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思想准备(2)
西元前312年,己酉,季秋初六。
继《荀子礼制》一书
起千层
以后,荀况接着又抛出了另一颗巨雷,《华夏族》一书正式面世。
书中引经论典,旁征博引,探古寻源,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中原各国,还是边
各族,都是三皇五帝的后人,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华夏族出身。华夷之分只是人为原因所造成,并
烈地抨击了以文化强行分割华夏族大家庭的言行,鼓励华夏族大家庭内应该文化交流,互通有无,共同繁荣。
斯时,华夷之辩也就是华夷之别正盛,华夏一族的言论一出,立刻引来学者们的
烈争论,不过,面对《华夏族》一书中详实的论证资料,反对者也难以找出反驳的依据,只好从文化习俗上来进行反驳,一时间风起云涌。
各国朝廷见凌云志不断弄出一些学问上的问题整风弄雨,反而对他彻底放心了,此人不研究军事,反而专门研究一些旁门左道的事情,可看出
无大志,无意图谋他国之志,逐渐对他失去了戒心。
凌云志更干脆,不但将《华夏族》一书,作为了各级学校的必读知识,而且更是组织起了一大批学者担任传播文化的使者,深入边
各国,传授文字,教授知识,宣传礼制思想、华夏一族的理念。
各国皆以其为疯子,凌云志顿时在辽东奇人、辽东圣人的外号外,又增加了一个辽东疯子的外号,传遍天下。
凌云志毕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传播文化,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发展进程,对形成大一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识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都是后话。
荀况待《华夏族》面世以后,悠然离开蓟城,继续各地游学的历程。
随即凌云志又开始了对行府、军府、监察御史府各机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顺利建国开始铺路。
改行府为枢政院,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设宰相,左、右相。
设立八部,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农部、教部、商部,为主要的政务部门。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升降、调动、备案等事,设尚书,左、右侍郎,下统吏司、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分设郎中、员外郎二人。四司官员分掌如下:吏司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假告身、假使,员外郎其中有一人专掌选补
外官;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司勋郎中,掌官吏勋级;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
规定官员的选授制度是:郡守、侍郎以上者由国王亲自选授,郎中、郡府各机构的官员、县令以上者由宰相,副宰相合议后,枢政院提名呈报国王御批,吏部听制授官,以下者由吏部根据其身材、资历、才能、功劳、德行、言辞、书判诸方面的优劣予以“注批”并报请枢政院审复后授职。
户部,掌全国财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钱谷、贡赋等,所属有户司、度支、税收、金司、仓司四司。其中户司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地、贡献、蠲免、优抚、婚姻、继嗣之事;度支郎中、员外郎掌支度国用、租赋少多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路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支其所用。税收郎中、员外郎掌全国税收的征缴、核计之数;金司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调剂粮草支出之数。
规定财政支出年初由户部预算,内阁复审呈报国王御批,预算内支出大额项由枢政院宰相,副宰相合议后,审批支出,小额常例项由户部审批。
税收采取入库后分成制,按一定比例返还各郡县,税收税种、比例由内阁统一制定,颁布律法执行,严
各郡县私自改动、设定税赋及私收任何杂费,严
截
税收收入,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国家财政的审计与稽核职能则归另属监察御史府的比部司。
礼部掌外
、礼仪、祭享之政。所属有外司、礼司、祠司、膳司四司。其中外司郎中、员外郎,掌外
出访、接待各国使臣、管理使节舍馆之事;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祠部郎中、员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膳部郎中、员外郎,掌陵庙之牲豆酒膳。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罪犯并平议国家之
令,管理刑狱、治安。其属有律司、刑司、监司、司门四司。其中律司郎中、员外郎掌律法草拟,律法颁布、贯彻之事;刑司郎中、员外郎掌律法执行,按覆大理寺及全国上奏诸案件,凡是审理大案件,可用尚书侍郎之名义与御史中丞、大理卿组成“三司”共同参议;监司郎中、员外郎,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全国各地监狱,并审理其诉讼事件,国家发布大赦令,可代表刑部召集囚徒宣布赦免名单;司门郎中、员外郎,管理门
关卡出入登记,以及治安管理。
工部掌管土木水利工程、工匠、交通、手工作坊、矿山开发、造船、民用机械、工具的设计、改良和制造工作等事,以及诸司官署办公所需纸笔墨之事。
农部掌管国家屯田、农田水利、农业技术指导、移民安置、农牧业开垦开发等事,国家农、林、牧(军马除外)、养、渔业之政。
教部掌管国家的教育普及、学校建立管理、教化民众、民族融合、负责发明立项、研究和实用转化。
商部掌管国家商业开发、招商引资、行业规划管理等事。
成立内阁,负责决策和审议国家的政务,由凌云志、三督相、宰相,左、右二相、枢军院枢军相、副相、监察御史府总监察御史、内府总理以及各部尚书组成。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