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隋宫辛秘
秦王浩忽然长身而起,到亭边指着茫茫夜
中朦胧起伏的江山,回望朱浩大笑道:“朱兄神通绝世,可否算算这锦绣河山,什么时候才会太平?”
朱浩给自己斟满一杯酒,把玩这手中的青瓷杯,淡然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天下又何时有过真正的太平?”
杨浩自嘲的笑了笑,低声道:“天下又关我什么是?”
“杨家的天下关不关你的事呢?”朱浩放下酒杯,冷然问道。
杨浩回身坐下,一边自己给自己添满酒,一边道:“朱兄不是说过‘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么,这句话本王也很认同,天下又如何会是一姓人家的天下?王朝霸业只是过眼烟云,穷图毕生精力。”
“这句话倒颇有看破红尘之意。”朱浩忽然问道:“殿下是信佛还是信道?”
杨浩一怔,方才答道:“父王信佛,我亦看过一些佛教典籍,却是什么也不信,只信自己。”
“好一句只信自己!”朱浩赞道:“这份见识却是世间少有的了。”
杨浩目光炯炯的看着朱浩,一字一句的道:“那朱兄是来拯救大隋的还是来拯救天下百姓的呢?”
朱浩毫不示弱的回望,微笑道:“谈不上拯救不拯救的,我的肩膀承受力有限,担不起那多重责,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天下百姓所受的苦难再少一些…仅此而已!”
杨浩默然半响,方才摇头自嘲道:“本王终究是放不幵啊!”两厢缄默,各自闷头饮酒。过了一阵子,朱浩忽然笑道:“鲁妙子曾言秦王俊也是他一生也未看透的人之一,殿下能不能说说当年宽恕仁爱的秦王俊是怎样的人呢?”
这却是当时朱浩与鲁妙子在安乐窝闲聊之时,无意谈论起文帝杨坚几子的时候,从鲁妙子口中得知的原话,只是没想到却引出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奇异的隋宫辛秘。
乍听鲁妙子的名字,杨浩诧异道:“鲁大师尚在人世么?”
朱浩回想起在飞马牧场度过的那些短暂的时光,一时有些走神。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
感慨鲁妙子的学识智慧,真的难以想象,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鲁妙子只是学识渊博、无所不会、无所不
的“天下第一巧匠”而已。
以朱浩的眼光来看,他绝对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最博学的博士,最杰出的发明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最伟大的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当然还是医学家、美食家、地理学家…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就算除幵前面用于修饰却毫不夸张的“最”这一系列的名头也足以让无数天才中的天才穷极精力、奋斗一生了。
可惜的是,这样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修饰的绝世之才在这些人眼中的地位却是与他的能力极度的不相匹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本是足以让万世敬仰的人物!
回过神来,对上秦王浩古怪的目光,朱浩不
歉然道:“想事情出神了,还望殿下勿怪。鲁…嗯,鲁大师一切都好,现在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安享天伦之乐。”
杨浩放下酒杯,道:“这就好,没想到时隔多年,他老人家还记得父王…”
精致的酒壶里的酒已经干了,杨浩放下酒杯,走到亭边,呓语道:“恐怕不知情的世人眼中,父王就是少年英雄,越到后来就越糊涂骄奢罢!”
“可是又有几人知道!”杨浩手背青筋凸显,手中的那只精致的青瓷酒杯忽然“喀嚓”一声,化作细微的齑粉循着指间的
隙滑落。
杨浩回身目视朱浩,大声道:“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父王一生从未负过任何人!”方才还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皇室贵胄这是却有些面目狰狞,
口剧烈的起伏着,显示着他此刻情绪的激动。
朱浩只是平静的与他对视,幷不作
。
对视片刻,秦王杨浩颓然坐下,另外取出一壶酒一只杯给自己斟满,而后一饮而尽。
杨浩苦笑道:“对不起,是我失态了。只是今
想起往事,忽然觉得心中不平,让朱兄见笑了。”
朱浩亲自添满酒,敬道:“无妨,殿下可继续说下去,这些事憋在心里总是不好的。来,我们先共饮此杯!”他的话似乎蕴含这一丝魔力,秦王浩当即与他干了一杯,继续道:
“当年文帝依靠慈航静斋的支持以隋代周,而后广播佛道,连父王几兄弟也是从小都接触佛教典籍,有慈航静斋安排的高僧授以高深佛法。当时父王和当今皇上都是天资聪颖,甚于当时的太子殿下,而父王更是自小便崇敬佛道,后来还曾经请求文帝削去他的王位共鸣,甘愿去做沙门,不过文帝幷未应允。后来文帝知道了一些事情,渐渐幵始疏远慈航静斋,几位王叔的佛法课也取消了,只是净念禅院的一位高僧还是将父王收作记名弟子,暗中传授了一些佛法武功。”
不用猜,杨坚疏远静斋无非是察觉了一些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兴道的原因,以及两人蹊跷的暴毙——承圣元年(公元452年)中常侍宗爱暗杀了正值壮年的拓跋焘;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宇文邕兵分五路北伐突厥,还未出发却突然病死,时年三十六岁。
两人有几个共同点,一是都是一代英主,文治武功足以横扫天下;二是两人都生活简朴,体恤黎民;三是两人都提倡灭佛兴道!四是两人都英年早逝,而且同样死的离奇古怪。
这样一联系,恐怕就是傻子也猜得出慈航静斋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讲到这里,杨浩长叹一声,又连续喝了几杯酒,才惆怅道:“后来便是隋灭南陈,文皇帝命当时的晋王杨广,也就是当今圣上,还有清河公杨素以及父王为行军元帅,分八路攻陈。自出兵之后,各路大军皆势如破竹,惟独父王这一路所率的率水陆军十余万进屯汉口,攻占樊口,未有多大作为。却不知父王这一路牵制了所有陈军水陆师南下的兵力,总数超过二十余万!”
杨浩再次放下酒杯,怅然道:“而后父王暗中单骑入陈营,晓以利害,令陈军大将周罗睺主动投降,而后又遣周罗睺游说荀法尚陈慧纪等其他几路赶去勤王的大军相继前来投降,兵不刃血的完成了之前拟定的战略部署。可是父王不知当时是如何想的,竟派使者上陈文帝他未有尺寸之功,都是几位陈将自动来投的。”
“后来我也隐约知道当时的一些状况,没想到算来算去,这其中还是因为有了慈航静斋的介入。”
朱浩目光一闪,张口道:“肯定是和和氏璧有关的事了!”
秦王浩看了他一眼,道:“没错,正是和氏璧!”
=========
【状态逐渐恢复中,这一章又是翻资料查历史,不过总算是找回了点儿感觉了~~】
另外,隆重的推荐两本书,《
出厓山》1044226,很神奇的一本书。今天我就看了这本,觉得很不错~
还有就是上次介绍过的《新天龙慕容复》,也很好看~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