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纺织厂花 下章
第78章 未雨绸缪
 拆开邮政的外包装, 出一只精美的盒子。盒子用彩礼品纸包裹着,是这个年代难得一见的时髦。

 她没舍得再动剪刀, 沿着礼品纸包装的边沿,一点一点将粘贴处的隐形胶带撕开,费了老大一番功夫才将才礼品纸完整地取下。

 何小曼被这礼品镇住。

 不是首饰,不是装饰品, 不是她能想到的一切适合送给女孩子的礼物。

 丁砚送了她一套彩笔。一套欧洲最著名品牌的彩笔。何小曼敢说, 寻遍这古城的任何一家书店、商场甚至涉外华侨商店,都不可能买到这么一套彩笔。

 何小曼轻轻抚摸着彩笔的铁盒子。前世的记忆蜂拥而至。

 这彩笔她再熟悉不过, 她曾用它画过多少设计草图,她以为来到这个世界,就等于宣告了于过去生活的切割, 却没想到, 丁砚用这样的方式将她的前世今生悄然连接。

 他为什么竟然会想到这样的礼物?

 是因为知道我喜爱设计吗?何小曼问自己。

 这样的自问, 比回忆还要残忍。因为答案不言而喻, 而丁砚的细致永远能直击她的内心,而她, 却亲手了断了与丁砚的任何可能。

 何小曼微微叹气,拿起铁盒子, 想将它藏到架子上, 却发现铁盒子下着一封信。

 “小曼,生日快乐。不知道该送什么样的礼物, 很自我地想, 这样的彩笔你应该会需要吧, 这是设计师的武器,它适合你。”

 落款:丁砚。

 这是一封短得不像话的信。出乎何小曼的意料。

 不及再细想,外头已经传来了何玉华的声音。她和王欣下班一起回来,一进门就在找何小曼。

 “小曼,小曼!”她的嗓门不比任何一个纺织女工小。

 何小曼赶紧将信重新叠好,放进铅笔的铁盒内。又将铁盒竖起来,夹在托架上的书籍中间,这样看上去就不太显眼。

 她不想让人问起,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解释。

 客堂间里,何玉华和王欣正在搬桌子。

 在地方狭小的人家,吃饭前搬桌子是一道必经的程序。平常桌子靠墙放,可以让中间空出一块转动的地方,一旦要吃饭,桌子就得搬到屋子中央,否则人都坐不下。

 何玉华穿的正是何小曼的同款无袖连衣裙。

 所谓时髦,就是比别人提前一个季节。六月初,天气虽也炎热,但在大部分人眼里还隔着一个黄梅天,保守的人都穿着长袖衬衫。

 但何小曼和何玉华偏不。

 外国女人冬天都能穿裙子,我仲夏穿着无袖又招谁惹谁了?

 何小曼和何玉华有个最大的共同点:胆大。所以她们穿得出,走得响。

 “孃孃,王叔叔,回来啦,今天也早么?”

 何小曼搬凳子,一家人一起动手准备晚餐。

 王欣道:“玉华知道你今天生日,一分钟都不肯耽误,催着我就回来了。”

 何玉华使劲推了推桌子,确保桌子不摇不晃十分稳当,这才拍拍手,对何小曼笑道:“小曼,你这款今夏主打款,我看行。今天厂里又有好几个人问我了。”

 “真的?”没什么能比光明的前景更让何小曼高兴的了。

 “是啊,不过我就是担心会来不及做。不是嫂子说,翻建的匠人马上就要到位了么?”

 何家的二层翻建原计划是定在五月份,但因为何玉华去找建筑公司的同学帮忙,耽误了一点时间,就拖到了六月份。

 但也多亏去找人,建材什么的,直接走的建筑公司内部的供应价,生生又省下两百块钱。

 所以,晚建一个月怕什么,两百块可不好挣。

 王秀珍听小姑子提到“翻建的匠人”赶紧汇报:“本来后天就要开工了,结果说梅雨季节最好还是避开,强行施工,也会影响房屋质量的。”

 这个倒是有道理。何小曼想起来,上辈子买房子就要挑下雨天去看现房,防水好不好,家里漏不漏,都是一目了然。

 “说得有道理,索等月底出了梅再开工,横竖我们都挤了十几年了,也不怕再挤几个月。”

