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莫嗟身世浑无事(一)
1、
睿思殿。
“
信侯。”远远望着田烈武走进来,赵煦立即将手中的⽑笔一丢,抛开跟着⾝边的內侍,起⾝快步朝田烈武走去“
信侯,你见着桑先生了么?”
“陛下。”田烈武连忙参拜行礼,他还有点不太习惯自己这个侯爵。
“你见着桑先生了么?”赵煦却只是満脸期待的盯着田烈武。
田烈武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还散发这墨香的书来,双手捧着,递给赵煦。
“这是什么?”与赵煦几乎是寸步不离的武城侯杨士芳瞥了一眼,问道。
“是桑先生托我带给陛下的。”田烈武道“一个胡人叫陀勒密氏写的书,大约和《地理初步》差不多,全是地图。”
但武城侯却是连《地理初步》也没看过,当然更不可能知道什么陀勒密,只不过杨士芳知道小皇帝很听桑充国的话,因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上还
着绷带的庞天寿一瘸一拐的走上前去,接过书收好。
田烈武又道:“桑先生说,大宋的未来在南边,陛下一定要知道天下万国的地理,桑先生请几个大儒给这本书写了注疏,亲自抄录在书中。请殿下每五⽇读一篇。”
“朕记下了。”赵煦点头应道。
“桑先生还说,程先生这时便开始讲《贞观政要》的确是深奥了点,以后每五⽇,桑先生会写一个贞观君臣的故事让臣带进来,陛下看了这些故事,便容易明⽩些。”田烈武说到这里,忽然迟疑了一下,方又说道:“桑先生说,程先生学问、人品都是好的,在读书人中声望很⾼,陛下须尊重他,这样天下的士大夫便会更加拥戴陛下。”
说完,田烈武几乎是有些忐忑的望了一眼面前的小皇帝。毕竟,这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但出乎田烈武的意料,赵煦只是抿着嘴想了想,便说道:“朕明⽩了。”
他不知道赵煦是不是真的明⽩了,但亦不敢多问——这睿思殿內,小皇帝的⾝边,有多少內侍、宮女,会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巨细无遗的报告给太皇太后?即使是田烈武这样忠厚老实的人,也清楚的知道目前的处境,小皇帝的⾝边,真正能够信任的,也就只要杨士芳、田烈武、庞天寿三人而已。
睿思殿对于保慈宮,绝无秘密可言。是太皇太后默许他替小皇帝与桑充国送话,但这亦随时可能成为他
信侯田烈武的罪证。所以,尽管他们对于雍王居然平安无事都感到很愤怒,却没有人敢在小皇帝面前
说半句话…
正想着这些“官家。”田烈武便见一个內侍捧着一盘果子从殿外进来——那內侍才走到离赵煦六七步远的地方,突然,便听赵煦发出一声尖叫:“站住!”
那內侍一愣,却没有明⽩赵煦的意思,一面说道:“官家,这是皇太后送来…”他方又向前走了两步,赵煦突然从庞天寿的手中夺过一把柱拂子,恶狠狠地向那个內侍打去,一面还尖声叫道:“站住!给我站住!”
田烈武一时惊呆了,眼见着那內侍被小皇帝莫名其妙的打得头破⾎流,抱着头跪在地上不断的哀号,求饶,一盘果子洒得到处都是。
直到杨士芳紧紧抱住赵煦,他还涨红了脸,挥舞着柱拂子,⾼声喊道:“
信侯,把这个叛逆拿下,把这个叛逆拿下!”
田烈武一时有点不知所错,眼见杨士芳抱着小皇帝朝內殿走去,却见庞天寿一瘸一拐的走到那倒霉的內侍跟前,呵斥道:“你这蠢货,你他娘的没长耳朵么?”
“冤枉…冤枉…”那內侍显然已是被吓傻了,只是拼命的叩着头,一个劲的喊着冤枉。
“冤枉个庇!”庞天寿一口痰吐到他脸上,恶狠狠的骂道:“你他娘的连耳朵也和那玩意一起割掉了?方才官家叫你站住你怎的不站住?”
“冤枉啊…”“你直娘贼的再喊冤枉!”庞天寿忽然一声大吼,瞪到那內侍眼前“你直娘贼的敢再喊冤枉!”
那內侍被吓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是傻傻的望着庞天寿。
“滚!快滚!”
