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志X 下章
三十七章 携民渡江
 却说关羽兼程赶到江夏与刘琦见了面,道出用计混入襄的动议。刘琦却说:“恐怕来不及了!请看…”说罢拿出两封书信,一封是刘表遗嘱,上面说明由刘琮继位,并明确指出眼下正在战时,刘琦必须守住江夏重镇,不必前来襄治丧。另一封却是刘琮的书信,说是将请大哥移任到长沙,江夏会另外派员接收,云云。料想刘琮无此心计,定是蔡氏唆使。

 关羽一看便知问题严重,非但襄已不能混入,而且如果自己一走,只怕江夏也难保住,于是立即书写急信一封,连夜派亲信送给正在路上的刘备。

 刘备接到书信之时,已接近樊城。见信大惊失道:“这却如何是好?”诸葛亮忙道:“事到如今,绝不能固守樊城,坐以待毙,不如令少数人驱使新野百姓前往樊城,引开曹追兵的注意力,我军则轻装渡过汉江,强攻襄!”

 但是,由于刘备事先已经竭尽哃吓之能事,把曹说得残暴无比,并散布谣言说新野已被曹一把大火烧为平地,因此百姓无论如何都要跟定刘备,没有谁肯独往樊城而去。刘备这时磨破嘴皮子也没用,他为了维持自己的“仁义”形像,也无法强行押送,何况百姓一盘散沙,自己部队不多,又怎能押送得了?

 于是他对诸葛亮叹道:“看来以百姓敌之计难以实施。我看,百姓加上我军,已接近二十万,不如效仿黄巾编制,分些军服给他们,带上他们一起渡江,浩浩直奔襄,那刘琮胆小,说不定会弃城而逃。即便不逃,也吓破了胆,强攻襄岂不是更容易些?”

 诸葛亮也知,当年黄巾攻城略地,不少官员其实是被吓跑的。因此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举…但须注意,我军行动也应以迅速为上。”

 赵云却有些反对道:“主公如此举动,这些百姓岂非极易让曹军追兵误杀么?那会血成河的啊!”张飞在一边怒道:“子龙!你这是什么意思?主公重要还是百姓重要?打仗就是要死人的!不这么做,你有更好的办法么?”

 刘备一见赵云无语,赶紧和稀泥道:“三弟休要自阵脚!我悔不该不听子龙之言,方有今窘困局面,大家还应同舟共济!唉…既然大家都无良策,而扔下百姓自逃又十分不妥,只好‘事急马行田’,权且做起来看了!”

 诸葛亮一听,刘备此言其实隐含了对他的暗讽之意,心道,如若襄竟是攻之不克,自己老脸就没处放了,不如先行避之!于是说道:“我觉得关羽初到江夏,那里又是非同小可,绝不可失,而且还要针对主公这里采取配合形动,这一切十分复杂,简单回信讲不清楚,不如就让我急驰江夏,助他一臂之力,以与主公形成犄角之势!”

 刘备同意道:“可以!我也十分惦记二弟方面,倘若稍有差池,却被刘琮夺了权去,大事去矣!”

 于是,诸葛亮急驰而去,而刘备则下令,对所跟随的十几万民众进行编组,携民渡江!并给缺少衣衫的难民发送军服。

 这一切,表面上看多么感人!谁不称赞玄德公“仁义擎天”?可他背后的真实用心却只有赵云等少数几人能够看到。呜呼!痛哉!这些被湮没的历史啊…刘备携民渡江,自然是拖泥带水。当年他因“斩黄巾”立功而受封于朝庭,如今却自带一批类似黄巾的队伍而与正统朝庭对抗,虽然同样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荣辱,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大的历史讽刺!当然,由于他有过“斩黄巾”的经历,深知“乌合之众,可胜而不可败”的道理,也就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耐心去小心伺候这支庞杂的队伍。他的这一作为,看在百姓眼中,自然当成一种“仁义”而他自己也有些沾沾自喜:“只是略施小计,稍鼓簧舌,就使十几万民众背井离乡,死心塌地地追随自己,既便张角复生也要甘拜下风吧?”他不深深体会到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唯上智而下愚不移!”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这些蒙头转向的百姓,就是自己的棋子。对于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岂能没有这类过人的智慧呢?

