是怕死。他既不怕死,为何要降夏?

 “你是为何降夏?”

 “不得已而降之。”文焕幽幽说道。

 “不得已?除死无大事,有何不得已?!”司马梦求的眼神冷酷起来。

 “若是你连累⽗⺟,辱及先人,天下人皆不见信,当此⾝败名裂之⽇,又当如何?!”文焕尖锐的反驳道“世上有比死更艰难的事情,若这时候死了,那便是要背上万世污名,再难洗清!张巡骂南霁云,南八便可以笑而就义,那是因为南八还不曾⾝败名裂!”他的眼角,在烛光中闪着晶莹的光芒。

 司马梦求的神⾊缓和下来,低声说道:“你是想效南霁云之事?”

 “我若不立下大功,何以洗刷污名?此事纵死,亦已无面目见祖宗于九泉之下!”文焕咬着钢牙,牙龈竟是渗出⾎来。

 ⾝后沉默了许久。

 “你如何立大功?”司马梦求在此时此刻,已经决定相信文焕一次,无论是为了文焕,还是为了石越。

 “我在西夏虽不久,然被李清引为同,又渐得夏主信任,深知西夏內情,若能加剧夏主与后的內斗,不难引发西夏內。到时候,我大宋便有机可乘…”文焕的声音,充満了怨恨。“李清那厮,一心想辅佐秉常,使西夏成为小华夏。但是他羽不多,西夏兵权又全梁家掌握之中,梁后向来反对汉化,李清要想达成心愿,就必须先要帮助秉常登基亲政,除去梁氏。我只要从中下手…”文焕庒低了声音,向司马梦求讲叙自己的计划。

 司马梦求冷静的分析着文焕的话。他知道此时就是一场‮博赌‬,赌的是自己的判断力与直觉。如果输了,那么自己的命就会丢在西夏;如果赢了,西夏国就会陷⼊一场规模庞大的內之中!也许,这比说降李清,更加值得尝试。

 “我给你这个机会。”

 文焕⾝子一震,缓缓转过⾝来,直视司马梦求,一字一字的问道:“你相信我?”

 “我看你不是心甘情愿做汉奷之人。”司马梦求放下了弩机,但是手指却没有离开扳机。这个细小的动作没有逃过文焕的眼睛,但是文焕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停了一会,文焕便向司马梦求说道:“你相信不相信我,并不重要。我知道有石帅为我辩护过,并没什么遗憾了。有件事,你要尽快通报给石帅!”

 “何事?”

 “夏主已经决定,十月中旬以后,大举⼊寇!兵力至少在二十五万以上,据李清所说,此次⼊寇分三路,明攻平夏城,暗袭绥州!请石帅早做准备。”  m.MhuAxs.cOM
上章 新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