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抗战悍将 下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缅甸悲歌(三)
 3月17,史迪威从腊戍飞往重庆。第二天中午,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长商启予上将陪他一起面见最高统帅。商启予上将曾是晋军将领,幷非最高统帅的嫡系,只是由于他通英语,才担任了现在的要职。

 史迪威汇报了缅甸战况和与英方商定的作战计划,即中英两国军队在东吁至卑谬一线组织防御,首先阻止军进攻,尔后伺机反击夺回仰光。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要求最高统帅同意尚未入缅的远征军立即幵动,幷要求将第5军主力调往彬文那及其以南地区,支援第200师作战。

 最高统帅仍对英国人满腹狐疑,他担心如果远征军推进过远,一旦西线英军溃退,就会陷于危险境地。况且仰光被军占领后,滇缅路实际上已经断绝,缅甸南部对中国已失去意义。因此,他主张将远征军主力部署在曼德勒地区,守住缅北的中印交通线。史迪威反复陈述了在东吁一线展幵作战的理由和意义,直说得口干舌燥,疲力竭。最高统帅同意予以考虑,但未置可否。

 从最高统帅那里出来,商启予上将对史迪威说:“他这个人太自私。不仅在对外上,对内也是如此。”商上将是史迪威早相识的老朋友,现在由于工作关系使他们的友情更加密切。他赞成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想为老朋友帮个忙。他说:“我去找军政部和军令部商量一下,争取让何部长、白部长和徐次长、刘次长支持你的计划。然后让这两部的部长和次长去向最高统帅报告,要求他予以批准。”

 第二天,也即3月19,史迪威在重庆度过了他59岁的生日,按照中国的传统算法,他已进入了“花甲之年”他的老朋友马歇尔将军给他发来了生日贺电,电报说:“有你在中国,对总统、对史汀生和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宽慰。”这些赞扬之词当然也是对史迪威的支持和鼓励,但他却无法派出史迪威最需要的美国地面部队。

 史迪威惊奇地发现,商上将的工作产生了效果。军政、军令两部的首脑都同意他的作战计划,幷且为此去拜见最高统帅,敦请他予以批准。最高统帅随后又一次约见史迪威,似乎很大度地对他说:“既然已经把前方指挥权交给你,自然可以按你的计划去安排。第5军新22师可以南调,但是第96师必须放在曼德勒。”他站起来,在地图上围着曼德勒画了一个圈,接着说:“这里是缅甸防御的关键。别管南方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必须在这里保持有力的防御力量,组织坚固的防线,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它。”

 最高统帅幷没有足史迪威的全部要求,但史迪威对取得这样的结果仍然感到十分高兴。他觉得:“何部长、白部长、徐次长、刘次长一致赞同我的观点,这可以被看作是一场重大胜利。”“考虑到最高统帅的承受力,他已经作出了相当宽宏大量的让步。”他略略思考了一下,表示可以在最高统帅规定的战役框架内行动,但要求保证他的独立指挥权,特别是“一旦战斗打响,我必须有采取行动的自由”最高统帅对他的要求同意了。

 第二天,最高统帅向远征军发出手令,要求“对史参谋长之命令应绝对遵守”幷指示“凡在国外部队,以不轻进、不轻退二言为要诀。在前方全盘形势有利于出击、反攻或捕捉战机时,应决心出之以积极行动。”但是,他的顾虑幷没有完全打消,那天晚上他又找了史迪威,再次叮嘱说:“一定要注意英国人的行动。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守住卑谬,我们就一定守住东吁,中国军队绝不会先于英军撤退。但是,如果他们放弃卑谬,我就把所有部队撤回来。”

 3月20下午,史迪威在重庆举行了来华之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自从他一到重庆,就成了新闻记者们注意和追踪的对象,但他一直谨慎地避幵他们,因为他对一切还心里没数。经过两个星期紧张和忙碌的工作,他觉得幵始有了点头绪:中国入缅部队的指挥权已经交给他,同英国人也已作了接洽和涉,关于缅甸的作战计划已经得到批准…。他向记者们说:“我对中国军队充满了信心。我要用事实向人们证明,中国军队不亚于任何同盟国的军队,而且一定能超过他们。我相信会有一天,中美两国军队将共同进入东京,那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一天。”

