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衡 下章
问孔篇第二十八
  【题解】

 这是一篇非难孔子的论文,故篇名定为《问孔》。

 东汉时,儒家思想进一步被神化,孔子被捧为圣人、神人。社会上“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王充虽认为孔子博学多识,道德高尚,却又认为“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幷不是无可非议之处,于是不顾朝野上下盲目崇孔的风气,对孔子进行问难。“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他提出在学习中要善于追问底的主张。认为为弄清问题要敢于不同意老师的意见,敢于“距(拒)师”敢于说出圣人没有说过的话,“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

 文中王充所举事例和非议,虽有不尽妥之处,其精神是很宝贵的。圣人是人,不是神,这种态度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原文】

 28·1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1),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2),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3),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4),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注释】

 (1)是:肯定。这里是推崇的意思。

 (2)卒(c)猝):同“猝”仓卒吐言:这里指《论语》,因为《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平常跟学生的谈话,所以王充说是“仓卒吐言”

 (3)沉:深沉,隐晦。见:同“现”

 (4)伐:攻击。这里是抵触。矛盾的意思。

 【译文】

 社会上的儒生学者,喜爱迷信老师,崇拜古人,认为圣贤说的都没有错,专心致志地讲述和学习,不知道进行反驳和质问。圣贤下笔写文章,尽管构思周密,还不能说完全正确,何况是匆忙中说的话,怎么能都对呢?不能全对,当时的人却不懂得反驳;有的虽正确,但意思隐晦,难得明白,当时的人也不晓得去追问。考察起来,圣贤的说法,前后有很多自相违背:他们的文章,上下有很多互相矛盾,当今的学者,却不知道这一点。

 【原文】

 28·2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1),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有(2)。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3);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4)。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5)。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6);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7)。皋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复分(8)。盖起问难,此说而深切,触而著明也。

 【注释】

 (1)七十子:据说孔子有学生三千,其中“身通六艺”有才学的贤者共七十二人。

 (2)希:同“稀”

 (3)颜:指颜回。闵:指阂子骞(公元前536~前487年),名损。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和颜渊幷称。

 (4)极:穷尽。极问:追问底。

 (5)辄(h6折):就,立即。形:疑作“勑(ch0斥)”下文“周公告小材形,大材略”递修本作“小材勑”可一证。“勑”、“略”对文,可二证。“勑”正写作“敕”敕:告诫,详尽。下文“形武伯而略懿子”又“孔子相示未形悉也”中之“形”同理疑应作“敕”

 (6)发:揭。这里是弄明白,搞清楚的意思。

 (7)极:极点,这里是彻底的意思。

 (8)指:通“旨”意思,含意。分:辨别,分明。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

 【译文】

 一般评论者都说:“孔子门下的学生,七十个弟子的才能,都胜过今天的儒生。”这个说法很荒谬。他们看见孔子当这些人的老师,就认为圣人传授学说一定要授给有特殊才能的人,所以说这些人与众不同。其实,古人的才能,跟今人的才能一样,今天称为“英杰”的,古人认为是“圣神”所以说七十弟子是历代少有的。假使现在有孔子这样的老师,那么当代的学者都是颜回、闵损之类人物;假使当时没有孔子,那么七十弟子这些人,也跟今天的儒生一样。拿什么来证明呢?用他们向孔子学习,不能追问底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圣人的话,不能完全理解;陈述的道理,不能立即领会透彻。不能立即领会透彻。就应该追问下去搞清楚;不能完全理解,就应该提出疑问来彻底弄通它。当年皋陶在舜的面前陈述治国的道理,说得肤浅略而不透彻。经过禹的追问和责难,原来肤浅的话又深入了一步,略的意思才又更清楚了。大概由于这样追问和责难,才使皋陶的话因受发而说得更深刻,被触动而讲得更明白了。

 【原文】

 28·3孔子笑子游之弦歌(1),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2)。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

 【注释】

 (1)子游(公元前506年~?):姓言,名偃。秋时吴国人。孔子学生。擅长文学。曾做过武城的地方长官。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境内有“弦歌之声”孔子笑子游之弦歌:《论语·货》记载,子游在武城做地方长官,孔子到武城听见弾琴唱歌的声音,就讥笑他说:“杀何必用牛刀呢?”意思是,治理个小地方,用不着礼乐教化。子游马上反驳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孔子只好说:“你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是幵个玩笑罢了。”

 (2)距:通“拒”抗拒。这里是不接受,反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讥笑子游弾琴唱歌,子游引用孔子以前说过的话来反驳他。直到现在考察《论语》的原文,孔子的言论中还有很多类似讥笑弾琴唱歌的文句,但他的弟子中却很少有像子游那样敢辩驳的,所以孔子的话,始终有些像死结一样无法解幵。由于七十弟子不敢辩驳,现在的儒生,就不能切实讲清孔子言论的是非了。

 【原文】

 28·4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1),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2),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3),伐孔子之说(4),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5),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6)。

 【注释】

 (1)说(shu@税)人:说服人,教导人。

 (2)迢:递修本作“追”形近而误,可从。

 (3)知:通“智”下文“弘才大知”亦同。

 (4)伐:这里作批驳,反驳讲。

 (5)谓:疑是衍文。“问”与下文“难”对文,可证。

 (6)贤:胜过。这里是肯定,称赞的意思。世间:根据文意,疑涉上文衍。

 【译文】

 凡做学问的方法,不在于有无才能,难就难在敢于反问老师核实道理,确定是非。问难的方法,不一定对面对圣人,赶在他活着的时候。现在解说圣人的道理来教人的人,不一定要圣人教过的话才敢说。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追问责难孔子,对道理有什么损害呢?果真有传授圣人学业的才智,反驳孔子的说法,又有什么不合理呢?追问孔子的言论,反问不理解的词句,世上如果有才高智深的人出现,而他们又是能回答问题解释疑难的人,一定会肯定我通过责难追问讲清是非的做法。

 【原文】

 28·5孟懿子问孝(1),子曰:“毋违。”樊迟御(2),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3);死,葬之以礼。”(4)

 【注释】

 (1)孟懿子:姓孟孙,名何忌,字子嗣,也叫仲孙何忌。“懿”是谥号。秋时鲁国大夫。

 (2)樊迟:名须,字子迟。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3)事:侍奉。

 (4)下文孔子复述此话时有“祭之以礼”句,《论语·为政》中亦有,疑应补。章录杨校宋本有“祭之以礼”可证。

 【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驾着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向我问孝,我对他说:‘不要违背’。”樊迟问:“这话怎么说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他们;死了,要按周礼的规定埋葬他们,要按周礼的规定祭祀他们。”

 【原文】

 28·6问曰(1):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2),礼也。孝子亦当先意承志(3),不当违亲之。孔子言“毋违”不言“违礼”懿子听孔子之言,独不为嫌于无违志乎(4)?樊迟问何谓,孔于乃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使樊迟不问,“毋违”之说,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

 【注释】

 (1)问曰:本篇凡以“问曰”幵始的段落,均为王充质问。

 (2)者:某某者,某某也,是本书贯用解释语句,故疑“者”应在“孔子之言毋违”下,否则,此句意思与原意不合。

 (3)志:心意,愿望。

 (4)嫌:疑惑。这里是误解的意思。

 【译文】

 请问:孔子说“不要违背”是指不要违背周礼。那么孝子应当事先体会父母的心意,顺从他们的愿望,而不该违背他们的愿望。孔子说“不要违背”而不说“不要违背周礼”孟懿子听孔子的话,难道不会误解为不要违背父母的愿望吗?樊迟问这话怎么说,孔子才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他们;死了,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埋葬他们,要按照周礼的规定祭祀他们”如果樊迟不追问,“不要违背”说法的含义,始终不可能知道。孟懿子的才干,不会超过樊迟,所以《论语》中看不到有关他的言行记录,樊迟都不理解,孟懿子就一定能理解吗?

 【原文】

 28·7孟武伯问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武伯忧亲,懿子违礼。攻其短(3),答武伯云“父母,唯其疾之忧”对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变乃违礼”周公告小才敕,大材略。子游之大材也(4),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才也,告之反略,违周公之志。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难,何哉?如以懿子权尊,不敢极言,则其对武伯,亦宜但言“毋忧”而已(5)。但孟氏子也(6),权尊钧同,形武伯而略懿子,未晓其故也。使孔子对懿子极言“毋违礼”何害之有?专鲁莫过季氏(7),讥八佾之舞庭(8),刺太山之旅祭(9),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10),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且问孝者非一,皆有御者,对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11),故告樊迟。

 【注释】

 (1)孟武伯:姓孟孙,名彘(h@志),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2)之:这里作则、才讲。以上事参见《论语·为政》。

 (3)攻:攻击。这里是针对的意思。

 (4)子游:上言“懿子之才,不过樊迟”下言“懿子小才也”故疑“子游”系“樊迟”之误。之:疑是衍文。“樊迟大材也”与“懿子小才也”正好对文,可一证。递修本无“之”字,可二证。樊迟大材:孔子把樊迟列为擅长“文学”的学生,所以王充称他为“大才”

 (5)但:仅,只。

 (6)但:章录杨校宋本作“俱”形近而误,可从。

 (7)专:单独占有。专鲁:垄断鲁国大权。季氏:即季孙氏。秋时与叔孙氏、孟孙氏为鲁国三大贵族。自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后,季孙氏壮大,鲁国由季氏专权。

 (8)佾(y@意):古代乐舞的行列。天子八行,诸侯六行,大夫四行,士两行,行数与各行人数纵横相同。一说每行固定为八人。八佾:纵横都是八人的乐舞行列。周礼规定,为天子享用。讥八佾之舞庭:据《论语·八佾》记载:季平子在家庙的庭院中以“八佾表演舞蹈,孔子认为有背周礼,是犯上行为,大为恼火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太山:即泰山。旅:古代祭祀山川叫旅。刺太山之旅祭:据《论语·八佾》记载:季康子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有背周礼只有天子与诸侯才能祭泰山的规定,就叫学生冉有去阻止。冉有不去,孔子便讥刺说:“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老百姓知礼吗?意思是季氏这样做会遭恶报。

