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古代诗人之“情圣”与“亚
诗人冯小青夜读《牡丹亭》,于痴绝时写下:“冷雨凄风不堪听,挑灯夜读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似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的诗句,使我们于古诗中看到了一位情痴。
自古,爱情是诗人们创作中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情诗的发展,历经《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至唐朝蔚为壮观,而诗人李商隐的出现更将其推上了顶峰,与众多情痴相比,古代诗人之“情圣”非他莫属。
李商隐在政治上
受朋
之争的“夹板气”一生襟抱未曾开,虚负凌云万丈才。在爱情上也爱过“女道士”、歌
等“不该爱的人”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我心中“情圣”的地位。正是诗人不平坦的身世经历和内向的性格,为我们铸造了一个忧郁气质的爱情诗人,他“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忧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语出周汝昌)。
《夜雨寄北》是李诗中我最爱的一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诗人的自问自答中,凄清的夜雨被赋以相聚的期待,并成为窗外温馨的场景。一个被雨幕保围的小屋,因为有想象中共剪窗烛、共话夜雨的浪漫,也成了见证贫
夫
爱情的圣地。这样从容的思念,不漫不溢却早已冲彻内心,驱走了孤独,也打动着每一个捧读的人。谁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谁还在拼命要冲出围城?与几百年前窗前
诗的那个瘦弱文人相比,势力的爱情显得多么渺小。情圣之所以为圣也!
“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西风各自愁”、“
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诗人的心中,爱情绝望而又凄美,无奈却永无悔!这是能净化心灵的爱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
蝴蝶,望帝
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
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李商隐被传唱的众多爱情诗中,我还偏爱《锦瑟》这首。诗句发端那五十弦锦瑟,一弦一柱都轻拨着我的心弦,使我捧卷在手,泪
满襟,不能释怀。
在李商隐之后,爱情诗乏善可陈。但爱情的种子,在每个诗人的心中悄悄孕育,时常发而为声,至清朝乾隆年间,被一位叫黄景仁的诗人秀口一出,重新酿造成一坛醉人的醇酿。
黄景仁是清乾隆年间一进士,也是乾隆六十年最具才气的诗人。诗人一生并不得志“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等诗句折
出诗人的一生大多时的生存状态。他的一首《别老母》,更让人不忍萃读:“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生活的惨淡,并没有使诗人放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别后相思成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三生难化心成石,九死空尝胆作丸。”“茫茫来
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
蚕未断丝。”等句,脍炙人口,感人至深。
黄景仁的诗与李商隐庶几相似,意境相仿,其《绮怀》第十五首写道:“几回花下坐吹萧,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
立中宵?
绵思尽
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我们仿佛又看到一个
绵徘测,多愁善感,情思绵密的李商隐站在眼前。
“众人同有之意,入之此手而独超,众人同有之情,出之此笔而独隽”(张维屏评黄景仁的情诗)。推李商隐和黄景仁为古代诗坛“情圣”和“亚圣”想来除我之外该不乏粉丝吧。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