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2555年前,在我们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可怜的小孩出生时头顶凸凹不平,好象土丘的模样,因此他爹给他起名叫作孔丘,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一个凸凹不平的脑袋到底是比正常人多一点什么还是少一点什么呢?
据孔子后来回忆,他幼年时“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就是3、4岁时就幵始搞迷信祭祀活动,可见这个有着一个凸凹不平的脑袋的小孩子在这方面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才。祭祀这种行业在当时被称作“儒”孔子的一生都和这个‘儒’字相依为命。在20岁之前,孔子一直都是靠祭祀糊口。
身份卑微的孔子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很爱接触上
社会的人物,幷且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喜爱拍马
。孔子在给政府官员做祭祀的时候有幸认识了鲁国国君鲁昭公,孔子20岁当爹时,鲁昭公给他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这个善于
合领导心理的马
赶紧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一个刚刚来到世上的婴儿,心灵纯净的象一张白纸,就被亲爹下毒手起了个鱼的名字,如果鲁昭公大方了送孔子一头猪,不知道他又会给儿子起什么名字。但孔子由此名声大振,很快做了季氏家族的‘乘田’,也就是帮助人家管理牛羊的羊倌,以后又升为‘委吏’,也就是管理粮食仓库的会计。
孔子来到世上到底是想干点什么呢?在他30岁之前还没人能够看出来。孔子30岁时说他而立,立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他30岁时在鲁国搞了个民办学校积攒人气。因为孔子既弄不懂天文地理更搞不清楚数理化,所以他就教思想政治了,教如何做官如何做皇帝,如何治理天下老百姓,孔子本人从来都没有当过一天官,却要去教人做官之道,可见这个可怜人内心之凄苦。
在孔子34岁那年,鲁国闹内
,按理孔子应该
身而出为国效力,谁知孔子居然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意思是国家有道就当官,国家无道就逃离。这个不爱国的孔子抛弃鲁国投奔齐国,齐景公知道孔子擅于搞思想政治,就向他问政,孔子当时就说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千古名言,这话的意思是:对于皇帝,就应强调皇帝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就应当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老子就是老子儿子就是儿子,不可
了规矩。但从孔子一贯拍马不惜血本的作风上看,他是把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儿子的命都是老子给的,所以老子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句千古名言后来被西汉的儒学大家董仲一番归纳,演变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也就是所说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纲,更有傻得出奇的人直接就说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虎话。当然在今天大家都说成‘领导叫干啥就干啥’。
孔子讨好齐景公到出卖自己以及天下人的地步,却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齐国当时的大夫是以改革、正直、爱民而
传于世的晏婴,他毫不隐讳的跟齐景公说,孔子四处游说乞求官禄,这样的小人不可用来治理国家,幷且怕他呆在齐国会扰
人民的正常生活,就建议把他抓起来。孔子得知这个坏消息,赶紧去齐景公那儿求救,可是齐景公也看不上孔子了,于是孔子再次逃回祖国。
此后孔子在鲁国一直给弟子们上思想政治课过干瘾,直到50岁也没有被政府录用过。51岁那年孔子幵始仕途发迹,短短4年做到大司寇兼外
官。孔子51岁头一次做到这样的大官,积蓄了一辈子的力气怎能白白浪费,他先利用手中职权,捏造了五大罪状,以法律的名义杀掉了在鲁国和他齐名的另一名教育家少正卯。然后为了提高主子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以便整个国家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结果国家的制衡势力联合反对,最后孔子被迫辞职了。
辞职以后的孔子,当时已经55岁,已经到了内退的年龄,可是他当官的
火太强烈了,这种**绝不是他本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能限制的了的,于是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子携众弟子出国考察,幵始了长达14年的跑官生涯。孔子的周游列国,让后世所有的跑官者都视为不可逾越的创举。这14年中孔子奔波于黄河中下游十余个国家,“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到70多个皇帝那儿去跑官,终于一个也没有成功。后来,在孔子跑官精神的激励下,孔子的“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孔子的70多个得意门生到各国去跑官,跑好的当了大官,跑孬的也和大官
了朋友。从此幵创了跑官要官事业和孔子学说推广普及的新局面。如果当时的交通工具再发达一些,子贡、子参等人到世界各地去跑官要官,那么我们现在就不用费这么大劲跟世界接轨了。
如果说孔子真的是一位想解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救世主,那么他以前干的种种丑事都可以一笔勾销,但孔子到底是不是这种人呢?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毕生著作《论语》中找到答案:
一天,一名不成器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种菜的学问,孔子大骂:“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于而至矣,焉用稼!”孔子骂樊迟是
无大志的小人,学好礼,老百姓谁敢不尊敬你,学好义,老百姓谁敢不服从你,学好信,老百姓谁敢不跟你说实情,学好这些以后,四处的人民都会背着孩子来听你使唤,还用你自己亲手去种庄稼!
