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说话都不客气
虽然拍出王晶式的屎
伪无厘头喜剧,但也足够让放映厅里笑声不止了,也即是说,《快餐车》在上映之后,先后被三部高票房的猛片围剿。2146万的票房已经够高了。
仅仅输了《全家福》100多万而已,即便是以成龙、洪金宝的号召力,也实在拿不到更多的票房。邹文怀仔细看了一遍《快餐车》的票房分析报告,也只能自认倒霉,感叹《快餐车》生不逢时了。
“咚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邹文怀头也没抬地说道:“进来!”刘靓华焦急地快步走过来,刚走两步就已经开始说道:“文怀,大事不妙了。”
邹文怀看到刘靓华慌张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问道:“又出什么事了?”刘靓华表情严峻地说:“刚刚收到消息,邵逸夫将要宣布邵氏影业停产,还要把邵氏院线打包卖给康剑飞!”
“什么?”邹文怀闻言直接站了起来“邵老六会把院线卖给康剑飞?他们两个的仇结那么大,卖给谁也不可能卖给康剑飞啊!”刘靓华不由苦笑道:“嘉禾前两年也不跟邵氏合作过,你跟邵逸夫之间的仇怨可比康剑飞大多了。”
“那不一样,”邹文怀急得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说道“合作归合作,那纯粹是商业利益。但邵逸夫把戏院当成他的命
子,怎么可能卖给竞争对手?”
“可能是实在找不到买家吧,”刘靓华揣测道“邵氏院线从前年就开始亏损,陆陆续续已经有几家戏院退出。邵逸夫如果把院线一直拽在手里,只会越亏越多,打包卖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邹文怀摇摇头说:“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把戏院卖完的。你知不知道具体的
易细节?”“这就不清楚了。”刘靓华说道。
她以前是邵氏的明星,在邵氏有不少的老朋友,所以能“很快”收到关于邵氏的消息,但具体的细节却是不好打听。***
邹文怀的疑惑并未持续多久,《东方
报》和《明报》就刊登出大新闻。“邵逸夫爵士正式宣布,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于9月10
无限期停产,结束长达24年的电影制片业务…”
“康剑飞先生与邵逸夫先生日前达成协议,斥资4300万购入邵氏院线6家戏院,并耗资7000万港币获得邵氏四大龙头戏院8年的使用权…”
“东方院线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院线,影院数量将达到24家,排名第二的金公主院线只有22家戏院…”
“康剑飞先生独立创建的将军澳影视城,
前已经正式落成,东方梦工厂,东方娱乐公司、风行唱片公司、凤凰电视台总部将迁往将军澳…”
一条条消息连续蹦出来,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是看热闹而已,但对娱乐圈的从业者而言,却无疑是香港娱乐圈的一场大地震。邵氏影业,这个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业巨头,终于寿终正寝结束制片业务,也宣告着一个电影时代的彻底终结。
邵氏电影王国虽然崩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留下了的遗产是庞大的电影资源,而邵氏院线则是这笔遗产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无数有眼光的电影公司老板痛心疾首,要是他们能够继承邵氏院线这笔遗产的话,说不定能够成为第二个嘉禾。
但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他们哪有闲钱花一亿多打包拿下邵氏院线。邵氏的遗产当中,除了昂贵的院线之外,清水湾片场被无线TVB低价买下,部分的邵氏员工也转签加入无线电视台。
不过无线电视台是吃不下整个邵氏的,光是邵氏的那些电影拍摄器材就要不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无线台拿来拍卖掉,便宜了不少中小的电影公司。
而最最重要的却是邵氏老员工,就算是被无线电视台
收了一些,仍旧有1000多人工作没着落。
有技术的电影从业者被无线台和众多电影公司招揽后,只剩下一堆在清水湾片场混饭吃的临演和杂工,这些人一窝蜂地涌向康剑飞的将军澳影视城,算是为影视城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最后还剩比较特殊的一批,那就是邵氏知名的导演和演员,比如张彻、楚原、狄龙等武侠名人。
传统的武侠片早已经过时,张彻、狄龙等人是不可能进无线电视台的,因为那里没有合适他们的位置,但又没有其他公司会拍武侠片,他们将面临无片可导、无片可演的窘境。***
张彻家中。狄龙在沙发上坐立不安,终于忍不住问道:“师父,你有没有什么打算?”张彻摇摇头,说道:“我年纪大了。
准备休息一段时间。”狄龙还有
儿要养,可不能像张彻那般退休养老,他问道:“师父,你觉得我该留在香港,还是去台湾发展?”“台湾电影已经死了。
你去台湾做什么?”张彻没好气地反问道。“可邵氏一倒,现在香港已经没人拍武侠片了啊。”
狄龙的话其实并不准确,香港现在还是有武侠片的,只不过都是些小成本,请不起他这样的武侠明星。张彻笑道:“除了武侠片,你就不会演其他电影了?”