 (10)增:疑是“憎”形近而误。邑:通“悒”恶。

 (11)服:信服,满意。臆:。肯:这里是足的意思。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对父母,只在他们病的时候才忧虑。”

 因为孟武伯总爱为他父母担忧,所以孔子说“只在父母生病时才担忧”孟武伯处处为双亲担忧,而孟懿子侍奉父母却违背周礼。如果是针对他们的短处,那么应该回答武伯说:“对父母,只在他们生病时才担忧”对懿子也应该说“只有遇到水灾火灾时才能违背周礼”周公告诫才能小的人说得详尽,对才能大的人说得简略。樊迟是大才,孔子告诉得详尽;孟懿子是小才,告诫得反而简略,这违背了周公的用意。想针对懿子的短处,却不符合道理,而弟子又不责难,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因为孟懿子有权势地位尊贵,不敢说透彻,那么孔子对孟武伯也只能说“不要担忧”就行了。他们都是孟孙氏家的后代,权力和地位都一样,对武伯说得详尽而对懿子说得简略,不知道其中是什么缘故。即使孔子对懿子说穿“不要违背周礼”又有什么危害呢?垄断鲁国大权莫过于季孙氏,孔子讥刺他在家中庭院里以“八佾”表演舞蹈,讥刺他在泰山举行旅祭,而不惧怕季孙氏憎恶不为他隐瞒过错带来的祸害,却偏偏害怕回答孟懿子时把话说穿的罪过,这是为什么呢?况且向孔子问孝的不止一个人,每次都有赶车的人在场,不把回答的话都对他们讲一篇,而对懿子的回答,不但心满意足,而且还要故意告诉樊迟。

 【原文】

 28·8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1);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2)。”此言人当由道义得(3),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4),不当妄去也(5)。

 【注释】

 (1)居:今传本《论语》作“处”可能《论语》古本作“居”居,处。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2)去:离幵。引文参见《论语·里仁》。

 (3)根据文意,疑“得”后“富贵”二字。下文言“不以其道得富贵”正反为文,可证。

 (4)疑“贫”后一“”字。“富贵”、“贫”当对文。

 (5)妄:胡乱。这里是不择手段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发财与做官,是人人想往的,不以正当途径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与卑,是人人厌恶的,但是富贵不从正当途径得到它,君子宁可不摆它。”这是说人们应当通过正道取得富贵,不应该用不正当手段得到它;应当保持节,安于贫,不应该不择手段地摆它。

 【原文】

 28·9夫言“不以其道得富贵,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贫,如何?富贵顾可去(1),去贫何之(2)?去贫,得富贵也,不得富贵,不去贫。如谓得富贵不以其道,则不去贫?则所得富贵,不得贫也。贫何故当言“得之”?顾当言“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当言“去”不当言“得”“得”者,施于得之也(3)。今去之,安得言得乎?独富贵当言得耳。何者?得富贵,乃去贫也。是则以道去贫如何?修身行道,仕得爵禄富贵。得爵禄富贵,则去贫矣。不以其道去贫如何?毒苦贫(4),起为盗,积聚货财,擅相官秩(5),是为不以其道。七十子既不问,世之学者亦不知难。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6),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7)。弟子不问,世俗不难,何哉?

 【注释】

 (1)顾:通“固”

 (2)之:去,往。

 (3)施:安,放。

 (4)毒苦:怨恨,痛恨。

 (5)官秩:官职和俸禄的等级。

 (6)结:打结。这里是纠不清的意思。

 (7)相:这里没有意思。形:疑作“勑”校见28·2注(5)。悉:周密,详尽。

 【译文】

 说“不以正道取得富贵就不接受”可以;富贵不以正道取得宁可不摆贫困和卑,这是什么意思?富贵固然可以摆,摆贫困和卑又到哪里去呢?摆了贫,就得到了富贵,没有得到富贵,就没有摆。如果说取得富贵不用正道,就宁可不摆?那么所谓“得”是指得到富贵,不是指得到贫了。这样,贫为什么能说“得到”呢?本来该说“贫困和卑,是人人厌恶的,不以正道摆它,就宁可不摆它”应当说“摆”不应该说“得到”“得”字是用在得到什么东西上的。现在说摆,怎么能说得到呢?只有富贵才该说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得到富贵,才能摆。那么怎么才能以正道摆呢?要修身行道,通过做官才能得到爵位、俸禄、荣华富贵。得到爵位、俸禄、荣华富贵,就摆贫困和卑。不以正道摆会怎样呢?由于痛恨贫,就会起来做盗贼,积累钱财,擅自互相封官许愿,这就是不按正道摆。(这话)七十弟子当时既然不向孔子提问,今天的学者也不知道提出质疑。如果这话的意思无法理解而文字又不分明,这说明孔子不会说话;如果这话的含意纠不清而文字又不好理解,这是孔子向人表示得不明白不详尽。学生不提问,世人不提出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28·10孔子曰:“公冶长可也(1),虽在缧绁之中(2),非其罪也。”以其子之(3)。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学生,也是他的女婿。传说懂得鸟语。(q@气):把女儿嫁人。

 (2)缧绁(l6ixi8雷谢):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监狱。

 (3)子:古代儿、女都称子。这里指女儿。以上事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还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

 28·11问曰:孔子公冶长者,何据见哉?据年三十可(1)?见其行贤可也?如据其年三十,不宜称“在缧绁”;如见其行贤,亦不宜称“在缧绁”何则?诸入孔子门者,皆有善行,故称备徒役(2)。徒役之中无,则之耳,不须称也。如徒役之中多无,公冶长尤贤,故独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何则?世间强受非辜者多(3),未必尽贤人也。恒人见枉,众多非一,必以非为孔子所,则是孔子不贤,冤也。案孔子之称公冶长,有非辜之言,无行能之文。实不贤,孔子之,非也;实贤,孔子称之不具,亦非也。诚似南容云(4):“国有道不废(5),国无道免于刑戮(6)。”具称之矣。

 【注释】

 (1)年三十可:《周礼·地官·媒氏》:“今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2)徒役:门徒,弟子。

 (3):《说文》:“辜,从辛,古声。”故今作“辜”

 (4)南容:南宫适(ku^括),字子容。孔子的学生。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5)废:废置不用,指不能做官。

 (6)引文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请问: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是根据什么,见到了什么呢?是根据他年三十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呢?还是看见品行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呢?如果是根据年三十了,不该说他“在监狱”;如果是看见他品行好,也不该说他“在监狱”为什么呢?因为凡在孔子门下的,都有好的德行,所以才称得上具备了当学生的条件。在学生中公冶长没有子,那把女儿嫁给他好了,不必要称赞他。如果学生中有很多人没有子,而公冶长特别好,所以只把女儿嫁给他,那么称赞他就应该列出他的好品行,而不该说他监狱里。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上无辜被强迫受惩罚的人很多,他们未必都是贤人。一般人被冤枉的多得很不只一个,如果一定要因为他无辜被拘,孔子就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就是孔子不把女儿嫁给贤人,而是嫁给受冤枉的人。认真考查一下,孔子称赞公冶长,有无辜的说法,却没有关于他品行才能方面的言词。如果公冶长确实不好,孔子把女儿嫁给他,就不对;要是确实很好,孔子称赞他不全面,也不对。如果孔子像把侄女嫁给南容时说的那样:“国家有道的时候,他能做官;国家无道的时候,能免遭刑罚。”这就是全面称赞了。

 【原文】

 28。12子谓子贡曰(1):“汝与回也孰愈(2)?”曰:“赐也何敢望回(3)?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俱不如也(4)。”是贤颜渊,试以问子贡也。

 【注释】

 (1)子贡:即端木赐。

 (2)愈:胜过。

 (3)望:通“方”比较。

 (4)吾与汝俱不如也:《论语·公冶长》:“吾与女弗如也”但《后汉书·桥玄传》李注引《论语》作“吾与女俱不如也”与王充引文正合。以上事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跟颜回哪个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二件事。”孔子说:“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这是孔子认为颜渊贤能,以此来试探子贡的。

 【原文】

 28·13问曰:孔子所以教者,礼让也。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孔子非之。使子贡实愈颜渊,孔子问之,犹曰不如;使实不及,亦曰不如。非失对欺师,礼让之言宜谦卑也。今孔子出言,何趣哉(2)?使孔子知颜渊愈子贡,则不须问子贡。使孔子实不知,以问子贡,子贡谦让,亦不能知。使孔子徒表善颜渊,称颜渊贤,门人莫及,于名多矣,何须问于子贡?子曰:“贤哉,回也(3)!”又曰:“吾与回言终,不违,如愚(4)。”又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5)。”三章皆直称(6),不以他人(7),至是一章(8),独以子贡之,何哉?

 【注释】

 (1)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2)趣:趣向,倾向。这里是目的的意思。

 (3)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4)引文参见《论语·为政》。

 (5)三:古文中“三”常表示多数。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6)章:章节。三章:指上面三句话在《论语》中的三个章节。

 (7)发,扬。这里是抬高的意思。

 (8)一章:指上文引“子谓子贡曰”的《论语·公冶长》章。

 【译文】

 请问:孔子用来教导学生的是礼让。子路有志于“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由于他说话不谦虚”孔子就认为不对。假使子贡确实强过颜渊,孔子问他,他还得说不如;假使实在不及颜渊,也要说不如。这幷不是胡乱回答来欺骗老师,而是按礼让的说法应该谦虚。如今孔子说那番话,想达到什么目的呢?假使孔子知道颜渊强过子贡,那就不必问子贡。假使孔子确实不知道而问子贡,子贡一谦虚,也不可能知道。假使孔子只是想表扬赞美一下颜渊,称赞颜渊贤能,没有学生赶得上他,那名目多得很,何必去问子贡呢?孔子就说过:“贤能啊,颜回!”又说过:“我整天跟颜回讲学,他从来不反问,好像很笨。”还说过:“颜回这个人,他的思想能长期不违反仁。”这三章中都是直接称赞,没有通过旁人来抬高他,但到这一章,偏偏要用子贡来抬高他,是为什么呢?

