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侣仙缘 下章
第43章 小无相菩提经
 “众生洞?”

 叶鹰瞪大眼睛,重复了一遍,若有所思。

 不错,众生洞,芸芸众生,的确微缩在这区区一洞之內。

 洞中所刻万物万类的形相,多至不可胜计,全部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意态飞舞。

 最神奇的是,那么多的雕刻,如恒河之沙,包罗万有,无量多数,却不论大小⾼低,看上去一个个都是空灵‮立独‬,各具其位,毫不显出混杂拥塞之象。

 忽见下方有一段经文,字迹不大,也不是十分清晰,忙走近洞壁,举目仔细观看。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生。若化生。若有⾊。若无⾊。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

 “什么七八糟,翻来覆去的,到底是,还是不是众生啊?不知所云,不知所云。”

 叶鹰如坠云里雾里,看了半晌,悻悻地说道。

 石壁很光滑,左边有一偈语,

 “⾝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右边有一偈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嘿嘿!”

 叶鹰笑逐颜开,这两个偈流传很广,分别由神秀和慧能所做,他自然听过,虽都只是花边小语,均没有见,却也从某一方面道出了修炼的方法。

 神秀偈修行是以“渐悟”之法,即循序渐进之法修行,时时拂拭。

 慧能偈修行是以“顿悟”之法,即不分阶段,顿速觉悟,进而得道。

 万事万物,生长收蔵,也有顿渐之别,譬如花草果木,是渐而成,并非顿然而长的。

 譬如制造兵刃⾐服,炼丹,是渐渐制成,并非顿然而成的。

 又譬如修士修习玄功剑法,也是惭惭学成,并非顿然而得。

 可是又不尽然如此,

 譬如明镜,顿时显现一切有无的⾊像;

 又譬如⽇月,顿时照见一切⾊像。

 又譬如识海中的妄想念头,上天⼊地,往来古今,一切法相,顿时显现。

 …

 这两偈子大多数修士都知晓,尤其是慧能偈子,几乎无人不知,可知道其內涵者,屈指可数。

 许多修士喜说大话,一讲到修行,悟道时,就提六祖慧能的这首偈子,‮头摇‬晃脑的,好像自己就是六祖似的。

 其实,一定不要忽视六祖的师兄神秀那首偈子,那首偈子才是真讲实际修行的功夫。

 ⾝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正是修行的境界,平实用功,随时拿把扫把,把自己的內心扫⼲净,纤尘不染,这是真修行。

 做到这步功夫以后,再进一步,可以谈到六祖的那首偈子,把心如明镜的境界还要打破,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更深的境界,这是智慧成就的境界。

 六祖慧能目不识丁而著《坛经》,成禅宗祖师,器之利,万年罕见。

 可寻常亿万修士,有几人能有此器?能够直指人心,见而成佛悟道?

 寻常修士人没有此大器,大福缘,修行远远未达到此境界,就直接讲出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撒谎,这是害人,犯大妄语戒,罪过非常大,万万不可。

 …

 这两偈语虽未见,却都有大智慧,对于寻常修士而言,领悟不到,只做修行法门的参考。

 修士修炼,无论功还是命功,也没有超脫此两种修行法门。

 而顿渐其实并不可分,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两者须结合,方能成就大道。

 就是六祖惠能本人,也一再強调“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法即无顿渐,悟有迟疾。”认为顿渐只是假名。

 只是这种顿渐合一的境界,又有几人能达到?通常修士修行,仍有顿渐之别。

 这些,叶鹰之前曾在经书中看过,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此时目睹芸芸众生的雕像,对这两种修行之法的理解又加深了几分。

 “哗啦!”

 石壁上经文忽化石粉,层层剥落与地。

 “噗!”一本淡⻩⾊经书与一个彩⾊石环,一同掉落在地上。

 “咦?这么怪?这石环是什么东西?这众生洞中居然蔵有经书,难道是什么玄功秘籍不成?”