 何小曼想想,家里施工起来只怕没法工作,便道:“回头倒要寻个宽敞点的地方,别等家里全是泥瓦匠在干活,你工作也施展不开,人家师傅干得也憋屈。”

 这可真是个大事儿。

 王秀珍也不是没想过。但纫机要搬来搬去,总归也只有珍珠弄的人家方便,这过渡期,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反正出梅也要月底了,匠人一时不会来。咱们都可以分头找地方。玉华你那边有几个人要定,统计一下,我看来得及在月底赶完。”

 何小曼却微笑着思忖片刻:“看来,我得去一趟绸布店了。”

 不一会儿,何立华也回来,一家人相互换着好消息,又得知何玉华和王欣的房子有了眉目,还真是厂里一把手拍的板,王欣的菩萨没有拜错,彼此都是又开心又欣慰。

 转眼终于到了周末,何小曼工作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早上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吃了点东西,换上正装就往街道去了。

 街道的闲置仓库里,两台印刷机正干得热火朝天。史培军平常在厂里都是被人使唤,唯独在这个微型印刷厂里,他是彻头彻尾的一把手。

 退休工人——法人代表王秀珍不算。因为她从来没有在生产现场过一面。

 仓库里隔了个小房间,算是临时办公室。

 见何小曼来,史培军兴奋得眉毛胡子都可以手拉手跳舞了。

 “哎哟,我们小何主任大驾光临!”

 史培军天天和顾峰混在一起,老是拿“小何主任”的称呼来调侃何小曼。

 何小曼也不客气:“嗯,代理主任何小曼同志来了,非代理总经理史培军同志怎么没有好好接待。”

 “什么,你还没转正啊!”史培军也是始料未及,疑问口而出。亏得面对的是何小曼,换个心眼儿小的,只怕就要当场翻脸。

 何小曼毫不在意:“你当转正是这么不严肃的事情么,那是要经过合法合规的手续的。总不能厂长说转正就让转正,那还严不严肃了?”

 史培军鼻子,很是不以为然:“反正我看好多正式工都是混混日子,你这样认真又能干的不转正,也太不公平了。”

 “混日子的早晚淘汰。”何小曼浅笑盈盈“我不是不转正,我得通过了月底的文化‮试考‬,成绩好就可以转正。”

 “那你肯定能行啊!”史培军叫道。

 “我也觉得自己能行。所以想通过这样最合理的渠道转正,悠悠之口,能防则防,在这些原则问题上,还是尽量做到圆满吧。”

 “那祝你成功啊!”史培军开心地笑着,他是真的以何小曼的荣光为自己的荣光。

 “咱们这印刷厂干的第一票就很成功啊。”何小曼道“连我们弄堂的小丫头都贴着咱们印刷厂出去的贴纸呢。”

 “是吗?”史培军掩饰不住的兴奋“我还只是试投,只跳了几家市口比较好的小百货商店。没想到都传到珍珠弄去啦?”

 “当然了,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光《雕英雄传》这一部电视剧,这两台机器起码够吃两年。”

 要连这点儿眼力见都没有,何小曼真是白白往回穿了三十多年。

 而且她还算保守了。事实上俏黄蓉是绝唱,注定她将在人们心目中活得很久很久,人们对她最好的敬意就是将她贴满所有“广告位”

 这样的盛况,约摸要到十几年后,才会由一部叫《还珠格格》的电视剧给超越。

 格格的脸甚至上了洗脸盆和洗脚盆,每天早上往盆里一倒水,格格的超级大眼睛就会古灵古灵地望着你。

 这是后话。当下,还是“俏黄蓉”声誉雀起的时候。

 听何小曼说一部电视剧可以吃两年,史培军真的兴奋了。之前他还对何小曼还有一点点的疑虑,但经历了南。巡讲话,经历了雕热播等她早有预言的社会现象后,他已经完安全全地信任何小曼。

 “两年!那我们可不可以再加机器,反正你能拿到香江那边的剧照和杂志照,贴纸图像来源我们不愁啊。”

 史培军翻着破烂的小本子,上面记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看得懂:“我算过了,不出三个月,我们投入的本钱就可以收回来,后面可就是净利润了。”

 何小曼却没他乐观:“其实,我们的机器并没有特别先进,生产技术上也不占优势。而且贴纸这东西没什么科技含量,要想长久地赚钱,只有找新素材。人无我有,这才能稳胜券。”  M.MhuAxS.cOM
上章 重生纺织厂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