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所未有(四)
结构
投资机会,虽然宏观经济暂时困难,但不会滑向萧条。尽管面临四大系统
风险,普通投资者仍然可以找到结构
的投资机会。中国宏观经济景气预警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代表稳定状态的“绿灯区”显示经济由偏快转向稳定,而非快速下滑。尽管部分国家如越南可能出现经济危机,但其经济体偏小,对中国影响不大。美国实体经济和股市显示出软着陆的迹象,陷入衰退的几率在降低。而中国经济体庞大,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非常充足,产业调整弹
足,不大可能出现越南、泰国那样的崩溃式下跌局面。
中国经济在面临各种困难之下,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这个过渡期内,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减速,但不会滑向萧条。在未来,中国股市仍然存在三个推动力: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刘易斯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结束了劳动力无限供给,需要提高工资才能够继续转移;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城乡边际劳动生产率基本相等。只有在第二个转折点到来的时候,城市和农村的边际劳动力生产率基本相等,农村人口才不再向城市转移。目前中国仍处于第一个转折点,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提高速度加快,未来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得以提高。在城市化、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三大动力的推动下,金融、消费品、旅游、房地产、科技等行业将长期增长,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股市带来结构
投资机会。
三条投资策略,希望抄到最低点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底部在哪里或何时出现。在纵论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之后,张荣辉为现场的读者提供了他的三条投资意见。
策略一:现金为王,等待时机。
在没有更好地投资机会到来之时。银行保本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为首选。”那些不炒股就心
的投资者,只有把钱捂好,现金为王,才能等到最好的投资机会。
策略二:不要企图抄到最低点当前的股市虽然不是绝对低点,但离底部已经不再遥远。当股市中出现大量的恐慌
抛售时,部分股票的估值已经到达合理区间。为股市带来了结构
投资机会。恐慌发生时,优质公司地股票也会被抛售。造成“错杀”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捡取廉价筹码的时机到来了。“但不要希望抄底抄到最低点。”
策略三:分批建仓,定期定投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最大地一次崩盘式下跌发生在1929年至1932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7%;日本在1989年股票泡沫崩破后,东京证券
易所股票指数最多下跌了73%;而中国A股在1993至1994年间股市下跌时最多曾达到77%;但在绝大多数熊市期间,下跌的幅度仅为30%至60%。A股指数目前已经下跌了55%,在极端情况难以判定的情况下。最佳的策略选择是分批建仓或定期定投。分批建仓为例,建议读者可将资金划分为等额五批。上证指数每涨跌200点或10%买入一批,即使股市直线下跌到1800点,这笔资金最高买入的点位是2800点,最低是1800点,平均建仓点位是2200点,平均建仓点位对应的沪深300平均市盈率仅为12倍。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上证指数从1300点下跌到998点时,绝大多数散户都离开了市场。唯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等采取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在其后的大牛市中赚到了大钱。散户如果要在A股中赚钱,就必须向机构投资者学习这种底部分批建仓的投资策略。”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投资者地反攻之时呢?”赵百川问道。
林洛道:“反攻之
,遥遥无期,这一轮的的跌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证指数即将失去4000点的政策底。跌至3500肯定是个时间的问题。这种下跌,标志着A股真正进入了冰冷的寒冬。暴涨暴跌。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目前地资本市场,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的资本市场对得起这四个字。不乐观地说,如果将目前中国股市比喻为八年抗战,那么现在仍然属于相持阶段里战略防御中地退守阶段。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2008年的确是充满不确定
的一年,雪灾、地震、次贷危机、通
、大小非减持…内忧外困中的证券市场经历深幅调整,投资者信心在重
下逐渐丧失,市场的估值重心不断下移。不过即问题地集中爆发对A股地长远发展反而是一件好事。股市最怕的是不确定
,当这些负面因素变成现实之后,反而消解了股市下跌地理由,有利于尽快探明底部。不容否认的是,A股估值现已至合理区间,同时,2800点以下大小非减持动力开始减弱。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最大的一次崩盘式下跌发生在1929年至1932年,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7%;日本在1989年股票泡沫崩破后,东京证券
易所股票指数最多下跌了73%;而中国A股在1993至1994年间股市下跌时最多曾达到77%;但在绝大多数熊市期间,下跌的幅度仅为30%至60%。A股指数目前已经下跌了55%,在极端情况难以判定的情况下,最佳的策略选择是分批建仓或定期定投。分批建仓为例,建议读者可将资金划分为等额五批。上证指数每涨跌200点或10%买入一批,即使股市直线下跌到1800点,这笔资金最高买入的点位是2800点,最低是1800点,平均建仓点位是2200点,平均建仓点位对应的沪深300平均市盈率仅为12倍。2004年4月至2005年7月,上证指数从1300点下跌到998点时。绝大多数散户都离开了市场,唯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等采取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在其后的大牛市中赚到了大钱。散户如果要在A股中赚钱,就必须向机构投资者学习这种底部分批建仓的投资策略。”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投资者的反攻之时呢?”赵百川问道。
林洛道:“反攻之
,遥遥无期,这一轮的地跌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证指数即将失去4000点的政策底,跌至3500肯定是个时间的问题。这种下跌。标志着A股真正进入了冰冷的寒冬。暴涨暴跌,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中国地资本市场对得起这四个字。不乐观地说,如果将目前中国股市比喻为八年抗战,那么现在仍然属于相持阶段里战略防御中的退守阶段。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2008年地确是充满不确定
的一年,雪灾、地震、次贷危机、通
、大小非减持…内忧外困中的证券市场经历深幅调整,投资者信心在重
下逐渐丧失。市场的估值重心不断下移。不过即问题的集中爆发对A股的长远发展反而是一件好事。股市最怕的是不确定
,当这些负面因素变成现实之后,反而消解了股市下跌的理由,有利于尽快探明底部。不容否认的是,A股估值现已至合理区间,同时,2800点以下大小非减持动力开始减弱。”
“那你怎么看美国股市?”