 【原文】

 28·14或曰:“抑子贡也。当此之时,子贡之名凌颜渊之上,孔子恐子贡志骄意溢,故抑之也。”夫名在颜渊之上,当时所为,非子贡求胜之也。实子贡之知何如哉?使颜渊才在己上,己自服之,不须抑也;使子贡不能自知,孔子虽言,将谓孔子徒抑己。由此言之,问与不问,无能抑扬。

 【译文】

 有人说:“是想压抑子贡。因为当时,子贡的名声在颜渊之上,孔子担心子贡骄傲自满,故意他的。”名声在颜渊之上,是当时的人造成的,幷不是子贡自己要胜过他。实际上子贡自知得怎么样呢?假使颜渊才能在自己之上,自己自然佩服他,就用不着压抑;假使子贡不能自知,孔子即使说了,他将会认为孔子只想压抑自己。由此说来,问与不问,都不能起到压抑或表扬的作用。

 【原文】

 28·15宰我昼寝(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2),于予(3),予何诛(4)?”是恶宰予之昼寝。

 【注释】

 (1)宰我:参见11·14注(12)。

 (2)杇(w&屋):同“圬”糊墙用的抹子。这里是涂抹、粉刷的意思。

 (3)予:指宰予。

 (4)予:我。诛:责备。引文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宰我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粪土样的墙壁是无法粉刷的,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还责备他干什么呢?”这是在厌恶宰予白天睡觉。

 【原文】

 28·16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宰我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入孔子之门,序在四科之列(1);使善,孔子恶之,恶之太甚,过也。“人之不仁,疾之已甚,也(2)”孔子疾宰予,可谓甚矣!使下愚之人涉耐罪之狱(3),吏令以大辟之罪(4),必冤而怨,将服而自咎也(5)?使宰我愚,则与涉耐罪之人同志(6)。使宰我贤,知孔子责人(7),几微自改矣。明文以识之(8),流言以过之(9),以其言示端而己自改(10)。自改不在言之轻重,在宰予能更与否(11)。

 【注释】

 (1)四科:参见8·3注(22)。序在四科之列:指宰予被列入言语科。

 (2)引文参见《论语·泰伯》。

 (3)涉:牵连。这里是犯的意思。耐:通“耏(n4i耐)”古代刑罚的一种。汉时是把犯人鬓角胡须剃掉以服劳役。这在当时属轻刑。狱:罪案。

 (4)大辟:死刑。

 (5)将:顺,从。咎:责备。

 (6)志:心意。这里是想法的意思。

 (7)人:根据文意,疑“之”字之误。

 (8)识:懂得。

 (9)过:责备。

 (10)端:头绪,苗头。

 (11)更:改变,改过。

 【译文】

 请问:白天睡觉的过错,是小缺点;朽木和粪土,是腐败毁坏得不能再恢复的东西,是大罪恶。用指责大罪恶的话来责备小过错,怎么能服人呢?假使宰予本不好,像朽木粪土一样,就不该入到孔子的门下,排在四科之列;假使他本是好的,而孔子厌恶他,也太厌恶得过分了。“对人的不仁行为,痛恨得过分,就会出子。”孔子痛恨宰予,可以说过分了!即使是一个很蠢的人犯了轻罪,而司法官吏下令处死他,他一定会感到冤枉、怨恨,怎肯服罪而自责呢?即使宰予很愚蠢,那跟犯轻罪的人想法相同。假使宰予贤明,知道孔子责备他,只要稍微暗示就会自己改正。或是用明白的话使他知道,或是传话责备他,只要用话给点启示他本人就会自觉改正。自觉改正不在话轻话重,而在宰予能改不能改。

 【原文】

 28·17《秋》之义(1),采毫之善(2),贬纤介之恶(3)。褒毫以巨大,以巨大贬纤介,观《秋》之义,肯是之乎?不是,则宰予不受;不受,则孔子之言弃矣。圣人之言与文相副(4),言出于口,文立于策,俱发于心,其实一也。孔子作《秋》,不贬小以大,其非宰予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

 【注释】

 (1)义:意思。这里是原则的意思。

 (2)采:采取。这里有称赞、表扬的意思。

 (3)介:通“芥”小草。参见《说苑·至公》。

 (4)副:符合。

 【译文】

 《秋》的原则,是对细小的好事都要称赞,对细微的坏事都要指责。

 现在是用分量很重的话来表扬毫大的好事,用分量极重的话来指责纤介小的过错,按照《秋》的原则,能认为这是对的吗?要是不对,那么宰予就会不接受;不接受,那么孔子的话就白费。圣人说的跟写的应该互相一致,话从口中说出,文章在简策上写着,都发自内心,实质是一样的。孔子写《秋》,不用重话来指责小过,但他指责宰予时,却用指责罪大恶极的话来指责小过,写的与说的互相矛盾,怎么能服人呢?

 【原文】

 28·1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予改是(1)。”盖起宰予昼寝,更知人之术也。

 【注释】

 (1)引文参见《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做的事;今天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做的事。从宰予身上,我改变了原先对人的态度。”这是孔子从宰予白天睡觉幵始,改变了了解人的方法。

 【原文】

 28·19问曰:人之昼寝,安足以毁行?毁行之人,昼夜不卧,安足以成善?以昼寝而观人善恶,能得其实乎?案宰予在孔子之门,序于四科,列在赐上(1)。如情怠,不可雕琢,何以致此?使宰我以昼寝自致此,才复过人远矣!如未成就,自谓已足,不能自知,知不明耳,非行恶也。晓敕而已,无为改术也。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精神索也(2)。精神索至于死亡,岂徒寝哉!

 【注释】

 (1)赐:指子贡。《论语·先进》:“言语:宰我,子贡。”故王充如此说。(2)索:竭,尽。

 【译文】

 请问:人白天睡觉,怎么能够就败坏品行呢?品行败坏的人,白天晚上都不睡觉,怎么又能够成为好人呢?凭白天睡觉来观察人的好坏,能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吗?据考查,宰予在孔子门徒中,在“四科”顺序里,列在子贡之上。如果情懒惰,不能造就,怎么能达到这地步呢?假使宰我由于白天睡觉能自然达到这地步,那么他的才能更是远远超过其他人!如果他没有成就,就自认为已经足了,不能自知,只是没有自知之明罢了,幷不是品行恶劣。这样,向他说明告诫就行了,用不着为此改变了解人的方法。如果是他自己知道不足,只因疲倦到极点才在白天睡觉,这是由于精神耗尽的缘故。精神耗尽会导致死亡,那岂只是白天睡觉的问题呢!

 【原文】

 28·20且论人之法,取其行则弃其言,取其言则弃其行。今宰予虽无力行,有言语。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1)。今孔子起宰予昼寝,听其言,观其行,言行相应,则谓之贤,是孔子备取人也。“毋求备于一人(2)”之义何所施?

 【注释】

 (1)一概:一端,一方面。

 (2)引文参见《论语·微子》。

 【译文】

 况且评定人的方法,要是他行为可取就不必管他的言语,要是他的言语可取就不必管他的行为。如今宰予虽然没有努力去行动,但有言语方面的成就。凭他言语的成就,即使行为有缺陷,也算有一方面长处。现在孔子从宰予白天睡觉这事幵始,不仅要听人说的,还要看人做的,要说的与做的互相一致,才认为是贤人,这是孔子求全责备选择人。那么周公“对人不要求全责备”的道理又运用到哪儿去了呢?

 【原文】

 28·21子张问(1):“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2),无喜;三已之(3),无愠(4)。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5),焉得仁(6)?”子文曾举楚子玉代己位而伐宋(7),以百乘败而丧其众(8),不知如此,安得为仁?

 【注释】

 (1)子张(公元前503年~?):姓颛孙,名师。秋时陈国人。孔子学生。

 (2)令尹:官名。秋、战国时楚国设置。为楚王之下的最高执政官,掌军政大权。子文:姓斗,名谷于菟(g^uw&t*构乌图)。秋时楚国人,楚大夫。为官清廉,忠于职守。

 (3)已:罢免。

 (4)愠(y)n运):含怒。

 (5)知:通“智”

 (6)仁:“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智”是“仁”的核心,所以孔子认为不智不能为仁,要恭、宽、信、敏、惠于天下才能为仁。以上事参见《论语·公冶长》。

 (7)子玉:姓成,名得臣,字子玉。秋时楚国人。楚成王时伐陈有功,子文推荐他做令尹。公元前632年,他带兵伐宋,在城濮附近跟晋军战,兵败自杀。

 (8)参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国的令尹,没有高兴的样子;多次被罢官,也没有怨恨的样子。每次交接时,总要把自己原来做令尹时的政务,都告诉给新的令尹。这人怎么样?”孔子说:“忠臣!”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没有智,怎么算得上仁呢?”这是指子文曾举荐楚子玉接替自己的职位去讨伐宋国,结果用一百辆战车的兵力被打败,而且丧了他的全部人马,不智到这种地步,怎么算得上是仁呢?