“演其他类型的电影我心里没底,”狄龙叹气道“再说了,这几年武侠片越来越没落,还有谁会看重我这个武侠明星?”张彻听狄龙如此一说,也是沉默不语,随着武侠片的衰落,他们这些靠拍武侠片扬名立万的人,似乎真的是“前途无亮”了。
邵氏的少壮派武侠大导演华山,在邵氏停产后就进TVB做幕后去了,跟张彻齐名的大导演楚原,刚刚靠以前的
情进入嘉禾,不过同样是给人打下手,想要在一两年内重新执导筒几乎不可能。连这两位顶级大导演都混得如此凄惨,剩下的二三
武侠片导演,那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跑去其他公司做杂工的都有。沉默了良久,张彻才告诫道:“不要把自己当大明星,去其他公司做配角,一步步再爬起来吧。”狄龙的拳头紧握又松开。
终于是下定了决心,问道:“嘉禾、新艺城和梦工厂,我去哪一家好点?”“都不好,三家公司都没你的位置。新艺城主打都市喜剧,资源都在向喜剧片倾斜,这是你不擅长的。嘉禾的男明星太多,而且偏向于功夫片,你再怎么混也不可能超过成龙和洪金宝,”张彻盯着茶几上的报纸标题,说道“梦工厂的演员实在太多,竞争力相当的大。
不过好在这家公司什么类型片都拍,你可以过去试试,当做一种锻炼也可以。退一万步说,实在混不下去了,还能给凤凰台拍武侠片。”狄龙顺着张彻的眼神,看到那报纸上一个偌大的标题:康剑飞的娱乐王国。***
邵逸夫宣布邵氏影业停产的消息传开后,香港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报纸,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怀念
报道。
“提起香港电影,邵氏影业是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他曾经代表着港片的一个辉煌年代,有着东方好莱坞美誉。
而今邵逸夫爵士结束了邵氏影业24年的电影制片业务,即标致着一个电影时代的结束,邵氏这一名称将永远停留在书迷的记忆当中…”这是《星岛
报》对邵氏的极高评价,也是众多悼文对邵氏的普遍看法。
而随着这些悼文的刊发,叶志明这个商业天才找到邵逸夫,挑选出几十部经典的邵氏老电影制成录像带,还在封面上印着“绝版珍藏”的字样,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卖出80多万盒的恐怖销量。
除了惋惜、怀念之外,还有报纸分析邵氏的衰落原因,比如《东方
报》就采访了一位邵氏老员工。
那老员工曾经是邵氏的中层管理者,现在邵氏停产打算退休了,说话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把方逸华说成邵氏倒闭的罪人:“电影是什么?电影就是逗乐子的一件商品。一张烂唱片是没人会买的,一台烂戏是没人愿意看的。
电影就跟唱片、戏剧一样,想要自己的电影卖座,就必须把这部电影做好,这样观众才会买你的帐。我是62年进邵氏的,那个时候的邵氏做电影
益求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能红遍港台和南洋,是因为当时的邵氏舍得花钱,光搭建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书馆就用了七八万。
当时的七八万块钱,放到现在就是几十上百万,你说这样的诚意之作能不好看?反观这十年来的邵氏电影,投资过百万的片子都找不出几部来,别说话巨资搭景了。
就连演员的服装都能省则省。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方逸华执掌邵氏大权开始。邹文怀先生负责邵氏制片的时候,邵氏根本没有电影预算的说法,虽然给工作人员的薪水偏低,但在电影制作上却舍得花钱。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