在林洛和赵百川等交流后不久。6月25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2%不变。从而在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但通
风险
益加剧下,标志
地结束了直升机撒钱地货币政策“游戏”
于是危机全球的次贷风险带来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大幅降息的
进措施也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却使经济处于更复杂的滞
风险环境之中。正如GolbalEconmics董事长avle所说,伯南克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位任职期间美国经济陷入滞
风险的主席。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危局地根本原因在于。此前全球经济高增长低通
的繁荣期是建立在全球
资产价格泡沫、经济长期失衡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货币创造无节制泛滥地基础之上。而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与其他主要国家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加速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滞
风险的成型。
因此。在目前全球经济滞
风险尚处于相对可控状态下,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财政货币当局应该进一步把调控重点放在反通
的目标上。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各国货币政策当局正在上演一种“眨眼睛游戏”就是说,在通
压力下,各国央行都不愿意先实施反通
政策,都希望别国在本国之前实施反通
紧缩,这样本国就可以搭别国反通
紧缩地快车,从而降低其反通
成本。显然,这本身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由于当前地通
从整体上看是全球
的现象,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地不断深化,即便是美国央行也很难登高一挥就可以
下全球通
。显然,任何国家可能都难以搭上别国反通
紧缩政策的便车。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反而是哪个国家先实施反通
政策,就可以尽早地降低本国的通
水平和反通
成本。
另一方面,国际要素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和需求的高增长,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飙升。如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要素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实际上刺
了国内要素资源的需求。从而为通
巩固了需求基础。
显然,从以上角度看,要缓解全球
通
和经济滞
压力,需要的是各国财政货币当局一致
的反通
行动。否则,当前的全球
通
乃至经济滞
将难以驯服,最终大家可能都将面临经济滞
的冲击。
总之,滞
风险实际上已经把各国的利益锁在一起。包括美联储在内各国央行及时地进行联合反通
,将有利于降低风险。从这个角度上看。加息等紧缩政策不仅仅是美联储的专利,还应该是包括中国央行等在内的各国央行都需要认真考虑地政策取向。毕竟,不论是通
还是滞
本身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紧缩货币政策实际上没有必要再回避。
这时候很多的人问央行为什么不加息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步履维艰,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央行的独立
不足。“收货币稳通
”是目前央行应该做的事情,但央行除了一步步提高准备金之外。似乎并无他法。
2008年前5个月,央行在“少发钱”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数据显示。其主动发钱地速度超过了内生的货币需求地增速。不仅如此,央行也没有做好“多回笼”货币。
央行的做法是不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CPI步步高升的事实说明这一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为什么央行不加息呢?加息意味着银行可以增加对货币的吸引力,从而达到回笼流通中的货币的目的,央行的专家显然比其他人更清楚这一点。
如果加息,则意味着央企与民企一样,都会承受较高地成本。而提高准备金对央企的影响不大。相比较而言,一些相关部门更偏好提高准备金而不是加息来“稳通
”因此。这显然已经不纯粹是一个货币政策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部门利益的博弈了。也就是说,加息不加息,其实不是央行说了就能算的。这或许才是央行不加息的现实考虑。
这就相当于要求银行体系变相地为央企提供在通
情况下的优惠,是另一种形式地补贴。而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无法获得贷款,底层消费者正承受着银行的负利率和高物价。离权力中心越近越容易摆
通
地压力。而处于权力末端的底层却深受通
之苦,这跟央行及货币政策的独立
不足是分不开的。
这个时候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仍支持美元
“中美经济对话首先利益一致”一文指出。此次对话,中美双方在共同面对通
威胁时,将形成利益大于汇率分歧的新局面。事实上,近
以来地中国外汇储备配置结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已经用自己地行动承认了中美共同利益。
因为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美元资产处置不可以邻为壑。经过连续两个月地增持,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余额再创新高。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为5020亿美元,首次站上5000亿美元关口。令人意外的是,关于外汇资产结构的这一重要数据在中国国内引起的反响并不热烈。媒体评论大多认为,尽管我国外汇资产配置的美国国债绝对额上升,但其在外汇储备中占比仍在下降,这种增持本质上不过是“进二退三”的常规现象。
先看近期中国是如何配置外汇储备增量的。3、4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规模分别为37亿美元和114亿美元,同期,3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实际增加额是350亿美元,4月外汇储备增量更达到750亿美元。分析当月美国国债占外储增量的比重可以发现,最近两个月中国对美国国债增持的速度是在下降。