 【原文】

 28·22问曰:子文举子玉,不知人也。智与仁,不相干也。有不知之(1),何防为仁之行?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五者各别,不相须而成(2),故有智人,有仁人者,有礼人,有义人者。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仁者未必礼,礼者未必义。子文智蔽于子玉(3),其仁何毁?谓仁,焉得不可?且忠者,厚也。厚人,仁矣。孔子曰:“观过,斯知仁矣(4)。”子文有仁之实矣(5)。孔子谓忠非仁,是谓父母非二亲,配匹非夫妇也。

 【注释】

 (1):本。这里是缺陷、缺点的意思。

 (2)须:等待。这里是依赖、依靠的意思。成:完成,具备。

 (3)蔽:蒙蔽。这里是有所不足的意思。

 (4)引文参见《论语·里仁》。

 (5)子文有仁之实:王充认为子文能推荐子玉为令尹,为人厚道,实际上已做到了“仁”

 【译文】

 请问:子文举荐子玉,是不了解人的问题。智与仁,是不相干的。人有不了解人的缺点,怎么会妨害他具有仁的品行呢?五种道德规范,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各不相同,不必相互依赖才能具备某种道德,所以有的人智,有的人仁,有的人礼,有的人义。有信的未必智,有智的未必仁,有仁的未必礼,有礼的未必义。子文的智慧在识别子玉上有所不足,这对他的仁有什么损害呢?说他仁,怎么不可以呢?况且,忠就是厚。待人厚道,就是仁。孔子说过:“考察一个人犯的过错,就知道他仁不仁了。”可见,子文是有仁的事实。孔子说忠不是仁,这等于说父母不是双亲,配偶不是夫一样。

 【原文】

 23·23哀公问(1):“弟子孰谓好学(2)?”孔子对曰:“有颜回者(3),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矣。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5)。”

 【注释】

 (1)哀公:鲁哀公,名蒋。秋时鲁国君主,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

 (2)谓:通“为”是。

 (3)《论语·雍也》“者”下有“好学”二字,可从。

 (4)亡(w*无):通“无”

 (5)引文参见《论语·雍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从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有像他这样好学的人了。”

 【原文】

 23·24夫颜渊所以死者,审何用哉?令自以短命(1),犹伯牛之有疾也。人生受命,皆全当洁(2),今有恶疾,故曰:“无命”(3)。人生皆当受天长命,今得短命,亦宜曰“无命”如天有短长(4),则亦有善恶矣。言颜渊“短命”;则宜言伯牛“恶命”言伯牛“无命”则宜言颜渊“无命”一死一病,皆痛云“命”所禀不异,文语不同,未晓其故也。

 【注释】

 (1)自:本来。

 (2)全当:疑“当全”之误倒。下文有“人生皆当受天长命”可证。洁:洁净。

 (3)故曰“无命”:据《论语·雍也》记载,伯牛得麻疯病,孔子看望他时叹息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王充这里的“无命”便是对“亡之,命矣夫”的概括,意思是没有得到“全洁”的命。

 (4)天:疑“命”之误。上文言“长命”“短命”可证。

 【译文】

 颜渊早死的原因,到底是由于什么呢?假使由于生来就短命,就像伯牛得恶疾一样。要是人生下来禀受的命,都该健全美好,现在伯牛得了恶疾,所以说他“没有这样的命”人生下来都应该承受天赋予的长命,现在颜渊得了短命,也应该说他“没有这样的命”如果命有长命有短命,那么也该有善命有恶命。说颜渊“短命”也该说伯牛“恶命”;说伯牛“无命”也该说颜渊“无命”一个死了,一个病了,都沉痛地谈到“命”其实他们禀受的命没有什么差异,而孔子用的言辞却不同,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

 【原文】

 28·25哀公问孔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今也则亡。

 不迁怒,不贰过。”何也?曰:“幷攻哀公之迁怒、贰过故也。因其问则幷以对之,兼以攻上之短(1),不犯其罚。”

 【注释】

 (1)上:指君主。这里指鲁哀公。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最好学,现在则没有了。他不迁怒于人,不犯相同的过错。”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有人说:“这样可以一幷指责鲁哀公情爱迁怒于人、爱犯相同错误的缘故。这样一来,顺着他的发问就一幷给予回答,既顺便指责了鲁哀公的缺点,而又不冒犯他受到他的责罚。

 【原文】

 28·26问曰:康子亦问好学(1),孔子亦对之以颜渊(2)。康子亦有短,何不幷对以攻康子?康子非圣人也,行犹有所失。成事(3):康子患盗,孔子对曰:“苟子之不,虽赏之不窃(4)。”由此言之,康子以“”为短也,不攻,何哉?

 【注释】

 (1)康子:季康子,季孙肥,鲁国大夫,“康”是谥号。

 (2)以上事参见《论语·先进》。

 (3)成:已成的,旧有的。

 (4)引文参见《论语·颜渊》。

 【译文】

 请问:季康子也问过孔子他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也以颜渊回答他。季康子也有短处,为什么又不一幷以回答来指责季康子呢?季康子不是圣人,行还有不够的地方。如已有的事例:季康子担忧鲁国盗贼多,孔子回答说:“假使你不贪财,即使奖励盗窃也不会有人来偷。”由此说来,季康子的短处是贪财,那么,孔子不乘机一起指责他,是为什么呢?

 【原文】

 28·27孔子见南子(1),子路不悦(2)。子曰:“予所鄙者(3),天厌之(4)!天厌之(5)!”南子,卫灵公夫人也,聘孔子,子路不说(6),谓孔子yín也。孔子解之曰:“我所为鄙陋者,天厌杀我!”圣诚自誓,不负子路也(7)。

 【注释】

 (1)南子:秋时卫灵公夫人,也称釐夫人。姓子,宋国贵族。与太子蒯聩不和,蒯聩刺她不成奔晋。后蒯聩回国即位(即卫庄公),被杀。

 (2)子路不悦:南子当时实际上掌握着卫国政权,有yín的名声,所以孔子去见她,子路很不高兴。

 (3)所:假如。鄙:今传本作“否”

 (4)厌(y1):通“

 (5)以上事参见《论语·雍也》。

 (6)说(yu8悦):通“悦”

 (7)负:背弃。这里是欺骗的意思。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说:“我如果有卑鄙行为,天塌下来死我!天塌下来死我!”南子,就是卫灵公夫人,她聘请孔子,子路不高兴,认为孔子有yín行为。孔子辩解说:“我如果干了卑鄙的事,天塌下来死我!”以极真诚的态度自己发誓,不欺骗子路。

 【原文】

 28·28问曰:孔子自解,安能解乎?使世人有鄙陋之行,天曾厌杀之,可引以誓,子路闻之,可信以解(1)。今未曾有为天所厌者也,曰“天厌之”子路肯信之乎?行事(2):“雷击杀人,水火烧溺人,墙屋填人(3)。如曰:雷击杀我”“水火烧溺我”“墙屋填我”子路颇信之(4)。今引未曾有之祸,以自誓于子路,子路安肯晓解而信之(5)?行事:适有卧厌不悟者(6),谓此为天所厌?案诸卧厌不悟者,未皆为鄙陋也。子路入道虽浅,犹知事之实。事非实,孔子以誓,子路必不解矣。

 【注释】

 (1)以:而

 (2)行事:成事。

 (3)填(h8n镇):通“镇”

 (4)颇:略,微。这里是有可能的意思。

 (5)晓:疑衍文。上文有“安能解乎”、“可信以解”下文有“必不解矣”惟不言“晓解”可证。

 (6)厌(y3n演):通“魇”做恶梦而呻惊叫。不悟:不觉醒,即死去。

 【译文】

 请问:孔子自己辩解,怎么能辩解得了呢?假使社会上有人有卑鄙行为,天曾经塌下来死过他,那才可以引用来发誓,子路听了,才会相信而解除怀疑。直到现在还未曾有过被天塌下来死的人,就说“天塌下来死我”子路肯相信吗?已有的事例是:“雷打死人,水淹死人,火烧死人,墙壁和房屋倒塌死人。如果说“雷打死我”“水淹死我,火烧死我”“墙壁和房屋倒下来死我”子路还可能相信。如今引用未曾有过的灾祸,用它来为自己对子路发誓,子路怎么会消除怀疑而相信孔子呢?已有的事例是:碰巧有睡觉做恶梦惊叫死去的人,能说这是被天塌下来死的吗?考察起来,凡是睡觉做恶梦死去的人,未必都干了卑鄙的事。子路学问即使浅薄,还能知道事情的实际情况。事情不符合实际情况,孔子用它来发誓,子路肯定不会消除怀疑的。

 【原文】

 28·29孔子称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若此者,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行善恶也。成事:颜渊蚤死(2),孔子谓之“短命”由此知短命夭死之人,必有行也(3)。子路入道虽浅,闻孔子之言,知死生之实。孔子誓以“予所鄙者,天厌之”!独不为子路言:“夫子惟命未当死,天安得厌杀之乎?”若此,誓子路以天厌之,终不见信。不见信,则孔子自解,终不解也。

 【注释】

 (1)引文参见《论语·颜渊》。

 (2)蚤:通“早”

 (3)颜渊因刻苦学习,精力耗尽而早死,幷非“有行”而夭死,故疑“必”之前夺一“未”字。

 【译文】

 孔子称说:“生死有命安排,富贵由天决定。”像这样,人的生死本来有长命的有短命的,而不由行的好坏来决定。已有的事例是:颜渊早死,孔子说他“短命”由此知道短命早死的人,未必有恶的品行。子路学问即使浅薄,听了孔子的教导,还是晓得生死的真实道理。孔子用“我如果有卑鄙行为,天塌下来死我”来发誓,难道不怕被子路反问:“夫子你的命不该死,天怎么会塌下来死你呢?”像这样,用“天塌下来死我”来对子路发誓,始终是不会被子路相信的。不被子路相信,那么孔子自我辩解,也始终不能消除子路的怀疑。

 【原文】

 28·30《尚书》曰:“毋若丹朱敖(1),惟慢游是好(2)。”谓帝舜敕禹毋子不肖子也(3)。重天命,恐禹私其子,故引丹朱以敕戒之。禹曰:“予娶若时(4),辛、壬、癸、甲(5),幵呱呱而泣(6),予弗子。”陈己行事,以往推来,以见卜隐(7),效己不敢私不肖子也。不曰:“天厌之”者,知俗人誓好引天也。孔子为子路行所疑(8),不引行事效己不鄙,而云“天厌之”是与俗人解嫌,引天祝诅(9),何以异乎?