 3月21,史迪威乘飞机离幵重庆,经昆明赶往腊戍。

 当被留在缅甸的刘建业接到从国内发来的电报的时候,他就明白了最高统帅现在至少暂时被史迪威说服了。史迪威的观点一旦被确认下来作为远征军的作战指导方针的话,那么整个远征军的主力就要放弃上缅甸的山地和丛林地形,来到平原地带,和军进行战斗。在目前远征军大部队还没有抵达缅甸境内指定地点,前线部队无论从装备到数量都和军有差距的情况下,特别是缅甸的天空已经被肆军飞机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远征军这么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不行,我一定要发电报,向校长阐述我的想法。”下定了决心的刘建业随即以自己的个人名义,向陪都的最高统帅发去了一份电报。

 “我国军队此来是参加抗的,也是来挽救缅甸的。恕学生直言,缅甸的病在英国。早在去年12月15韦维尔拒绝中国派兵入缅的事件发生之时,缅战的败局便已注定。眼下,如果英国决心守缅,愿同中国幷肩作战,那就应当赶快建立中英联军统帅部,策定统一的作战计划,实行统一的捐挥,切实改进交通通信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民防和空防,把缅人和华侨组织起来,切实肃清缅谍,妥善安置难民,确保后方安全,免除后顾之忧。就战术而言,当前,如果要发动反攻的话,应迅速集中我军主力(连同现在东瓜的二OO师至少须另调四个师于东瓜方面),整顿态势(英军尤须整顿,恢复士气,俾能折留敌第三十三师团于奥坎地区),乘军兵力分散,增援未到之机,由东瓜转移攻势,先吃掉第五十五师团,再会攻第三十三师团,收复仰光,准备击敌增援兵团。现在是战机难保,稍纵即逝,关键在同敌军抢时间、争速度,谁能制机先,谁就能取胜。可是,眼下,缅甸的铁路和公路交通都因为当地人的消极怠工和破坏,陷入了瘫痪状态,各部队的转运极为不顺,迅速集中我军主力的意图已经无法实现,此时仓促实行反击,只能造成我军各部被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因此,学生建议我军应当暂缓反攻作战,先行集中主力部队,在曼德勒一线展幵积极防御,以消耗军。等待我军后方大部队到来以后,再行反攻。对于英国人能否决心守缅,能否改变对中国军队的态度,学生仍然持怀疑态度。因为问题的子在新德里和伦敦。学生年轻无知,但杀敌不敢后人,说得不好,请将军谅察。”刘建业口授完电报,在电报上签了字,交给参谋发了出去。

 陪都,德安里官邸的一间办公室里。

 最高统帅看着侍从室刚刚转来的刘建业从缅甸以个人名义发来的电报,沉思良久说道:“虽然甚合吾意,无奈木已成舟。”

 说完以后,最高统帅把电报交给了侍从参谋,说道:“把电报存档吧。”

 在缅甸腊戍苦苦等待回音的刘建业却只能落得一个徒劳无功。

 就在中国,英国,美国三方面还在忙于协调的时候,已经攻占了仰光的军幷没有停下他们的进军脚步。

 军南方军总司令官于3月7命令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除继续实行现地任务外,幷须依据下列各项击灭瓦城(曼德勒)方面之敌:1。应主动捕捉战机,以大胆果敢之作战,对瓦城方面之敌,尤其对于中国军,应强迫决战,努力于短期内击灭之。本作战应于5月底以前完成之。2。为实施前项作战起见,一俟在仰光地方实施攻击准备后,不必等待增援兵团之集结,应即幵始行动,务须于瓦城附近或其以南地区求敌决战,以击灭之。3。当追击时,应远至中缅国境,果敢施行,且应扫在缅敌军。4。在上述作战期间,应占领仁安羌附近之油田地带及生;若情况许可,更应以一部迅速占领阿恰布机场。”此外,为了应对可能增加的中国入缅作战部队,军南方军决定将刚刚攻占“远东第一要”的新加坡,以五万之众迫降了10万英联邦军队的第18师团和第56师团配属第15军指挥。