眼见着那內侍庇滚尿流的跑出殿中,庞天寿这才转过⾝来,拐到田烈武跟前,苦笑道:“田侯…”
“这…”田烈武望着庞天寿,完全弄不清状况。
庞天寿苦笑着摇头摇“昨天开始,这是第二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庞天寿叹了口气“先前做噩梦田侯是知道的,太医用尽了法子,也不见好转。昨天便是这样,只要是外面来的人,若官家叫他们站住,他们站住了,倒也罢了。但若不马上站住,便是这样…”
“这…太皇太后、皇太后知道么?”
庞天寿点点头,没有说话。因为,连问话的田烈武,心里也知道这是废话!
“我去看看官家。”过了一会,田烈武才又低声说道。
“
信侯,那个叛逆拿下了么?”
当田烈武走到內殿时,赵煦坐在一张椅子上,脸上晕红犹在,但情绪已经平静了许多。田烈武望望杨士芳,便听杨士芳说道:“官家,已经拿下了。”
赵煦询问的目光望向田烈武,田烈武连忙避开他的眼睛,轻轻点了点头。
赵煦显然大大松了口气,他忽然庒低了声音说道:“杨将军,
信侯,宮里有很多叛逆。”
田烈武听到这话,忽然感觉鼻子一酸“陛下放心,有杨将军与臣在,没有叛逆能伤害陛下。”
“朕知道。”赵煦认真的点点头“还有呼延将军,圣…太后说,你都是忠臣。太后和朕说了,朕要做个像⽗皇那样的好皇帝,好皇帝就不怕叛逆。”
田烈武抬眼望着赵煦稚嫰的小脸,几乎便要痛哭失声。他低下头去,不敢失态,却看见杨士芳紧紧握住
间的佩饰,青筋爆出,几乎要将那佩饰捏碎一般。
“陛下会是个好皇帝。”田烈武温声说道。
“朕还不是。”赵煦却认真的摇了头摇“朕听太后说,她绝不会让人对朕不利,一定会让朕平安亲政。”
“官家会是个好皇帝,官家一定会平安亲政!”杨士芳几乎是咬着牙说道“到那时候,官家会是和先帝一样的好皇帝,先帝打败了
项人,将来官家定能打败契丹人。官家会是大宋的好皇帝。”
“一定会是!”田烈武也跟着说道。这是誓言。
“杨将军,
信侯,”赵煦睁大眼睛望着杨士芳与田烈武,轻声问道:“有人不想让朕亲政,是么?”
“官家是大行皇帝的皇太子,生下来就要做官家的。”庞天寿不知何时候也已经走了进来,他走到赵煦跟前,细心细气的说道:“待到官家长大了,便可以亲政。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错!这是天经地义的。”杨士芳沉声道。
从睿思殿出来的田烈武,脚步变得沉重。
在田烈武心里,⾼太后不是说书人所说的那种奷后,但他是很清楚的知道,雍王的的确确是叛
的主谋。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叛
当晚,韩忠彦为了阻止雍王进宮,调动了多少人马,不要说以田烈武在开封府的关系,这些事情
本瞒不过他,便是开封府普通百姓,也多少知道这件事——要这么多人严守秘密,除非将当时参与平
的人全部杀了,否则,任你用什么样的手段,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田烈武也从当晚的叛兵口中,知道他们是为了
立雍王!
实际上,整个开封府,几乎人人都知道雍王与叛
有脫不开的关系。流言绝不止在⽩⽔潭、太学存在,三十七名贡生的“醉酒闹事”在汴京任何一座茶楼、酒楼,都有无数的同情者存在。
田烈武是开封府的衙役出⾝,⾼太后为保住儿子
命所做的一切,他并非不能理解。他倒也不是天真的相信,坏人就一定会得到惩处——抱着这样心态的人,在公门里是不太可能混得好的。但⾼太后不肯将雍王的罪行昭示天下,却也不能不让人们在心里猜忌。对于他们这些忠于小皇帝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就更加明显——如今小皇帝所吃的一切东西,庞天寿都会亲自到御膳房监视,而杨士芳每一样东西都要自己先尝过再让小皇帝吃。二人寸步不离的保护着小皇帝,而田烈武则负责帮小皇帝打探外界的消息,与外面忠于小皇帝的人联络。
田烈武知道,其实他们都怕⾼太后。因为他们都相信⾼太后有废立皇帝的能力,即使知道⾼太后在叛
的晚上是站住小皇帝一边,她对小皇帝未必有恶意,她保全雍王亦情有可原,但是他们依然害怕,他们就怕有个万一。
除非⾼太后的态度能够更加明朗,否则,直到小皇帝亲政的那一天,他们都不敢掉以轻心。
原本赵煦是很让他们放心的。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丧礼之上,面见百官也罢,召见宗室也罢,会见外国使节也罢,对待太皇太后、皇太后也罢,赵煦的表现都非常得体。他显得非常的懂事,也很听太皇太后、皇太后的话,在丧礼上,能悲伤而又不失礼,与太皇太后一起见百官、外国使节时,从不多说话,有时候长达一两个时辰的会见,他也不哭不闹,只是睁大眼睛,认真的听着…
2、
这样的小皇帝,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除了每天晚上,他都会做恶梦惊叫,田烈武们不必为他担心更多。
但这样的⽇子时候结束了。
田烈武也罢,杨士芳、庞天寿也罢,对于小皇帝的这种发作,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但这样的事情若多了,对小皇帝显然有百害而无一利。
他们心里都知道原因,尽管没有人表露出来,但田烈武知道,杨士芳与庞天寿都将这怨恨,转到⾼太后与雍王的头上。
这个大宋朝,难道真没有了评书中那样的忠臣么?朝中为什么没有忠臣向⾼太后死谏,让她大义灭亲呢?
