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陈雨文集 下章
青少年怎样拒绝网络不良诱惑探索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作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教育投资已成为城市居民家庭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家电。上网的目的有娱乐、聊天、搜集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和玩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青少年作为一个庞大的上网群体,面临网络的种种挑战和考验,关注青少年这个群体在网上的表现,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网德的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怎样拒绝网络不良惑我将在本文和大家探索。

 网络连接了世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越来越深刻地进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一种不得不面对的新环境变量。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的、可以标新立异的领地。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所具有的特殊,如网络的开放、其隐蔽、无约束和虚拟,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已构成了挑战。比如:

 1、散布垃圾信息。网上的信息垃圾,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制造的。有的同学为了某种个人目的,滥发垃圾邮件,或到各网站的BBS上发表毫无价值的垃圾帖子,还出入各聊天室中,用毫无意义的字符或垃圾信息干扰他人的交流。更甚者公然在网上散布下秽、封建迷信、反动的信息。

 2、进行网上欺诈。网络的隐蔽使别人很难知道你在上面干了什么。一些青少年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在各种聊天室、留言板、及时通讯工具、电子公告板中(BBS)或散布谣言,制造事端,或设置陷阱,骗取钱财。

 3、进行高智商犯罪。现在许多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一些青少年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散布计算机病毒,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技术高超,充当“黑客”利用计算机安全漏,远程侵入网站服务器或者他人的机器,危害公共信息安全。还有的利用工具窃取他人上网账号、电子邮箱密码,损害他人利益。

 4、侵犯知识产权。目前互联网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网站(主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建设维护的。其中许多站点以提供下载、刊载文学作品为主。这样很容易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5、言行不检点。由于缺少约束,网上不文明言行随处可见。

 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

 说到底,网络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它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具有传统德育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倒是有可能因为网络的隐蔽、匿名而大量的体现出来。

 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道德。“慎独”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强调以服从为主,忽视了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使他们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强制、片面的道德教育方式,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而学校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设施,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建一个纯净、文明的网络环境。

 主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有可能的话,再建造一个校园网吧,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吧里,学生可以在校内自由上网,及时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老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上行为,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的教育对策,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道德水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面都具备大规模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因此,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还未形成较成的是非观,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但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顺利度过网络人生的危险期。初、高中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年轻教师产生崇拜感、亲近感,可以利用教师权威进行言传身教,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掌握德育主动权。由于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偏重于倾心交谈,教师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更能引起思想共鸣,能更好地达到效果,最终使更多的老师成为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家长进行培训,举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也懂得一些网络知识,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的作用。把好孩子在家上网这一关。

 网络传播管理主要依托三个途径:网络立法、道德自律和技术控制。相对于前两者而言,技术控制是最客观的手段。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内容杂乱,对于毫无防范能力和意识的教育对象来说,网络不良的惑难以抗拒。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网络法规,使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吧管理,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和传播。运用法律手段既可以避免网络犯罪行为,又可以为学校德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净化网络空间。

 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也极大限度的发掘了青少年的潜能,有些同学凭借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习和自身的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形形的思、观念通过互联网影响、冲击着青少年们,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m.mHUaXs.Com
上章 爱陈雨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