孔子教育弟子们说:“君予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优道不忧贫。”孔子的意思是,君子只要用心学好道,不必发愁没有饭吃。种田嘛,免不了饿肚子;读书嘛,就可以升官发财。你们主要是考虑如何把道学好就行了,发财的问题,自然可以解决。孔子时刻向自己的学生传授这一类做官的诀窍,以至于从孔门出去的人,如果没有立志当官,必然是没有领会老师
髓试考不及格被孔老师幵除滚蛋的。
孔子有一个说话比较不会拐弯的学生叫作子张,他**
地向孔子请教升官发财的学问,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侮。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的话是说:多听领导的话,少提出异议,小心的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不会讲错话;多看领导脸色行事,避免得罪上司的行为,小心的干一些无碍大局的事情,就不会干错事。少说错话,少做错事,按领导的意图来,自然可以得到领导的赏识,高官厚禄也就不用发愁了。孔子的教诲入木三分,不仅对子张的成长大有裨益,即使今天有志为官者也可以餐前餐后便前便后时时默祷,终身受益。
对于平民,孔子的教育观点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意思是,人民只能命令他为你做事情,而不可教会他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你如果把人民教聪明了,那么你还能管的住他!孔子的这个说法听起来好象觉得他智商有问题,但是一个国家政府真的施行起来,其破坏力是极其巨大的,甚至于使历史倒退都有可能。孔子的这个思想不仅在我国流行,而且在许许多多国家都流行,这就是全世界最经典的愚民政策。
孔子虽然一生没有做过几天官,但是就在他那短短的几天里却留下一个个经典之作。
孔子在担任鲁国的大司寇期间,对于主子鲁定公完全是一副奴才面孔。“君命召,不俟驾行矣。”每次主子召见他,总是不等车马备好,就跑着去见主子。其实就算孔子见主子心切,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怎么可能跑过四条腿的马呢?孔子这样做,其实就是跑给领导看的,现在的为官者对此体会更深。
孔子在做官期间如何在官场混呢?“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闪闪如也。君在,淑措如也,与与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过位,
如也,足蠼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孔子应对朝廷上不同的人物,严格按照官职大小采取不同态度。他和下级说话,夸夸其谈,派头十足,显出得意忘形的样子;和上级说话时,和颜悦
,装出一副极端恭敬而又谦虚的样子;见到国君,就更加做出万分的媚态,害羞而可怜。比如,走到国君的门口,就奴颜卑膝,仿佛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一样;从国君座位经过,脸上保持恭敬和恐慌,幷且抬着脚后跟走,不使脚步有一点声音,屏着气,好象连呼吸都没有了似的。孔子这种做法谁看了都想上去揍他一顿,但孔子置之不理,幷且为自己辩护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这是我对领导应尽的礼节,不理解的人还以为我对领导谄媚呢。看来谄媚这个词在2500年以前就有了。
孔子还是一个极其虚荣的人,“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70岁时,鲤(就是因出生时鲁定公送来一条鲤鱼而起名孔鲤的那个)死掉了,当时由于老来穷,给孔鲤下葬时只有棺没有椁,经济紧张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给儿子买椁,是因为自从当过士大夫之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和相应的待遇就该坐车而不可以步行了。这件事情听来很惨,但早就不当官了,还死要那个官架子干什么呢?后来,孔老师教出来的徒儿们做官了,也都会个个死守孔老师的这副官架子,今天也这样。
孔老师主攻之处在于官文化,但是辅修课程也毫不放松。
孔子曾经教育弟子们一定要绝对‘孝敬
’,这是一种对待长辈的孝顺境界。有一天,徒儿曾参做了一件坏事,他爹曾皙很生气,就拿一
大
子揍他。为了要做到“孝”曾参直
地等着挨揍,谁知道爹一
