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献帝新传 下章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九章 廉政之刃
 廉政之刃

 经过军机一处和廉政司五年的仔细清查,累计在案有实际证据证明涉嫌贪污失职的有三千七百多名员,几乎占朝廷各级官员的三层。

 刘协一直悄然累积这些证据,他要的就是要一次的大风暴处理,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的大风暴,虽然对朝廷的公信力和日常事务处理能力有所影响,但只要有这样一次大风暴,足可让大汉在十年之内不用担心贪污的事情。

 一个个的处理容易让这些人产生侥幸心理,只有大面积的处理,才会让他们害怕,彻底的害怕。

 很多时候,刘协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是一个不断统一和分裂的国家,不断地发生农民起义,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说儒家是中国能够不断实现统一的保证,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根本保证,刘协不这样认为,长久以来,中华民族文化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儒生手中,这是无可否认的问题,正所谓十官九贪,但人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中国的另一个背景色彩----十官九儒。

 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各个朝代总是上演着一幕幕独特而又相同的戏剧,从上一个帝国结束时的暴政开始,新的帝王就会诞生,然后就是战争,在战争中国力消耗殆尽,新帝王开始励图治,几代之后新的朝代又走向一个巅峰,然后又出现无能的帝王。在无能地帝王之后就会涌现几位无德暴政的帝王,并为下一位新帝王的诞生上演一幕幕暴政寡德,甚至是毫无廉的喜剧。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这样一个俗语----成者王侯败者寇。

 自古以来,尤其到了汉代之后。掌握中华历史话语权的人,永远都是儒生,这样庞大地思想集团总是能一次次掌握话语权。

 恒、灵两帝真的无德吗?在刘协看来,他们只能算是无能。他们自己挥霍掉的钱财相比大汉当时的财税根本就是九牛一,那么到底是谁将大汉地财税都挥霍一空的呢?

 有人说是十常侍,是的,十常侍也贪污挥霍了很多,但他们十个人就能把一个庞大的东汉帝国销毁吗?

 真正的答案就是那些各地郡县无以数计的县令、太守们,以及形形各级大汉的官员,东汉的毁灭就毁在这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手上。

 这些官僚集团又是谁呢,答案就是两个字----儒生。

 以此为例,可以发现中华历史中那些所谓毁于帝王无德的朝代,实际上都是毁于以儒生为主体地官僚文人集团。那一位位被儒生们描述成贪婪暴政,寡德昏庸的帝王,只是这个官僚文人集团的替罪羊。

 这些官僚文人集团就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庞大的利益集团,无论历史如何变化,朝代如何跌更,他们的利益都不会变,吃垮了上一个朝代,还可以去吃下一个朝代,而且文明的载体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可以随意更改历史,只要为上一代帝王扣上昏庸贪的罪责就可以完全掩盖他们的罪过。

 这些官僚文人集团在描述孝灵皇帝的时候,说他让后宫地女子都不穿内褥,随时可以荒,可就没有人考虑过一个基本事实吗,以孝灵皇帝那种单薄的身体能够在宫中四处吗,他最后的五年时光可都是在榻上度过的。

 孝灵皇帝是,但那些中盛时代的帝王就不吗,历代的开国皇帝就不了吗?

 儒生这样一个官僚文人集团到底有多么厉害。在今天的大汉帝国仍然可以看出来,三成的官员涉及贪污腐败,这是能够追查,有比较确凿的数据可以证实地,很多小贪小贿的官员是无法追查的。

 确切的说,即使是今天如此严明的大汉帝国。他也仍然是一个腐败的温

 中华文明地贪官污吏就像田中地韭菜一般。割了一茬还有一茬重新生长期来,那是因为所有的人都一样。

 华夏十五年九月二十。这一天或许可以写进行中华文明历史之中,在这一天,刘协以大汉皇帝身份,正式昭告天下严查贪官污吏,颁布比原《军政法》更加严格地《大汉帝国军政法》,