同时,中国全部外汇资产中配置美国国债的比重也并不高。按目前中国外汇储备1。75万亿美元的总规模推算,美国国债占比不足30%。对照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二的日本,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较之还要少102亿美元。但考虑到2007年初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尚在4000亿美元水平,因此,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中国尽管没有依比例规则大规模增持美国国债,但也没有减持。
联想起2007年初,中国外汇储备的高增速曾引发了国内外关于中国外汇储备配置的诸多讨论。国内有建议通过增持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债权人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建议抛售美国国债加剧该国金融市场动
的;当然,也有建议政府加快抛售美元,同时加大其他货币和商品储备的。
而美国国债持有国,包括美国自己,也对中国的态度充满疑虑。外界担心。中国抛售可能会给身处次贷风波的“美国骆驼”带来“最后一
稻草”…现在地数据表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没有选择以邻为壑的策略,在平稳增加外币权益类投资的同时,对美国国债的投资仍维持在正常水平。“不抛弃,不放弃”这也应该是一个新兴大国负责任的做法。
维护美元“旧秩序”符合国家利益。分析世界经济的运行逻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塌后。美元地本质已蜕变为美国政府对外签发的债权凭证,而美国国债则是美国“制造”地用来
收过剩美元的一种金融产品。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产业空心化和经济虚拟化,世界经济运行逻辑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美国签发美元作为债务凭证,通过国家负债方式直接
换其他国家商品;然后,其他国家再将过剩美元投资于美国资产。
这个游戏有赖于美国资产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更有赖于世界对美国国家实力的信心。正是这个有些类似纯忽悠的“新玩法”逐步将世界经济拖入到了今
泡沫化的境地。所以,世界各国对美元恨多于爱。依赖多于无奈。
作为由美国做局的这个新游戏的新玩家,中国利用欧美大国地经济强势和外需扩张,渐次成为新兴经济大国。作为意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似乎有足够多的理由和热情创造新秩序。但是,这里必须注意一个基本前提,即中国发动一场“货币战争”之前,至少要提供给其他玩家一个具备激励相容特征。甚至是更具吸引力的新规则面挑战。但其作为计价货币、
换手段的地位仍很巩固,尚无任何一种货币能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对于中国而言,此时帮助维护国际经济地“旧制序”稳定仍利大于弊,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由于资本账户的封闭和人民币地不可自由兑换,中国要让世界接受人民币这一中国政府签发的债务凭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截至6月17
。股市自最高点6100点算,跌幅超过55%。在全球继越南之后排名第二。无疑,现在已经是中国股市的寒冬,对于有心在股市中耕耘并获利的价值投资者来讲,在冬天播种地时机已经到来。
正如自然界四季轮替,否极泰来是自然规律一样,张荣辉认为“冬天播种、夏天收获。中国股市在寒冬地一片萧瑟之中,正在孕育着
的萌芽和夏天地收获。”
记者昨天获悉,国家外汇管理局近
下发通知,指出除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外,外商投资企业不得以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购买非自用境内房地产。
2006年,包括外汇局在内的六部委曾出台一份名为《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门槛,指出境外机构在境内购买非自用房地产,须以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为前提。相比之下,外汇局新出台的通知则明确指出,除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外,外商投资企业不得用结汇所得的人民币购买非自用的境内房地产。
除对购房行为进行限制外,新出台的通知还指出,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不得用于境内股权投资(另有规定除外),用于证券投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新规的出台凸显出管理层对入境内外资去向的关注,对部分以投机为目的的外资将起到威慑作用。从遏止热钱
入的角度而言,更加严苛的规定也将使部分投机资金望而却步。
在国际资本市场回暖、人民币升值的双重背景下,今年以来,境外资本加速进入国内,其中不乏以短期套利为目的的热钱
针对央行收购英国电力公司(DraxG
pPlc)0。7%的股权一事,央行相关人士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以“消息非央行发布”予以回应。8月以来,央行两次均以“不否认,不承认”的方式回应发生与其相关的收购传言。
传言的兴起并非空
来风。本周,英国电力公司新闻发言人多次向境内媒体表示,中国央行斥资约1800万英镑,收购该公司0。7%股权,从接洽到完成收购历时一年。而大约10多天前,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出“中国央行购入了英国保险巨头保诚集团1%股份”的消息,类似的收购地点及“小手笔”的股权投资方式增加了消息的可信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收购英国电力公司的行为很可能是央行下属的投资机构所为。根据相关法规,央行并不具备直接对外投资的功能,但这并不妨碍其履行管理和经营外汇储备的职责。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有70%以上都是美元资产。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将外储投向于一家实体企业,既可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又可实现外储结构多元化。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央行此次参股英国电力公司很可能是通过一家名为“华安投资”的投资公司完成。记者获悉,华安投资与央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99。99%的股份均为央行管理的外汇局所有。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