田烈武其实很想找石越、司马光这些他平素所尊重的人问一问为什么?
但是,尽管他已经贵为
信侯,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的⾝份,与石越、司马光们,依然有着天壤之别。
他只能靠自己去寻找答案。
出了东华门,新雇的家人早已牵了马过来。自从跟了赵煦后,田府的收⼊便一⽇比一⽇多了起来。尤其是在赵煦即位之后这短短十几天里,不断有田烈武听都没听说过的人来拜访,在他家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咋着嘴巴感叹一阵,然后便有人变着花样送来东西,从绸缎金银,到仆人歌
,甚至马车、车夫、田地、宅院…出手一个比一个阔绰,而送东西的人,地位也一个比一个尊贵。开始几天,为了退还这些东西,田烈武阖府上下,几乎都疲于奔命,即使如此,有些地位尊贵之人送来的东西,却是连退还都是个极大的难题。不过这个烦恼在曹友闻给了田烈武建议后,便
刃而解——田家很快便搬到一座大宅院,新雇了十几个家人、使女,买了几匹马、马车,雇了一个车夫…
虽然田烈武心里还感到有些别扭,但他知道曹友闻是对的——他虽然贵为
信侯,但在旁人的眼里,他始终是个武官,没有人把他当士大夫来看待,只当他是个耝人,因此送礼讨好,便几乎不加掩饰,这些想要结
他的人当中,并非个个都不可取。只是因为世俗有这种偏见,所以才会如此看轻他。而对这些送礼者,亦如曹友闻所言,不能够简单的退还,因为送礼给他田烈武,实际上是对小皇帝的讨好。就眼前来说,田烈武是帮不到他们任何忙的,这些人看重的是八年、十年后的回报。而如今的情形却是,皇帝亦需要这种投资,这些人虽然帮不了什么真正的忙,但他们确信自己在小皇帝⾝上一笔投资的话,至少便会更加乐于见到小皇帝将来能平安亲政。他们投资得越大,对小皇帝就会越支持。至于他们的投资将来会不会有回报,那其实与田烈武无关。曹友闻向他保证,即使他将来翻脸不认人,也不会有任何人敢向他收回这些东西。而他也不必愧疚,只当这些全是小皇帝的赏赐便可。
所以,曹友闻告诉田烈武,让他将送礼的人与所送的礼物,全部记录下来,然后禀报给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果然,便如曹友闻所料,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笑着让他接受,便当是官家给他的赏赐。
于是,短短十几天內,田府看起来,便已经很有了侯府的气派。而田烈武的生活,亦开始看起来有点像
信侯的样子了。
上马离了东华门街,过了惠和坊,一路往东,便到了旧曹门街。田烈武的新宅子,便在旧曹门街外面的天王寺附近。
田烈武的这个新雇的随从叫李顺,实际亦算是他的旧部——熙宁十三年灵州城下,李顺便在田烈武营中。因在攻城中受了伤。残了一只左手,役退后便领了抚恤金到汴京投靠侄子,平素便在汴京打点零工,勉強生活,因田烈武、杨士芳几人封侯的事,这一阵已是汴京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他听到这消息,想起田烈武在军中一向对下属甚好,便来投奔富贵了的故主,果然被田烈武收留,当了随从。
李顺一路牵马走着,见田烈武心事重重,因故意找些话题笑道:“小的方才在外面等候,听人说西南夷的仗打完了,去益州的兄弟马上便要班师回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有个表哥,还在小王将军帐下听令,也不知…本書轉載拾陸κ文學網…”
“你表哥果真是在小王将军帐下?”田烈武坐在马上,摇头摇,叹了口气“那他只怕一年半载回来不了。”
“莫非是假的?那小的可就⽩⾼兴一场。”
“假倒是不假…”
几天前,从王厚、慕裕谦的军中传回消息,他们又一次进兵无功而返。王厚、慕容谦上折请罪,承认西南夷非仓促可定,政事堂请求罢益州之兵。为此,枢府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还非常不満,行文斥责王、幕怯战,枢府一直争执说大军进蜀非易,目前正宜一鼓克平西南夷,如此半途而废,不仅此前军费开销付之东流,而且使朝廷为四夷所轻。反而是石越为二人说话,夸二人“知所进退”“朝廷得二名将”因此,李顺听到的事,当然不可能是假的。田烈武还听李敦敏说,石越心里其实非常失望,但君实相公不愿意再打无谓之仗,才不得不让步。朝廷要省下钱来,解决国內的物价上涨与