 当刘备终于拥带着十几万之众扑到襄城下的时候,仍有几万落后的民众滞留在汉江以北。但此时曹虎豹骑已经追到江边。曹仁见到满目都是难民,壅渡口难以通行,心下十分焦急。曹洪见机,大声呼道:“这干人等,全是火烧新野的暴民,敢于挡路者,杀无赦!”于是曹纯驱使虎豹骑胡乱冲上,见人就砍,杀得一路尸首,终于抢到渡口,开始渡江。

 此刻刘备正在襄城下翻弄舌,诡称曹兵马将到,特来协助刘琮守城,请刘琮开门接纳!刘琮哪敢出头?却由蔡瑁代为答道:“襄粮少,容不下这多人马,若想抗曹,请刘使君往别处去吧!”刘备大怒道:“你就不怕我十几万人攻城吗?”蔡瑁虽然暗地降曹,却也不敢公然得罪眼下貌似强大的刘备,于是在城楼上指着刘备后面说道:“你看那曹追兵已来,使君若能战而胜之,我自然开门接纳!”

 这时刘备的斥候也来报告,曹派了五千骑已经追过汉江!刘备心道:“只有五千,何足道哉?”急令张飞带领一万人马分兵抵挡,而刘备则开始做好攻城准备!张飞的这部份兵马,大部份是在新野假扮百姓纵火烧城的,因刘备下令将军服发给百姓,他们的军衣就没换过来,只在身上敷了轻甲,但论其战斗力仍是刘备的精锐。张飞于是带领他们杀奔虎豹骑而来,并让周围百姓呐喊助威!

 直到两军锋之际才发现,这些号称虎豹骑的追兵,原来不但马上之人盔甲蒙面,连跨下之马也都身披重甲,寻常刀剑砍上去跟本不在乎!而虎豹骑士兵则人人武功高强,而且所会之技甚多,远了箭,近了刺刀砍。张飞手下士兵仅着轻甲,根本抵挡不住,几乎是一触即溃!

 唯有张飞奋起蛇矛,独挡一面,力杀虎豹骑士兵数十人!曹仁曹纯曹洪夏侯恩等将都不认得张飞,只当他是这批“百姓义军”的首领,见其勇猛,渐渐围上…张飞一看,手下士兵还在作战的竟然所剩无几,此时无心再战,遂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曹军将士几乎人人吃了一惊,倒退一步!却被张飞寻着一个空隙,夹马逃走了。

 由于张飞这边人轻马快,虎豹骑追之不及,再加上张飞部下多有百姓打扮者,使得虎豹骑士兵认不得真假,往往误杀百姓,虽是如同砍瓜切菜,血成河,却也耽误了不少追击时间,这些综合因素终于使得张飞有机会逃回刘备身边。

 张飞情较直,不善掩藏,冲着刘备大叫道:“不好了!敌方人马全身蒙甲,刀剑难伤,我方士卒兵败如山倒!大哥快逃吧!”刘备急打手势提醒张飞瞒住蔡瑁,此时却已来不及了!蔡瑁见到刘备兵败,立即一声令下“城头变换大王旗”打出了曹旗号,同时箭上弦,刀出鞘,防备刘备攻城。刘备长叹一声,自知大势已去,只得带领剩余兵马绕开襄城,向江陵退却。

 蔡瑁亦是不敢向刘备开弓放箭,怕自惹麻烦,只顾接曹仁曹纯的虎豹骑入城。自此,刘琮势力投降,曹收得刘琮散布于各地的水陆军兵十余万,战船千余艘,立时声势壮大一倍,合计南征兵力已有四十余万,号称八十三万,此后又号称百万,华夏诸邦无一不感到震惊!