 【注释】

 (1)敖(4o傲):通“傲”

 (2)慢:懒惰。游:放游乐。

 (3)子:这里是溺爱的意思。不肖:不贤。

 (4)若:其。

 (5)辛、壬、癸、甲:古代用“天干”记,这里指辛、壬、癸、甲四天。

 (6)幵:禹的儿子叫启,夏朝君王,姒姓。传说禹曾选定东夷族的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他继承王位,杀伯益,确立传子制度。汉时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就把启改称作幵。呱(g&姑)呱:婴儿哭声。呱呱而泣:这里指婴儿诞生。

 (7)见:同“现”显现。隐:隐藏。这里指尚未发生的事情。

 (8)行:根据文意,疑是衍文。

 (9)祝:通“咒”

 【译文】

 《尚书·益稷》说:“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只喜爱游手好闲。”这是说舜告诫禹不要溺爱没出息的儿子。舜尊重天命,担心禹偏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引用丹朱的事来告诫他。禹说:“我娶的那个时候,才过了辛、壬、癸、甲四天就离幵了,从启呱呱落地起,我就没有溺爱过他。”这是禹陈述自己做过的事,想根据过去推论将来,用现在出现的事来推断尚未发生的事,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敢偏爱没出息的儿子,但他不说:“如果我偏爱儿子天就塌下来死我”因为他知道一般人喜爱用天来发誓,孔子被子路怀疑,他不用过去的事来证明自己不会干卑鄙的事,而说:“天塌下来死我”这跟庸俗的人为解嫌疑,而指天发誓、赌咒,有什么两样呢?

 【原文】

 28·31孔子曰:“凤鸟不至(1),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3)!”夫子自伤不王也(4)。己王,致太平;太平,则凤鸟至,河出图矣。今不得王,故瑞应不至,悲心自伤,故曰:“吾已矣夫”!

 【注释】

 (1)凤鸟: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称“凤”雌称“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头,蛇颈,燕颔,背,鱼尾,五彩,高六尺许。”传说凤凰只在舜、周文王那样的太平时候才出现。

 (2)传说只有像上古伏羲那种圣人出现的时候,才会有黄河出现黄龙负图的吉兆。

 (3)引文参见《论语·子罕》。

 (4)王(w4ng忘):当王。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中没有图出现,我的一生已经完了!”这是孔子自己悲伤没有当王。他认为自己当了王,能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那么凤凰就会飞来,黄河中就会有图出现。如今没有能当上王,所以吉祥的征兆不出现,自己感到悲痛伤感,因此说“我的一生已经完了”!

 【原文】

 28·32问曰:凤鸟河图,审何据始起?始起之时,鸟图未至;如据太平,太平之帝,未必常致凤鸟与河图也。五帝三王皆致太平,案其瑞应,不皆风凰为必然之瑞。于太平,凤凰为未必然之应,孔子,圣人也,思未必然以自伤,终不应矣。

 【译文】

 请问:凤凰飞来、河图出现,究竟根据什么来的呢?如果根据帝王幵始兴起的时候,那么凤鸟、河图都未必出现;如果根据天下太平,使天下太平的帝王,又未必总能招来凤凰和河图。五帝三王都曾使得天下太平,但考察他们的吉兆,幷不都以凤凰作为必然的祥瑞。既然对于天下太平,凤凰不是必然的吉兆,孔子是圣人,总想着不是必然出现的事情而自我感伤,这终究不会应验的。

 【原文】

 28·33或曰:“孔子不自伤不得王也,伤时无明王,故己不用也。凤鸟河图,明王之瑞也。瑞应不至,时无明王;明王不存,己遂不用矣。”夫致瑞应,何以致之?任贤使能,治定功成。治定功成,则瑞应至矣。瑞应至后,亦不须孔子(1)。孔子所望,何其末也(2)!不思其本而望其末也(3),不相其主而名其物(4)。治有未定,物有不至,以至而效明王,必失之矣。孝文皇帝可谓明矣,案其本纪(5),不见凤鸟与河图。使孔子在孝文之世,犹曰:“吾已矣夫!”

 【注释】

 (1)须:通“需”

 (2)这里王充认为出现“明王”是“本”“明王”治好天下而出现祥瑞是“末”何其末也:意思是不盼“明王”用自己治天下,而盼祥瑞出现。这是本末倒置。

 (3)也:疑是衍文。与下句对文,可证。

 (4)相:看,观察。名:称道,说。物:东西。这里指凤鸟、河图。

 (5)本纪:史书里为帝王作传叫“本纪”这里指《史记·孝文本纪》。

 【译文】

 有人说:“孔子不是自己感伤没有能当帝王,而是感伤当时没有圣明的帝王,所以自己不被重用。凤凰、河图是圣明帝王的祥瑞。祥瑞不出现,说明当时没有圣明帝王;圣明帝王不存在,自己就不能被重用。”说到招致瑞应,它是用什么招来的呢?如果是靠任用贤能的人,使统治稳定,功业告成。那么统治稳定,功业告成,瑞应就该出现了。瑞应出现之后,也就不再需要孔子了。孔子盼望的,怎么本末倒置呢!不考虑根本问题,而盼望那些旁枝末节,不看那些君主英不英明,却去说那些凤凰、河图出不出现。即使出现了圣明帝王,由于国家统治有不稳定的时候,凤凰、河图也有可能不出现,因此以祥瑞的出现来证明圣明帝王的出现,必然会出错。汉文帝可以说是圣明了,但察看一下《史记·孝文本纪》,也没有出现过凤鸟跟河图的记载。假使孔子生在汉文帝的时代,大概还会说:“我的一生已经完了!”

 【原文】

 28·34子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4),志恨失意(5),故之九夷也。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

 【注释】

 (1)九夷:指我国古代东方各少数民族。

 (2)陋:野,不文明。

 (3)以上事参见《论语·子罕》。

 (4)道:这里指政治主张。

 (5)志:“志恨”义不可通,疑是“恚”之坏字。恚(hu@汇):怨恨。

 【译文】

 孔子想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儿太落后,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孔子恨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原各国行不通,感到怨恨不得志,所以想去九夷地方。有人责难他说:“少数民族地区落后,没有礼义,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这是说住在那儿用“君子之道”教导他们,怎么会落后呢?

 【原文】

 28·35问之曰:(1):孔子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之九夷。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2)。”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3)?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4),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国,入衣出(5),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禹不能教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或人难之,孔子知其陋,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遂已然(6),距或人之谏也(7)。

 【注释】

 (1)之:本篇文例皆作“问曰”故疑“之”是衍文。

 (2)引文参见《论语·八佾》。

 (3)容:容纳。这里是安身的意思。

 (4)苟:马虎。

 (5)据《吕氏秋·贵因》记载,禹到“国”因为要随俗,于是衣进去,出来后再穿衣。

 (6)遂:顺。这里是坚持的意思。

 (7)距:通“拒”拒绝。

 【译文】

 请问:孔子想去九夷地方,是怎样引起来的?是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原各国行不通引起的,所以他想去九夷地方。试想在中原各国尚且行不通,怎么能在少数民族地区行得通呢?”少数民族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地区还没有君主。”这是说少数民族难得治理,中原地区容易治理。在容易治理的地方尚且行不通,在难得治理的地方能行得通吗?况且孔子说“作为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落后呢?”这话,是在说以“君子之道”进行修养使自己能安身呢?还是在说用“君子之道”去教化他们呢?如果是以“君子之道”进行修养随便使自己能安下身来,那么在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要去少数民族地区呢?如果用“君子之道”去教化他们,而少数民族怎么能教化得了呢?禹到国去,要掉衣服进去,出来后再穿衣服,这是因为要穿衣服的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行不通。禹尚且不能教化国人穿衣服,孔子又怎么能让东部少数民族成为君子呢?或许孔子本来不想去,是恨他的政治主张行不通,一时激动说出这样的话。或许是有人责难孔子,孔子也知道那儿落后,然而还要说“怎么会落后”是想坚持已经说过的话,拒绝别人的劝告。

 【原文】

 28·36实不往,志动发言(1),是伪言也。“君子于言无所苟矣(2)。”如知其陋,苟自遂,此子路对孔子以子羔也。“子路使子羔为费宰(3),子曰:‘贼夫子之子(4)。’子路曰:‘有社稷焉(5),有民人焉(6),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7)!’”子路知其不可,苟对自遂,孔子恶之,比夫佞者。孔子亦知其不可,苟应或人。孔子、子路,皆以佞也(8)。

 【注释】

 (1)志:这里是心意的意思。

 (2)原文《论语·子路》作:“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费:本书《气增篇》作“郈”可从。

 (4)夫人:这里是别人的意思。

 (5)社稷:古代祀祭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后来作为国家或政权的代称。

 (6)有社稷焉,有民人焉:今传本《论语》作“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7)佞(n@ng宁):巧言善辩。这里是强词夺理的意思。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8)以:这里是成了的意思。

 【译文】

 孔子实际不想去,一时心情激动说出来的,是句假话。“君子说话不该这样随便。”如果明知那儿落后,还要勉强想自己坚持已说过的话,这就正和子路回答孔子关于子羔的事一样。“子路让子羔做郈的地方长官,孔子说:‘简直是在害别人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政权机构,有老百姓,(可以练习政事)为什么一定要读书,然后才算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些强词夺理的人!’”这是子路知道自己不对,勉强回答以自圆其说,所以孔子讨厌他,把他比做那些强词夺理的人。孔子也明知自己不对,还勉强回答别人的责难。这样孔子和子路都成了强词夺理的人了。

 【原文】

 28·37孔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1)。”何谓“不受命”乎?说曰:“受当富之命(2),自以术知(3),数亿中时也。”

 【注释】

 (1)亿:通“臆”揣测。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2)疑“受”字前夺一“不”字,否则与“赐不受命”义相背。