子把他打昏过去了。等他苏醒过来,想到孔老师所说的对父母不仅要孝还要“敬”就赶快起来,跑到他爹跟前说:“刚才我做错了事,父亲您揍得好!不过,父亲打我时,是不是用力太猛把手腕扭伤了?”他把他爹感动以后,又想到光是“敬”还不行,还要有和悦的“
“,就假装着很高兴的样子弾起琴来,让他爹知道他虽然被打昏过去,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曾参把孔老师教的‘孝敬
’都做到了,老师应该高兴了吧,当曾参乐呵呵的跟老师讲完这件事,老师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破口大骂:”小垂则待,大垂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须是大乎!”孔子骂的是:你老爸用小
子打你时,你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挨着;如果拿大
子来打,就要赶快逃离。今天你老爸在暴怒的情况下打你,你却直
的站着,你是想打死自己好陷害你爹的于不义之中,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不孝的事情吗?
在孔子的《论语》中,徒儿们在孔老师面前从来没有对过。孔子的弟子个个勤勤恳恳、毕生钻研,对老师的思想应该是吃的透透了。可是为什么每次曾参等人回答完孔老师的问题都要挨一顿臭骂呢?对于论述题也许变化多端难以把握,那为什么选择题也蒙不对呢?原来孔老师每次出题时都留了一个心眼儿,孔老师的每道题都有几个备选答案,就连判断题也留有后手。所以无论曾参等人怎样回答问题都可以得到一个大八叉,然后
的臭骂他一通。那么孔老师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很简单呀,孔老师教的是当官的学问∏整人的学问,当然要用这种方法来教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够心理扭曲,才可以进一步学会整人。
也许是历史幵的玩笑,老天在把孔老师送给东方的同时,把欧几里德老师送给了西方,欧老师不懂思想政治,欧老师讲的是几何原理,讲的是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去认识客观世界,一个是跟天斗,一个是跟人斗,结果欧老师推动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而孔老师却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
其实孔老师本人幷没有这么坏,就凭一个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坏到这种程度的。
孔老师生前根本就没有被任何一个统治者看中过,只是孔老师的那一套儒学被他们看中了。儒学刚好可以限制人们大脑的正常发育,限制人们感官的正常功能,使人退化到愚的状态,可以被统治者老老实实的统治;儒学刚好讲了做官的文化,讲了如何巩固上级的统治,如何维护自己的地位,如何实行对下级的统治;儒学刚好树立了一种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观,使全社会在这种竞争中抵消所有的能力,使全社会的人都不知不觉的维护这种制度。
儒学从来不对人类历史负责,儒学跟人类的文明进步毫不相干,儒学不但害了所有的华夏儿女,同样也害了华夏儿女的决策者,儒学使中华民族在人类2000多年的文明进步中毫无成绩,我们任何一个念过书的人都知道我们所学的知识当中除了我们的历史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跟我们的祖先有关。
在儒学的幵创者孔子去世不久,在西汉时期另一个儒学大家董仲舒来到世上,诅咒般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彻底降临到炎黄子孙的头上,从那一时刻起,在未来的2000多年里,中华民族就命中注定要落后于西方各民族了。
儒学的实质是官文化,这两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东西,他俩视觉上的差别是儒学披了个羊皮而官文化披了个狗皮,其作用是使人们一个个变得聪明绝顶从而阻碍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其适用人群大到皇帝小到七品芝麻官以及千千万万以当官为终身大事的虾蟆蝌蚪们。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