钞危机。
“不过,小王将军又向朝廷上了‘平夷策’。朝廷虽会撤回在益州的大部分兵马,但小王将军与慕容将军会挑拣三千精兵留下来屯田,训练当地土兵,以战养战。你表哥若在小王将军帐下,只怕在那里娶老婆生孩子也说不定。”田烈武笑道。
——这是一个段子介赞不绝口的方案。驻军多而无用,又不习⽔土,完全是加重己方的负担。相反,若只留下部分精兵,那对益州的财政完全不构成负担。由着这些军队在当地训练边境的居民与归附的
蕃,同时威慑西南夷的
扰——一旦转攻为守,西南夷便优势全无,而宋军则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地形合适,一千名西南夷亦未必打得过一百名真正的宋军精锐,更何况宋军还有城寨、土兵协助。而且,一旦官兵主力撤去,西南夷外部庒力骤减,內部的裂分就会变本加厉,以王、幕之能,在那里远
外攻,拉拢分化,以夷攻夷,用不了几年时间,那些桀骜不驯的头人的人头,便能一一送到汴京悬首示众。
田烈武也承认,小王将军的这个办法,较之气势汹汹的调集十万军队,到那里去和疾病、自己的补给能力打仗,实是⾼明得太多。枢府对小王将军的“平夷策”表现很冷漠,只不过是碍于面子,他们最大的担心,竟然是荒谬的认为承认在西南夷的失败,可能会影响契丹的判断——这是田烈武都感到可笑的担心,数万噤军回防河北,哪怕再怎么样士气低落,对于契丹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据说君实相公因为担心兵少无用,训练土兵不是易事,而一直主张全面放弃西南夷,而希望等财政好转的时候,再大举出兵,一鼓作气平定西南。若非石相公在两府力争,小王将军的“平夷策”
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田烈武也是差一点就去了西南的。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若是他当时去了西南,现在的许多事情,便不可能再发生。如今⽇这般位列
信侯——那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立多大的军功,才能有机会封侯?
但他依然会忍不住想象自己的另一种人生。他也会去想,若是自己在益州,能不能和小王将军一样,想出这“平夷策”来,他想过很多次,答案总是否定的——虽然这让田烈武有些沮丧,但他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他不是那种有很多计策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所以,他应当多听别人的意见。
李顺也似乎有点失望“***,他可莫要讨个夷人做老婆。”他啐了一口,忽然又笑道:“听说那边夷人女子长得很俊俏…”
“这我可不知道。”田烈武笑道“你写封信问你表哥便知道了。”
“那小的还是省点好了。”李顺笑道:“找个先生写信,再去驿馆寄到益州,须得好几十文呢。在汴京,⼲上一天苦力,也不过百把文。”
田烈武笑着点点头,却忽然想起一事“我上回听你说,你还有两百多贯的
钞?”
“是啊。小的原本打算拿点钱来讨个浑家的——哪曾想,夜一之间,
钞便成纸一样了。小的不死心,便一直掖着,不过这些天看来,朝廷颁了那诏令后,听说可以用来抵税,鬼市里
钞又开始值点钱了,有人在那里收
钞,预备带到外州去。小的隔壁何家的三哥,便在做这事…还来找过小的,不过小的也没答应他。”
田烈武早已知道李顺话多,若是回忆起在军中的事来,李顺能说上几天几夜不停,不过他也爱和李顺聊些家长里短,二人在汴京熙熙攘攘的街道中穿行,一面说着些闲话,这比起应酬那些显贵们来,能让田烈武从心里感到放松。
“你没卖给他便对了。”田烈武笑道,又问道:“你那表哥为人踏实么?”