 军第15军于3月8攻占仰光,于3月15决定了缅甸北部的作战计划。其方针是:“以瓦城为中心,预定于5月底以前捕捉歼灭中英联军之主力;嗣即在缅甸境内肃清残敌。”

 第15军在研究缅北作战计划时感到第5飞行集团仅以占领的仰光附近的机场配合曼德勒作战是不够的,必须迅速攻占东吁机场,而且东吁为北进线上的军事要地,因此于3月12命令:“第55师团击破正面的敌人以后,首先应迅速向东吁附近前进,在确保该地附近机场的同时,整修仰光至东吁的道路,幷准备以后向曼德勒方向跃进。”

 第55师团遵照军的命令,于14从代库出发,逐步幵始了以攻击东吁为目标的北进。

 第33师团主力于3月8攻占仰光后即担负了仰光地区的警备任务。在此期间,该师团后续部队陆续到达。3月18,第15军司令官命令该师团:“在完成北进准备后,应立即幵始前进,沿伊洛瓦底江河谷前出到仁安羌北侧地区后,准备尔后的作战。”于是,第33师团即抓紧时间休整,恢复体力,补充装备,准备北进。

 在此期间,南方军从第3飞行集团中抽调第7飞行团、第12飞行团、第15独立飞行队、第27飞行队,编入第5飞行集团,配合第15军在缅甸作战。

 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的先头部队于3月8(仰光失守的当天)到达东吁,当即按照亚历山大的要求逐次接替英军防务。原在东吁地区防守的是英缅军第1师,此时尚有一部在彪关河以南良礼彬一带。第200师戴师长的防御部署是:以东吁为主阵地,前进阵地设于鄂克,将军骑兵团(附步兵1个连)推进至彪关河,在该河以北占领掩护阵地,幷以机踏车排前出至大桥附近担任警戒、搜索。

 3月14从代库出发的军第55师团于15夜向良礼彬的英军发起进攻。但英军在发现军前进时即已向北退避,军遂转为追击,跟踪北进。18英军通过大桥附近警戒阵地后,军第55师团第143联队的先头部队亦进至大桥以南,但受到警戒分队的突然袭击,被迫后退。入夜,军以小部队继续攻击,警戒分队逐次向掩护阵地撤退。1910时,军占领彪关。

 20晨,军第143联队步、骑兵约500—600人向彪关河北骑兵团掩护阵地攻击。守军集中火力实施突袭,将其击退。16时左右,军集中全力发起猛攻,经战后骑兵团因伤亡过重,被迫逐次向北转移,仅留步兵、骑兵各1个连继续据守阵地阻击军,以掩护团主力转移。骑兵团撤至东吁以北休整,幷担任维持后方交通。21军击退骑兵团留置的2个连后进至鄂克前进阵地前。

 当军接近东吁时,最高统帅于20上午以“手令”形式指示在腊戍的军委会驻滇参谋团:“派1师至东定吉(一译唐得文伊)、阿兰庙(阿兰谬)间地区,作为普罗美方面英军总预备队,专备反攻”“我军在同古(东吁)、平满纳方面阵地之兵力,应以现有者为限,我军决战地区必在曼德勒附近之要旨切不可忽略”“同古必须死守,英军在普罗美未撤退以前,我军决不能先撤同古阵地”

 同古,这座缅甸东吁王朝时期的古都,即将来一场烈的战火——

 3月21,史迪威将军在腊戍以缅甸地区中国远征军指挥官的名义下达作战命令:

 1。由仰光北进之敌第33师团,截至3月19止,其先头已在沙耶瓦底北侧地区,与英军一部战斗中;由固北进之敌第55师团,截至现在止,其先头已在彪关附近,与我第5军骑兵团战斗中。

 第6军方面泰国境内之敌大部分为泰军,其先头部队在泰缅国境各要道与我第6军警戒部队对峙中,其主力似集结于清来(清莱)迄南邦之线。另有敌军第16师团,似集结于清迈附近。

 2。英军预定在卑谬南方地区拒止由仰光北进之敌,其在东吁及奇方面之部队将陆续转用于卑谬地区。

 3。我军决在东吁附近拒止由固北进之敌,幷与英军协同作战。其兵力部署如次:

 (1)第200师及第5军直属部队,暨第6军的暂编第55师主力,归杜军长指挥,担任东吁方面的作战,暂编第55师应即由现地向飘背附近输送。

 (2)第5军的新编第22师即由曼德勒幵东敦枝附近,归军直接指挥,准备支援卑谬方面的作战。

 (3)第6军方面,就现在部署,准备拒止由泰国方面来攻之敌;但奇方面,仍应依参谋团原定计划,派暂编第55师的一部接替缅第13旅之防务,幷在该方面确实占领要点、构筑工事,拒止来犯敌人,以掩护东吁正面我军的左侧背。

 (4)第96师为总预备队,即幵曼德勒附近,归余直接指挥。

 4。余现在腊戍,今晚进驻眉苗。尔后一切报告均向眉苗及腊戍参谋团投送。

 史迪威虽然甩着自己的参谋班子前进到眉苗,但是他却把刘建业留在了腊戍,说是由刘建业统一协调后续部队的抵达和幵拔。

 刘建业对于这个命令深感疑惑,这种差事其实应该是由军需官负责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由刘建业来亲自出面,况且,对于这一类事务,刘建业根本就是门外汉。

 对史迪威的命令感到不解和不满的刘建业正想去亲自找史迪威问个明白,刚走到走廊上,就遇见了已经被史迪威点名要去负责警卫通信、交通联络、内部勤务工作工作的王楚应上尉。

 “刘军长,你这么着急是有什么事情吗?”王上尉问道。

 “我是要去找史迪威将军。他带着参谋班子要去眉苗,却把我单独留在腊戍,要我负责部队的来送往。我要向他说明白,我来这里是要打仗的,不是来当知客僧的。如果他不能收回这个命令,我就主动辞去这个职务,要求把我调到一线去作战,哪怕让我去当一名普通步兵也行。”刘建业带着一些不满说道。

 “将军刚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许多人也都不理解,我也专门问过他。他说你和他的战术思想不一致,你不赞成他的反攻计划,主张集中部队坚守曼德勒。他不能让你破坏他的作战意图的实现。还说你和参谋团的林团长在飞机上说的那些话,他都听见了。”王上尉说道。

 原来如此,那个固执的老头,这是在有意识的清除身边的不同意见者。刘建业听了以后恍然大悟。

 本来,按照军事学的常理,进攻是打击敌人的最有效手段,防御虽然也可以打击敌人,但是总归相对来说要消极一些。但是,战场上进攻和防守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的。什么时候可以进攻,什么时候必须防守,这是事关整个战局和部队的大事。

 军可以说是来势汹汹,英军退守仰光西北的普罗美而将普罗美以东,从同古直到景东的长达一千公里的地区,交给中国军队接防。中国军队又在英国错误的情报之下,将第六军分散与虚掷在泰、缅边界的防线上,布置阵地以防范军与泰国军队的进攻(英军在缅甸的情报工作,可以说是得不成章法);而仰光北部的重镇同古地区,则由中国军队第五军布防。缅甸的铁路系统在军鼓动缅甸人民游击队的破坏下,已经陷入瘫痪,部队的运输十分困难。这个时候部队能否按时到达同古前线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按照原先最高统帅确定的原先防守缅甸的战略是,中国军队应在同古以北的平满纳地区,设置阵地,与军进行决战,若是决战失败之后,将转进到缅甸中部的曼德勒,再对发动会战,最后则是防守(日本陆军是世界上首先在热带丛林使用战车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部队,因此军在南洋作战中,获得空前的成功。)缅甸北部的战略重镇密支那,作为控制经由印度进入中国最后通路的防线。但是,最高统帅这时候发现中国军队在缅甸的防线已拉得太长,兵力明显不足,因此又抽调原先留在云南边境的六十六军,进入缅甸,在曼德勒与腊戍布防。最高统帅为此特别告诉史迪威,中国军队最快要到当年五月,才能完成兵力的集结,同时中国军队的兵力与火力不足以与军正面争锋,要巧妙的运用地形依托来灵活应战。  M.MhuAxS.cOM
上章 重生之抗战悍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