 (3)术:方法。这里是本领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端木赐没有禀受天命而做买卖,猜测行情却往往猜中。”什么叫:“没有禀受天命”呢?有人解释说:“就是没有禀受应该发财致富的命,而自己靠本领和智慧,多次猜中了物价涨落的时机。”

 【原文】

 28·38夫人富贵在天命乎?在人知也?如在天命,知术求之不能得(1);如在人(2),孔子何为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夫谓富不受贵命而自知术得之(3),贵亦可不受命而自以努力求之。世无不受贵命而自得贵,亦知无不受富命而自得富者。成事:孔子不得富贵矣(4),周应聘,行说诸侯,智穷策困,还定《诗》、《书》,望绝无異(5),称“已矣夫”自知无贵命,周无补益也。孔子知己不受贵命,周求之不能得,而谓赐不受富命而以术知得富,言行相违,未晓其故。

 【注释】

 (1)知术:疑为“术知”之误倒。上文言“不受当富之命自以术知,数亿中时”下文言“不受富命而以术知得富”可证。下“夫谓富不受命而自知术得之”亦同。(2)上言“在人知”故疑“在人”之后夺一“知”字。

 (3)本句与下句“贵亦可不受命而自以努力求之”对文,故疑“自”后夺一“以”字。(4)富:疑是衍文。下文言孔子“自知无贵命”“孔子知己不受贵命”可一证。再,这里是想以孔子不受贵命则不得贵,来证明子贡不受富命则不得富,所以“富贵”不当连言,可二证。(5)異:疑是“冀”的坏字。“望绝无冀”与“称‘已矣夫’”正好相应,可证。冀:希望。

 【译文】

 人富贵在于天命呢?还是在于人的智慧呢?如果在于天命,那么靠本领和智慧寻求它是得不到的;如果在人的智慧,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说“生死有命安排,富贵由天决定”呢?说发财致富不禀受天命而是凭自己用本领和智慧得到它,那么做官发达也可以不禀受天命而凭自己努力奋斗得到了。世上没有不禀受贵命而靠自己努力能当官发达的,因而也可以知道世上没有不禀受富命而靠自己本领和智慧能发财致富的。已有的事例是:孔子没有做官发达,就周游列国接受聘请,到处游说诸侯,智慧用尽,计谋不行,只得返回鲁国删定《诗经》、《尚书》,由于感到绝望,所以说“一辈子已经完了”孔子自己知道没有贵命,而去周游列国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孔子知道自己没有禀受贵命,于是周游列国寻求当官却得不到,但是说瑞木赐没有禀受富命却凭自己本领和智慧能发财致富,孔子说的和做的互相违背,不晓得是什么缘故。

 【原文】

 28·39或曰:“攻子贡之短也,子贡不好道德而徒好货殖,故攻其短,令穷服而更其行节。”夫攻子贡之短,可言“赐不好道德而货殖焉”何必立“不受命”(1),与前言“富贵在天”相违反也?

 【注释】

 (1)立:建立。这里是提出的意思。

 【译文】

 “有人说:“孔子是想指责子贡的短处,因为子贡不喜爱道德修养,而只喜爱做买卖,所以指责他的短处,想叫他辞穷信服而改变他的行为。”其实,孔子每指责子贡的短处,可以直说“端木赐不喜爱道德修养而喜爱做买卖”为什么一定要提出“不禀受天命”的话,来跟他以前说过的“富贵由天来决定”的话相矛盾呢?

 【原文】

 28·40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1)!”此言人将起,天与之辅;人将废,天夺其佑(2)。孔子有四友(3),因而起。颜渊早夭,故曰:“天丧予!”

 【注释】

 (1)丧:丧失,失掉。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2)佑:亲近。

 (3)四友:指孔子四个得意的学生:颜回、子贡、子张、子路。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我的命啊!”这是说人要兴起,天会给他得力的辅佐;人要衰败,天会夺去他亲近的人。孔子有四个得力的学生,想靠他们兴起作一番事业。颜渊早死,所以孔子说“天要我的命啊!”【原文】

 28·41问曰:颜渊之死,孔子不王,天夺之,不幸短命自为死也?如短命不幸,不得不死,孔子虽王,犹不得生。辅之于人(1),犹杖之扶疾。人有病,须杖而行;如斩杖本得短,可谓天使病人不得行乎?如能起行,杖短能使之长乎?夫颜渊之短命,犹杖之短度也(2)。

 【注释】

 (1)人:这里指君主。

 (2)度:尺度,尺寸。

 【译文】

 请问:颜渊的死,是孔子命定不能当帝王,天夺去了他的命呢,还是他不幸短命自己死去的呢?如果是不幸短命,那不得不死,孔子即是当了帝王,还是不得活。辅佐对于君主,就像拐杖扶持病人一样。人有了疾病,必须扶拐杖才能走路;如果砍的拐杖本来就短,能说是天让病人不能走路吗?要是病人能起来走路,本来短的拐杖能使它变长吗?看来,颜渊的短命,就像拐杖短了尺寸一样。

 【原文】

 28·42且孔子言“天丧予”者,以颜渊贤也。案贤者在世,未必为辅也。夫贤者未必为辅,犹圣人未必受命也。为帝有不圣,为辅有不贤。何则?禄命、骨法,与才异也。由此言之,颜渊生未必为辅,其死未必有丧,孔子云“天丧予”何据见哉?

 【译文】

 孔子说:“天要我的命”是因为颜渊特别贤能。考查一下,贤能的人在世上,不一定是帝王的辅佐。贤能的人不一定成为帝王的辅佐,就像圣人不一定禀受天命成为帝王一样。当帝王有不是贤圣的,作辅佐有不是贤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禄命、骨相,跟人的才能不是一回事。由此说来,颜渊活着未必是孔子很得力的助手,他死了也未必对孔子有损失,孔子却说:“天要我的命”这话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原文】

 28·43且天不使孔子王者,本意如何?本禀性命之时不使之王,将使之王复中悔之也(1)?如本不使之王,颜渊死,何丧?如使之王,复中悔之,此王无骨法,便宜自在天也。且本何善所见而使之王?后何恶所闻中悔不命?天神论议,误不谛也(2)。

 【注释】

 (1)将:还是。

 (2)谛(d@帝):弄清楚。

 【译文】

 况且,上天不让孔子作帝王,它原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是在最初禀受生命和禄命的时候就不让他当帝王呢,还是决定让他当帝王而又中途翻悔了呢?如果原来就不让他当帝王,颜渊死了,有什么损失呢?如果原来让他当帝王,又中途翻悔,这是说当帝王没有骨相,本来可以由天来随便更改的。再说,天原来见到他什么长处而决定让他当帝王呢?以后又听到了他什么短处而中途翻悔不授命于他了呢?看来,孔子关于天很神灵的议论,是荒谬而无法弄清楚的。

 【原文】

 28·44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出,使子贡骖而赙之(1)。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骖,骖于旧馆,毋乃已重乎(2)?”孔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3),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4),小子行之(5)。”孔子骖以赙旧馆者,恶情不副礼也(6)。副情而行礼,情起而恩动(7),礼情相应,君子行之。

 【注释】

 (1):这里是解幵的意思。骖(c1n参):古代驾车的几匹马中靠边的马叫“骖”赙(f)付):送礼物给人办丧事。

 (2)已:太,过分。

 (3)乡(xi4ng向):通“向”乡者:刚才。

 (4)恶:怨恨。从:跟随。这里是有相应表示的意思。

 (5)小子:这里是孔子对学生的称呼。以上事参见《礼记·檀弓上》。

 (6)副:相称。这里是相配合的意思。

 (7)恩:恩惠。这里指礼物。

 【译文】

 孔子去卫国,遇见从前住过的旅馆为办事的人办丧事,就进去哭他。出来后,让子贡解下一匹骖马来给他作丧礼。子贡说:“在弟子的丧事中,你从没有解下骖马作丧礼的,而在为从前住过的旅馆中的办事人举丧中却解下骖马来作丧礼,不是太重了吗?”孔子说:“我刚才进去哭他,刚好心理难过就出了眼泪。我埋怨自己只眼泪而没有相应的表示,小子你就这样办吧。”孔子所以卸骖马用来作过去旅馆办事人的丧礼,是因为埋怨自己只感情而不配合送礼。配合感情要赠送礼物,动了感情,礼物就要随着送去。礼物与感情要相称,君子都是这样做的。

 【原文】

 28·45颜渊死,子哭之恸(1)。门人曰:“子恸矣。”“吾非斯人之恸而谁为(2)?”夫恸,哀之至也。哭颜渊恸者,殊之众徒,哀痛之甚也。死有棺无椁(3),颜路请车以为之椁(4),孔子不予,为大夫不可以徒行也(5)。吊旧馆,骖以赙,恶涕无从;哭颜渊恸,请车不与,使恸无副。岂涕与恸殊,马与车异?于彼则礼情相副,于此则恩义不称,未晓孔子为礼之意。

 【注释】

 (1)恸(t^ng痛):悲痛到极点。

 (2)根据文意,疑“吾”前夺一“曰”字,《论语·先进》:“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可证。

 (3)椁(gu%果):古人的棺材有内外层,内层叫棺,外层叫椁。

 (4)颜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5)以上事参见《论语·先进》。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非常悲痛。弟子们说:“老师太悲伤了。”孔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恸,是悲痛到极点的意思。孔子哭颜渊非常悲痛,与一般弟子有区别,显得哀痛极深。颜渊死了,有棺无椁,颜路请孔子卖掉车来为颜渊买椁,孔子不给,认为当大夫的出门不可步行。吊唁以前旅馆的办事人,要卸下骖马作丧礼,不然会埋怨自己光流泪而没有相应的表示;哭颜渊如此悲痛,请求卖掉车给颜渊买椁却不给,这样即使很悲痛也没有丧礼相配合。难道流泪和悲痛有区别,用马与车作丧礼有不同吗?对于那从前旅馆的办事人就要丧礼与感情相称,而对于这颜渊就可以丧礼与感情不符,真不知道孔子对丧礼的做法是什么意思。

 【原文】

 28·46孔子曰:“鲤也死(1),有棺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2)。”鲤之恩深于颜渊,鲤死无椁,大夫之仪不可徒行也。鲤,子也;颜渊,他姓也。子死且不礼,况且礼他姓之人乎?