“还算老实。”
“也对,小王将军帐下的军纪,我也是亲⾝领教过的。”田烈武笑道:“那这事…你要急着讨个浑家,便好好收着这
钞,你若是不着急呢,你去密院找相
的袍泽打听好了,若你表哥那一部果真不会开拔回来,你去唐家钱庄存张飞票,先把这钱给你表哥帮你存了罢。”
“啊?”李顺惊讶的回过头来,望着田烈武。
“你别问为啥。”田烈武笑道:“待益州物价平稳时,我再给你放个假,你去趟益州,若想在那安家,这笔钱在汴京不算什么,在当地却也是巨款,够你置地买田娶浑家。若还想回汴京,你便在当地无论蜀锦、茶叶什么的,买点贩运回来,也能赚一笔。”
“只是…”李顺原亦是机灵人,这时候并不敢多问什么“只是这飞票…”
“你不放心这个?”田烈武笑着摇头摇“原也难怪。你在军中时,还没有这物什。”
李顺不好意思的笑笑,田烈武又道:“如今要不是驻屯大军,军中兄弟都是用飞票给家里寄家用的。休说军中,连在外地做官的,行商的,也是用这飞票。只须有家有户,有名有姓,不是那种到处跑的,都可以寄。你去了钱庄,人家自会问得清楚,若寄不了,他们亦不会诓你…”田烈武自是一番好意。
朝廷已经决定,以冯京判成都府事,而陈元凤以转运判官掌益州政民,⾼遵惠掌军政,而在司马光的坚持下,两府也已经决定,与撤军同步进行,益州将成为一个纯
钞区——在益州,将废除铜钱、铁钱,全面噤止铜钱、铁钱在市面流通,增发小面额
钞,并在
钞上全部加印上益州路转运司的关防,限定只能在益州境內流通——同时也噤止其他
钞在益州流通。换言之,益州在货币上,将再次成为国中之国!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朝廷将在太府寺下,增设一个“蜀币局”以金银铜为本,按一定比例计算,限定增发蜀币的数量。
原本以田烈武的⾝份,亦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但那⽇他去李敦敏家里,却碰巧听到了李敦敏的牢
。李敦敏对朝廷此举非常不満。在他看来,两府如此决策,乃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倒退,虽然因为益州特殊的历史与地理位置,此举未必行不通,而伴随着军队的撤出,没有了供应队部的补给庒力,社会局势趋向稳定,再加上这种形同发行一种新纸币的“蜀币”以及与危机重重的
钞的切割,此举如同在益州与国全其他各路之间建了一道墙隔离开来,的确亦有可能解决益州的问题。但李敦敏却始终认为此乃是极端短视之举,将来一定会留下许多意想不到的⿇烦。(注一)
但他虽然向石越建言,却也未被石越接受。
田烈武与李敦敏不可能知道石越所受的庒力。而田烈武则更不可能知道还会有发行“盐债”之事,因此他才会给李顺出了这个主意。好在李顺心里也知道,他家的这位田侯,原本对这些理财之策并不擅长,口里虽然唯唯诺诺答应了,心里却在想着哪⽇若能见着曹家小舍人,问问曹友闻的意见,再做打算亦不迟。
田烈武哪里知道李顺心里打的这个主意,犹在那里耐心的说着“飞票”的事情…
便这么着,二人一直快到了旧曹门。田烈武远远便望见城门那边,有个年轻的士子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而来,他正依稀觉得有些眼
,便见其中一个随从快步朝自己走了,到了眼前,那随从行了一礼,问道:“敢问这位可便是
信侯田将军?”
田烈武连忙叫李顺停了马,坐着马上低头问道:“你却是哪位?”
“小的乃是新任军器监蔡少监的家人,唤作蔡用。”
“蔡少监?”田烈武一愣,抬眼望去,那个“年轻的士子”不是蔡卞蔡元度,又是何人?
——
注一:阿越按,两府这一决策在今⽇看来近乎不可思议。然实真历史中,纸币最初出现,却正是限制区域使用的。两宋时期,同时出现几种纸币,各自只能在限制区域使用,更是常事。而当使用区域原本不受限制的某些纸币出现问题时,转而采用限定区域使用的办法,更是两宋府政经常使用的手段。故此举无论利弊如何,读者皆不必骇怪。事实上,正如本书所指,宋朝在本质上乃是由若⼲亚经济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故历史上出现这些情况,亦有其深层的原因。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