 其实,刘琮虽然年方十四,却不是一个木偶。在他的脑海中,原本是有其它决择可选的。

 首先,未降之前可以选择抵抗。

 但是,仓促之间就在襄、樊城一线展开正面防御,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要么就是利用战略纵深,以空间换取时间,主力撤往江南,依托荆南四郡,构筑长江防线。但问题是镝锋相距如此之近,是否能做到有组织有建制的后撤,而不至于溃逃?

 即便成功南渡,也有几个问题:第一,他本人对荆南有多大的影响力?各郡是否愿意为他效忠?第二,荆州的菁华在于荆北(襄、江夏、南郡),而开发程度不高、人口单薄的荆南是否有守住长江的力量?第三,最主要的是,刘备能否与之进行军事配合,还是会以狼子野心,取而代之?

 因此,综合上述考虑,对于刘琮来说,继续抵抗是极其不明智的。他选择投降,并非只是听取蔡瑁和母亲的一面之辞。

 同时,在投降过程中也有一段小曲。部将王威建议刘琮:“曹既得将军之降,而刘备已走,此时必然解弛无备,轻行单进!倘若给我王威奇兵数千,伏击于险地,曹可获也。擒获曹即威震天下,既便坐定不动,也是虎虎生威!那时中夏虽广,可传檄而定,并非徒收一胜之功,保守今而已。此乃千载难遇之机,实在不可错失!”

 这个计策的确危言耸听,然而实现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在此以前,不知有多少人企图谋杀曹,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以曹其人之智,岂能因为己方投降就放松警惕?再说,要行奇计,也得要有相应的足谋多智之人,自己方面哪有这样的人才?恐怕还未酝酿成,就会胎死腹中!

 因此,刘琮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王威的建议,一心一意投降了曹。对于他来说,这应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曹不战而获荆州,心中大喜!立即履行诺言,封赏蔡瑁为水军大都督。刘琮仍领荆州牧,他手下一众官员各有封赏。但是,果然如同刘琮当初所料,曹并未放松警惕,没有多久就通过汉献帝下旨,调任刘琮为青州刺史,并封侯爵。虽然表面上是升迁,其实是远离了“是非之地”那是后话。

 却说曹既然封赏了蔡瑁,自然也要问及怎样对付刘备和东吴。却听蔡瑁说道:“刘备眼下挟众十几万,虽然大部份是乌合的荆襄百姓,但其人蛊惑力和组织力极强,不可小看!他所缺的,无非军械而已!而前方的江陵正好藏有大量军械物资,若被刘备先行得到,十几万乌合之众立马能变为虎狼之师!到那时就不好对付了!”曹闻言大惊失,于是立即下令,虎豹骑连夜出发,穷追猛打刘备!同时由芥于等将率领原属刘琮的降军,自己率领大队尾随其后,总之绝不能让刘备抢先逃到江陵!

 曹仁曹洪此时早已将功折罪,曹仁便请示道:“刘备士兵夹杂于百姓当中,我方将士误伤百姓甚多,认真说来有违于军纪,该怎么办?”

 曹浓眉紧皱,往返踱步。他十分不刘备携民而逃的做法,自己虽然曾在攻打徐州时杀人遍野,但那是报父仇,随后就因遭到百官反对而立下军令,从此不得残杀无辜百姓。此令己奉行多年,收效甚佳,人心向。然而今天刘备正好利用了自己这一点!这些百姓如果任其逃到江陵,摇身一变就是刘备的军队!怎么办??他沉思许久,毅然抬头道:“胜利就在眼前!古人道:‘干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刘备虽弱,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曾对他说过:‘天下英雄,唯备与耳’!因此,为了将他彻底消灭,那怕是血成河,也在所不惜!立即传令下去:虽不主动追杀难民,但为了加快追击速度,凡遇难民拦路者,格杀勿论!”

 于是,曹盔下诸将带领着虎豹骑,踏着新野襄两地百姓的鲜血,加快了追击速度,终于在当县的长坂坡追上了刘备!时至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天下兴亡百姓苦,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场惨烈的屠杀终于达到了**…  m.mHUaXs.Com
上章 三国志X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