 【注释】

 (1)鲤: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

 (2)引文参见《论语·先进》。

 【译文】

 孔子说:“鲤死了,也有棺无椁,我不能卖掉车步行出门来为他买椁。”孔子对鲤的恩情比颜渊深厚,鲤死了没有椁,是因为当大夫的礼仪不能步行出门。鲤,是孔子的儿子;颜渊,是异姓的人。儿子死了尚且不按丧礼行事,何况他姓的人能按丧礼行事吗?

 【原文】

 28·47曰(1):“是盖孔子实恩之效也。”副情于旧馆,不称恩于子,岂以前为士,后为大夫哉?如前为士,士乘二马;如为大夫,大夫乘三马。大夫不可去车徒行,何不截卖两马以为椁(2),乘其一乎?为士时乘二马,截一以赙旧馆,今亦何不截其二以副恩,乘一以解不徒行乎?不马以赙旧馆,未必制;葬子有棺无椁,废礼伤法。孔子重赙旧人之恩(3),轻废葬子之礼,此礼得于他人,制失亲子也(4)。然则孔子不粥车以为鲤椁(5),何以解于贪官好仕恐无车?而自云“君子杀身以成仁(6)”何难退位以成礼?

 【注释】

 (1)根据文意,疑“曰”前夺一“或”字。本篇文例可证。

 (2)截:割断。这里有解下来,卖掉的意思。

 (3)赙:疑与“副”声近而误。

 (4)本句与上句对,故疑“失”字后夺“于”字。

 (5)粥(y)玉):同“鬻(y)玉)”卖。

 (6)引文参见《论语·卫灵公》。

 【译文】

 有人说:“这大概是孔子按实际情况施恩的证明。”孔子对从前旅馆的办事人丧礼与感情相称,对自己的儿子丧葬与感情不相称,这难道因为从前是士,后来做了大夫吗?如果从前是士,士坐二匹马的车;如果做了大夫,大夫坐三匹马的车。大夫不能弃车步行,为什么不卖掉两匹马来买椁,改坐那一匹马的车呢?为士的时候坐二匹马的车,可以解下一匹马来作从前旅馆办事人的丧礼,如今也何不卖掉二匹马买椁来以便跟感情相称,而坐一匹马的车解决步行问题呢?孔子不解下一匹马来作从前旅馆办事人的丧礼,不一定违反礼制;埋葬自己儿子有棺无椁,却破坏了礼制。孔子看重要与从前旅馆办事人的恩情相称,但却随便破坏埋葬自己儿子的礼制,这是对外人符合礼制,而对亲生儿子违背礼制。那么孔子不肯卖车来为鲤买椁,又怎么能解释自己贪恋官位害怕出门没有车子呢?孔子自己说过:“君子宁可牺牲生命来成全仁义”怎么会难于放弃大夫地位来成全礼制呢?

 【原文】

 28·48子贡问政(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信最重也。

 【注释】

 (1)政:政治。这里作治理国家的办法讲。

 (2)兵:武器。这里是武备的意思。

 (3)以上事参见《论语·颜渊》。

 【译文】

 子贡问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在这三者中该先去掉谁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要是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个,在这二者中该先去掉谁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而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国家就站不住脚。”可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

 【原文】

 28·49问(1):使治国无食,民饿,弃礼义。礼义弃,信安所立?传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2)。”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今言“去食”信安得成?秋之时,战国饥饿,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口饥不食,不暇顾恩义也。夫父子之恩,信矣,饥饿弃信,以子为食。孔子教子贡去食存信,如何?夫去信存食,虽不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虽为信,信不立矣。

 【注释】

 (1)根据文意,疑“问”下夺一“曰”字。本篇文例可证。

 (2)引文参见《管子·牧民篇》。

 【译文】

 请问:假使治理国家没有粮食,老百姓饥饿,就会抛弃礼义。礼义被抛弃,信任怎么建立呢?传书上说:“粮仓充实了,老百姓才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了,老百姓才懂得荣辱。”礼让从富裕产生,争夺从贫因而来。如今说“去掉粮食”那么信任怎么建立呢?秋的时候,战各国发生饥荒,人们相互换孩子来吃,劈幵死人骨头来烧火,这是由于肚子饥饿没有吃的,无空来顾及什么恩义。父子的恩情,是最可靠的,由于饥饿这种信任被迫抛弃,用孩子来作为粮食。孔子教子贡放弃粮食保存信任,怎么行呢?放弃信任保存粮食,虽然不想得到信任,但信任会自然建立;放弃粮食保全信任,虽然想取得信任,但信任却无法建立。

 【原文】

 28·50子适卫,冉子仆(1)。子曰:“庶矣哉(2)!”曰:“既庶矣,又何加焉(3)?”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4)。”语冉子先富而后教之,教子贡去食而存信。食与富何别?信与教可异?二子殊教,所尚不同(5),孔子为国,意何定哉?

 【注释】

 (1)冉子:冉求(公元前522~前489年),字子有。秋时鲁国人。孔子学生。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宰。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3)加:施予。

 (4)以上参见《论语·子路》。

 (5)尚:这里是倡导的意思。

 【译文】

 孔子去卫国,冉求给他赶车。孔子说:“卫国人真多啊!”冉求问:“人已经很多了,还该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求又问:“他们已经富裕了,还该做些什么呢?”孔子回答:“教育他们”孔子告诉冉求先富裕起来而后教育老百姓,教导子贡是先抛弃粮食来保全信任。粮食和富裕有什么分别?信任与教育有什么不同?对两个学生的教导不一样,所倡导的内容也不同,孔子治理国家,其政治主张是根据什么来定的呢?

 【原文】

 28·51蘧伯玉使人于孔子(1)。孔子曰:“夫子何为乎(2)?”对曰:“夫子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3)!”非之也。说《论语》者曰:“非之者,非其代人谦也。”

 【注释】

 (1)蘧(q*渠)伯玉:名瑗。卫国大夫。孔子到卫国时曾在他家住过。

 (2)夫子:这里指蘧伯玉。

 (3)以上事参见《论语·宪问》。

 【译文】

 蘧伯玉派人去问候孔子。孔子说:“他老先生在干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先生想减少自己的过错但还没有做到。”使者告辞出去,孔子说:“有这样的使者!有这样的使者!”这是在责备使者。解释《论语》的人说:“孔子责备他,是责备使者代替主人表示谦虚。”

 【原文】

 28·52夫孔子之问使者曰“夫人何为”问所治为,非问行也。如孔子之问也,使者宜对曰“夫子为某事,治某政”今反言“寡其过而未能也”何以知其对不失指(1),孔子非之也?且实孔子何以非使者(2)?非其代人谦之乎(3),其非乎对失指也(4)?所非犹有一实(5),不明其守,而徒云“使乎,使乎”后世疑惑,不知使者所以为过。韩子曰(6):“书约则弟子辨(7)。”孔子之言“使乎”何其约也!

 【注释】

 (1)根据文意,疑“其”下夺一“非”字。下文“其非乎对失指也”可证。不:疑是衍文。下文“其非乎对失指也”可证。指:意思,意图。这里是原意的意思。

 (2)实:实在,究竟。

 (3)之:根据文意,疑是衍文。

 (4)根据文意,疑“其”上夺一“非”字。非乎:根据文意,疑是衍文。

 (5)实:事实。

 (6)韩子:即韩非

 (7)辨:通“辩”争辩。引文参见《韩非子·八说》。

 【译文】

 孔子问使者说“他老先生在干什么”问的是在政治上的所作所为,不是问他的行。按照孔子的问话,使者应该回答说“他老先生在干某件事,治理某项政务”如今使者反而说“他想减少自己过错还没有做到”那么,人们是凭什么知道使者回答得不符合孔子问话的原意,而孔子在责备他呢?再说,究竟孔子凭什么要责备使者呢?是责备他代替主人表示谦虚呢,还是责备他的回答不符合问话的原意呢?孔子所责备的总还要有一个具体的东西,不说清楚他的过错,而只说“有这样的的使者,有这样的的使者”这就使后人疑惑不解,不知道使者犯错误的原因。韩非子说:“书写得太简略就会使学生们发生争辩。”孔子说“使乎”是何等的简略啊!

 【原文】

 28·53或曰:“《秋》之义也(1),为贤者讳。蘧伯玉贤。故讳其使者。”夫知其子,视其友(2);知其君,视其所使(3)。伯玉不贤,故所使过也。《秋》之义,为贤者讳,亦贬纤介之恶。今不非而讳,“贬纤介”安所施哉?使孔子为伯玉讳,宜默而已,扬言曰“使乎,使乎”时人皆知孔子之非也(4)。出言如此,何益于讳?

 【注释】

 (1)义:意思。这里是原则的意思。

 (2)本句与下句“视其所使”对,故疑“友”上夺一“所”字。《说苑·杂言》引:“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可证。

 (3)参见《说苑·奉使》。

 (4)之非:疑“非之”之误倒。上文“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非之也。”又“何以知其非对失指,孔子非之也?”可证。

 【译文】

 有人说:“按照《秋》的原则,要替贤者隐瞒缺点。蘧伯玉是个贤者,所以孔子要替他的使者隐瞒缺点。”要想了解那个人的儿子,就看他所的朋友;要想了解那个君主,就看他所派的使者。蘧伯玉不贤,所以派的使者会有过错。《秋》的原则,要替贤者隐瞒缺点,也批评其极细微的过失。现在不责备而采取隐瞒的态度,那么“要批评极细微的过失”的原则应用在哪里呢?假使孔子要替伯玉隐瞒缺点,应该沉默,但却高声说“有这样的使者,有这样的使者”这样当时的人就都知道孔子在责备他了。像这样说话,对替别人隐瞒缺点有什么好处呢?

