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陵建设
在此之后,大量徐州百姓开始南下淮安,而文聘亦帅大军坐镇淮安,在淮安和广陵安置不下后,数十万百姓经白马湖从水路一路南下到曲阿。
刘协正式改建业为金陵,并在建业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向西重新规划金陵城的建设,他按照唐朝长安的布置模式,起草了金陵城的建设图,以秦淮河为西界,离长江百里划出北界,距离建业城十余里。
城市东西长宽各三十里,城墙高五丈六尺,底宽十步,城内以棋盘格局进行规划,东西横贯三条阔路,南北纵穿四条阔路,每路可同行十辆马车,此外另有细路百余条,内分一百零八坊。
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水塔和下水道两大城市供水、排水体系,方便官员对用水卫生情况进行控制。
在刘协的规划中,金陵建设完全之后,还会有第二次扩建,届时将会把老的建业城融入其中,成为整个大汉最大的城市。
此时的楚地早已经在刘协的安排下掌握了煤石烧青砖的工艺,只是这种青砖较后世大了几倍,主要用于城墙建设,如今的宛城、襄
、汝南和淮安正在用这种青砖进行改建,而金陵城所用的城砖正是这种。徐州南下的百姓以工代赈,参与金陵城的建设。
金陵城的建设规划一出来,张昭就第一个站出来阻止,他认为工程过大,几乎相当于重建一个洛
,此时正是中原耗战之时,不宜广兴土木。
刘协与众臣道:“治略台同时要应付中原战事,一次
拿出这么多钱可能困难,那么此次出资可以由襄
银庄按年率百分之二出贷,治略台分十五年还清,城墙建设和城内配套建筑可以按价划给商人,由商人垫付资金先建,治略台验收合格后在拨掉款项,此次金陵城的建设最首要的任务是成立两到三家商社,专门用来承接这样的土木工程,以后建设这样的城市或者海港都要首先挑选这些商社,不要再由朝廷出面组织百姓大兴土木。”
张昭道:“那这样一来,必然有很多钱
入商人手中!”
刘协微微颔首,道:“该支持下商人就支持下,不仅是城建,以后的军备物资生产、水渠建设,江湖防治的施工都可以给商人来做,只是治略台要监督好就可以了,当然也不是什么商人都可以做,商人下面有没有雇用擅长这方面工程的人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工程,有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前期的施工,这些都是问题,治略台的钱不要先拨出去,等他做完之后,合格就给钱,不合格就让他重建,如果偷工减料直接可以定罪,要在律法中增加这些内容,要告诉那些商人,朝廷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张昭觉得如此一来,治略台的经济压力减缓许多,同时还可以安定北方的
民,便不再反对,回去仔细安排各项事宜。
刘协从水路南下江东,到实地观察金陵城的选址,又在建业城中选好江南学府的地址,亲自在江东征募大名学士,令诸葛玄承担江南学府的筹建工作,定在明年
正式开学。
几
后,刘协动身前往江东船社巡查新船的试造工作,新船的试制是由江东最富盛名的船工朱墨承担,他本来是朱家的仆役,因为精通造船,屡次造出令甘宁等海营大将惊讶的六层楼船,刘协亲自为他取了表字驰海,并提升为军备台的良匠,享受军备台的津贴。
新船的草图还是刘协上次和马钧画的那种楼船,只是江东船社将楼船的体积扩大,比刘协最初规划的要大三成,可容纳水兵四百余人,带足粮食淡水储备,可无需任何补给在海上行驶三十
,这样便更适合在海上行驶,也是为了
足刘协与三韩通商的要求。
为了节省空间,在海楼船内部采用了刘协设计高低
,与海楼船配套的可长期存储的水果、蔬菜也由军备台考虑。
由于荆州船社由马钧试制中的新船和江东船社的新船所用的图纸雷同,为了方便区别,荆州船社所试制的被刘协定名为荆山级海楼船,而江东船社所试制的被称为嵩山级海楼船。
此时,刘协到了江东之后,徐庶将军务暂时由文聘代管,带几名护卫南下拜见,两人此时已是多时不见,大摆宴席,同时宴请了江东群豪和各大家族。
在宴席中,刘协还看到了江东诸豪门既定的接班人,其中就有陆家的陆逊和大将凌
之子凌统,陆逊此时已经十一岁,聪明伶俐颇讨众人喜爱,徐庶道:“如此聪慧,礼当送到我师门下才是,既然殿下在此,正可推荐此子到水镜学府读书啊!”刘协微微点头,道:“既是陆家之后,又如此聪慧,自然可送到我师门下。”
陆绩等人大喜,他们都知道能与楚王同出一师,便可如徐庶一般,
后必能得到楚王重用,陆绩马上领着陆逊谢恩。
刘协则乘此次宴会,江东群豪之后大多在场,便让张昭安排这些
后江东诸大豪门的掌族之人到襄
学府和襄
军院读书,其中有孙坚的次子孙权和三子孙翎,孙坚之侄孙瑜,朱治之子朱然以及其他豪门长子,总计十六人。只有凌统才四岁,张昭不方便安排,刘协也不太好意思让这个一个小鬼远离父母身边,凌统却很聪明,见其他小孩子都有学府安排读书,自己便硬要去襄
学府,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刘协劝慰道:“待你过了八岁,便去襄
军府,
后随你父亲征战四海!”
凌统还不满意,小孩子脾气上来了,跟着众人大闹,急得凌
恨不得马上
他小
股,见刘协一脸笑意,心中才宽慰几分,好生安慰凌统,才让他作罢。
宴会过半,陈群便匆忙走了进来对刘协耳语道:“曹
功破沛城,全城三十万百姓无一幸免,悉数被屠!”
M.m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