 叶鹰庒住心中的惊奇之情,俯⾝拾起地上的经书与石环。

 彩⾊石环大小与成人脖颈相仿,叶鹰玩心大起,套在头上,却无法过耳,仿佛一个头箍。

 “嘿嘿,有点意思。”

 费了好大劲从头上摘了下来,在手上把玩。

 这石环不知道由那种彩石铸成,上面⾚橙⻩绿青蓝紫,黑⽩灰,各种颜⾊混杂,却不显妖繁杂,反而给人以十分古朴洁净的感觉,摸上去不冷不热,又似冷似热,端的奇妙无比。

 环上有一些古朴的花纹,上面还刻着三个蝌蚪般的文字——“菩提环”

 “菩提环?”

 “名字起的有点大。”

 叶鹰暗暗寻思,不是菩提树么?怎么出来个菩提环?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察看。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索直接揣⼊怀里,准备出洞后问问各位师⽗。

 …

 目光又落到经书上。

 经书很是古朴,微微泛⻩的纸质柔软坚韧,摸上去不滑不涩,手感不错,虽然从石壁中掉下,却未粘上一点点粉尘。

 封面上六个金灿灿的小字——“小无相菩提经”

 “小无相菩提经?”

 叶鹰大喜,此等玄奥神秘的众生洞,定是某位前辈⾼人留下,不用问,经书也定然是稀世至宝。

 借着洞中幽幽的光线,叶鹰迫不及待的打开经书。

 “小无相菩提经,內附命双修之法——小无相菩提功,以功为主,共分九层,习得大圆満者,可证得菩提,法力无边,化⾝千万,遨游天地,朝游鬼门关,暮宿凌霄殿。”

 “美得很,美得很。”

 叶鹰一撇嘴,満脸都是不屑之⾊,心说“我算是看出来了,所有经书,一个比一个能吹牛,将来我修道有成,一定要编一个开天辟地以来最能吹的经书。

 还朝游鬼门关,暮宿凌霄殿?

 我呸!那天界的凌霄殿何其⾼远,一块石头落⼊尘洲,就需要十二万亿年,这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如果不顺,还不知道多少万亿年,鬼门关比照尘洲还要远上几分,怎么可能朝游鬼门关,暮宿凌霄殿?

 不过看这众生洞的架势,如此气势,真可谓纳天地万物于这一洞之中,不像是只会吹牛的主,真要有说的那么厉害,就是比掌握天地万物变化之能,造化之力的混元万化功也不逞多让。

 对了,九宮离合步也玄乎,一步登天,到时候看看九宮离合步登天登的快,还是这小无相菩提功登的快?

 …

 叶鹰強忍住笑,接着向下看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句经文含义颇深,隐蔵着大智慧,让叶鹰脸⾊变得严肃起来,是啊,修仙修佛,异曲同工,都是修真修道,究竟道在何处?道在何方?

 芸芸众生,执不悟,怎样才能得道呢?

 《庄子》的齐物论中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一”究竟是不是就是道呢?

 道又是什么?

 每个修士都需要聚合光方能炼己成功,这个本之光,是不是就是那个“一”呢?

 混元万化功中所谓的天地万物,之所以能够化来化去,是不是就因为都有这个“一”都有这个道呢?

 如果修炼时是修道,那么不修炼时,难道就不是修道了么?

 古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说明道不远人,道就在⾝边,行住坐卧都是道,花鸟鱼虫都可佛,古人有观桃花而悟道,有观瀑布而悟道,有吃饭而悟道,有被打骂而悟道。

 古语又云“至道不繁。”说明大道并不是繁杂无序。

 可道究竟是什么?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道祖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叶鹰望着⾝前的众生相,冥思苦想,这些众生相,都是虚妄,虚幻的,要是看到他们都一样,没有各种相的区别,都是那个“一”难道就可见如来,就可立地成佛不成?

 “哎!”

 叶鹰长叹一声“大道,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旦思议,就不是道了。”  m.mHUaXs.Com
上章 天侣仙缘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