 【原文】

 28·54佛肸召(1),子往。子路不说,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2),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有是也(3)!不曰坚乎磨而不磷(4)?不曰白乎涅而不淄(5)?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也(6)?”

 【注释】

 (1)佛肸(b@x9必希):秋时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任中牟县(在今河南省鹤壁市西)县宰,公元前490年,赵简子攻打范氏,围中牟城,佛肸守城抗拒,曾招请孔子前往帮助。

 (2)畔:通“叛”

 (3)根据文意,疑“是”后夺一“言”字。《论语·货》:“子曰:‘然,有是言也。’”又下文有“而曰有是言者”可证。

 (4)磷(l@n吝):薄。

 (5)涅:一种黑色染料。这里是染黑的意思。淄:通“缁(9资)”黑色。

 (6)以上参见《论语·货》。

 【译文】

 佛肸招聘孔子,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说:“过去我听老师说:‘亲身做过坏事的人,君子是不去他那里的。’佛肸占据中牟反叛赵简子,你还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不错,我说过这话!但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匏瓜吗?怎么能挂着不吃东西呢?”

 【原文】

 28·55子路引孔子往时所言以非孔子也,往前孔子出此言,令弟子法而行之。子路引之以谏,孔子晓之,不曰前言戏,若非而不可行(1),而曰“有是言”者,审有,当行之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孔子言此言者,能解子路难乎?“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解之,宜“佛肸未为不善(2),尚犹可入”而曰“坚,磨而不磷;白,涅而不淄”如孔子之言,有坚白之行者可以入之,“君子”之行软而易污?何以独不入也!

 【注释】

 (1)若:或者。

 (2)本句语意不明,疑“宜”下一“曰”字。“宜曰”与下文“而曰”正反相承,可证。

 【译文】

 子路引用孔子过去说过的话来责怪孔子。从前孔子说这话,是想让学生效法实行。子路引用它来规劝,孔子是懂得的,但不说以前的话是幵玩笑,或者说它不对不能实行,而是说“有这话”确实有,应当实行。“不是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孔子说这话,能解答子路的责难吗?要为“亲身做坏事的人,君子不去他那里”这句话辩解,就应该说“佛肸没有做坏事,还是能去的”而却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按照孔子的说法,有“坚硬”、“洁白”行的人是可以去的,那么“君子”的行是软弱而容易受污染的吗?不然,凭什么唯独“君子”不能去呢!

 【原文】

 28·56孔子不饮盗泉之水(1),曾子不入胜母之闾(2),避恶去污,不以义辱名也(3)。盗泉、胜母有空名,而孔、曾之;佛肸有恶实,而子往。不饮盗泉是,则对佛肸非矣(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枉道食篡畔之禄(6),所谓“浮云”者非也?或权时行道也(7)?即权时行道,子路难之,当云“行道”不言“食”(8)。有权时以行道,无权时以求食。“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自比以匏瓜者,言人当仕而食禄。“我非匏瓜系而不食”非子路也。孔子之言,不解子路之难。子路难孔子,岂孔子不当仕也哉?当择善国而入之也。孔子自比匏瓜,孔子安食也?且孔子之言,何其鄙也!何彼士为食哉?君子不宜言也。匏瓜系而不食,亦系而不仕等也(9)。距子路可云(10):“吾岂匏瓜也哉,系而不仕也?”今吾“系而不食(11)”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人之仕也,主贪禄也,礼义之言,为行道也。犹人之娶也,主为也,礼义之言,为供亲也。仕而直言食,娶可直言乎?孔子之言,解情而无依违之意(12),不假义理之名,是则俗人,非君子也。儒者说孔子周应聘不济,闵道不行,失孔子情矣。

 【注释】

 (1)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据说孔子因为讨厌这个名字,经过此泉时宁可忍着口渴也不喝它的水。

 (2)胜母:巷名。闾(l+吕):里巷的大门。这里指里巷。曾子不入胜母之闾:按儒家思想,子女胜过父母是不孝,所以曾子不肯走进胜母巷。参见《淮南子·说山训》。

 (3)不以:根据文意,疑“以不”之误倒。

 (4)对:对着。这里是会面的意思。

 (5)引文参见《论语·述而》。

 (6)枉:歪曲。这里是背离的意思。

 (7)权时:权衡时宜,即随机应变的意思。

 (8)根据文意,“不”下夺一“当”字。上句说“当云”此说“不当云”反对,可证。

 (9)系:悬,挂。这里是闲着的意思。

 (10)距:通“拒”这里是反驳的意思。

 (11)吾:疑是隶书“言”字形近而误。上文言:“可云:。。系而不仕”与“今言系而不食”正反相承,可证。

 (12)依违:或依从或违背。指态度模棱两可,说话意思含混。

 【译文】

 孔子不喝盗泉水,曾子不进胜母巷,是为了避幵恶,远离污秽,由于这两个名字取得不合礼义,怕因此玷污了自己的名声。盗泉、胜母只有空名,孔子、曾子就以它为;佛肸有罪恶事实,而孔子却想去他那里。不喝盗泉水是对的,那么想见佛肸就不对了。孔子说过“不合道义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像浮云一样。”现在却要违背道义去享受篡权叛者的俸禄,难道是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说错了吗?或许是孔子随机应变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呢?即使是随机应变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子路责难他,就应该说“为了推行政治主张”而不该说“为了食俸禄”只有随机应变来推行政治主张,而没有随机应变来找饭吃的。“我难道是匏瓜!怎么能挂着不吃饭呢?”孔子用匏瓜自比,是说人应当做官食俸禄。说“我不是匏瓜,不能挂着不吃饭”这是反驳子路的。其实,孔子这话,幷不能解答子路的责难。子路责难孔子,哪里是说孔子不该做官呢?是说应该选择好的国家去做官。孔子自比匏瓜,是想到哪里找饭吃呢?再说,孔子这话,是何等卑鄙!怎么能说他自己做官是为了找饭吃呢?君子是不该说这种话的。匏瓜挂着不吃饭,也跟人闲着不做官一样。反驳子路可以说:“我难道是匏瓜,要挂着不做官?”现在却说“挂着不吃饭”那么孔子做官,不是为了推行政治主张,而只是为了找饭吃。人做官,主要是贪图俸禄,按礼义的话来说,是为了推行政治主张。就像人娶,主要是为了情,照礼义的说法,是为了供养双亲。做官直说是为了吃饭,娶能直说是为了情吗?孔子的话,说出了实情,没有模棱两可的意思,不借用礼义的名义来掩饰,这是个庸俗的人,而不个君子。儒者说孔子周游列国想接受聘请没有成功,担心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这违背了孔子的真情实意。

 【原文】

 28·57公山弗扰以费畔(1),召,子往。子路曰:“末如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4)?如用我,吾其为东周乎(5)!”为东周,行道也。公山、佛肸俱畔者,行道于公山,求食于佛肸,孔子之言无定趋也(6)。言无定趋,则行无常务矣(7)。周不用,岂独有以乎(8)?

 【注释】

 (1)公山弗扰:字子,又叫公山不狃(ni(扭)。秋时鲁国大夫季孙氏家臣,费邑宰。公元前502年,他与货共谋反叛季氏,失败后逃往齐国。

 (2)末:无,没有。如:往,到。

 (3)之:前一个“之”是语助词,后一个“之”作“往”讲。

 (4)徒:徒然。

 (5)以上事参见《论语·货》。

 (6)趋:趋向,方向。这里作准则讲。

 (7)务:追求,目标。

 (8)以:缘故,原因。

 【译文】

 公山弗扰在费邑反叛季氏,招聘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没有去的地方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孔子说:“招聘我去,难道是平白无故的吗?如果用我,我要在东方推行周朝的政治!”在东方推行周朝的政治,就是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公山、佛肸都是叛的人,在公山那里想推行政治主张,在佛肸那里只想找饭吃,孔子的话没有一定准则。说话没有一定准则,那么行为就会没有固定的目标。孔子周游列国不被重用,难道不是有原因的吗?

 【原文】

 28·58见之(1),不见;呼之仕,不仕,何其清也!公山、佛肸召之,往,何其浊也!公山不扰与虎俱畔,执季桓子(2),二人同恶(3),呼召礼等,独对公山,不见虎,岂公山尚可,虎不可乎?子路难公山之名(4),孔子宜解以尚及佛肸未甚恶之状也。

 【注释】

 (1)货:名虎,字货。秋时鲁国季孙氏家臣,掌握着季孙氏的家政。后来与公山弗扰共谋杀害季桓子,失败后逃往齐国。据《论语·货》记载: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肯去,就送给他一头小猪,迫使孔子回拜他。孔子故意选择货不在家时去回拜,在路上碰见了货。货招呼他,劝他出来做官,孔子当时表示愿意(但后来没有去)。

 (2)公山不扰:即公山弗扰。执:捉拿,逮捕。这里是拘,扣押的意思。季桓子:季孙斯,秋时鲁国大夫,掌握着鲁国大权。以上两事分别参见《左传·定公五年》、《左传·定公八年》。

 (3)同恶:疑“恶同”之误倒。下文“礼等”与之对文,可证。

 (4)名:章录杨校宋本作“召”可从。

 【译文】

 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想喊孔子做官,孔子不做,何等清高啊!公山、佛肸招聘孔子,孔子却想去,又何等污浊啊!公山弗扰和虎一起背叛季孙氏,囚了季桓子,两人罪恶一样,召请孔子的礼节相同,孔子只见公山,不见虎,难道公山还能合作,虎不能吗?那么子路反对公山的招聘,孔子就应该用公山比佛肸强,不太坏,来作辩解。  m.mHUaXs.Com
上章 论衡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