 在六天之后,中央皇庭告示天下,累计清查出三千三百七十二名朝廷各级官员,对于以中央治略府形成一次严厉的冲击。

 各地百姓纷纷要求严惩这些贪官,同时要求荀等三治略公下台,刘协马上公布程秉处罚结果,调崔浩回到中央治略府,担任新吏部尚书,但同时也将中央治略府主要的官员审判权利剥夺,由督政院进行公开审判,按新律,三千三百七十二名朝廷罪官中,有八十一人贪污受贿超过百万钱,犯一等重罪,直接判处绞刑,三百二十四人犯二等重罪,按军政官员犯法,罪加一等,以一等重罪处以绞刑,中央吏部尚书程秉、中央农部尚书许汾、中央吏部参事奉宫、扬州治略参事黄远、扬州治略参事杨晓、荆州治略总督蒯良,荆州治略参事董辰等三十二位高层官员革去侯爵,以爵位顶罪,发配西域伊犁牧场和兴州乌苏里江牧场,其族同宗成员三十年内不得出任朝廷各级官员,各自家族降两级功勋。

 有四百二十一犯三等重罪,两百一十二人处理终身监,余者皆发配边疆,各自家族降一级功勋,督政院向大汉皇帝申请对以上八百二十六人申请家庭财产充公,大汉皇帝刘协亲笔批准同意。有一千六百人贪污达三十万钱,为大罪。一律判充军九年,各自家族降半级功勋,革除各自爵位。

 九百四十六贪污达十万钱,为小罪,其中三百六十人罪加一等等同大罪。判监三年,革除各自爵位,各自家族降半级功勋,五百八十六人仍归属小罪。革职,有爵位者各降一级,新爵者取消爵位,各人家庭半数财产充公。

 虽然处理的人很多,但并没有动摇朝廷地根基,在中央朝廷任职的家族,荀家、将家都提前将家族中有责任的子弟了出来,至于蒯良,那是他自己自找的,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有想到军机一处一直盯着这些在各大商社任国商的家族。

 但三层地官员突然离职查办,还是引发了大规模的震动,虽然朝野上下都要求荀引咎辞职,荀自己也正式提出辞呈,刘协还是保住他,给他三年时间收拾残局,三年后由诸葛瑾上任。

 刘协非常清楚,让那三千人离开是一个大破坏的行为,只有荀才有能力在慢慢恢复过来。只要他还在,中央朝廷和各级治略台都还能正常运作下去。

 搞破坏容易,想要恢复就非常难了。必须保证上层的稳定就是刘协这一次大规模清查革职行动地基础,同时他也亲自下令行使大汉皇帝豁免权利,将荀家两位子弟的贪污事宜革除掉,暂不问罪,只是让他们两人自行引退。

 在清查完朝廷之后,刘协再次清查商社,但这一次清查的力度就要小很多。只有六百二十余人被处刑,部分罪责较小的,刘协只是让廉政司给与警告处理。

 在完成代号为廉政之刃的廉政系列行动之后,刘协再次以大汉皇帝和道教教主身份昭告天下,凡大汉子民必须信仰道教,尊三尊为至高神。以太极八卦图指环为道教信徒必备信物。

 仿效罗马教廷和大汉政权机构模式。改革道教教廷,设立宣道院、内道院和天道修士堂、天道武士堂。

 道教教主佩戴和田白玉龙凤宝石太极八卦指环。大道师和龙信徒佩戴白银青龙太极八卦指环,道师和虎信徒佩戴紫铜赤虎太极八卦指环,道士和善信徒佩戴青铜太极八卦指环,普通信徒佩戴铁太极八卦指环,凡白银青龙太极八卦指环只能由道教教主赏封。

 刘协首先为荀、徐庶、胡昭、蒋琬、周瑜、孙坚、荀攸、赵云、曹等十六人送去白银玄武太极八卦指环,封他们为龙信徒,马超、孙策、陆逊、魏延等一百二十一人封赏虎信徒,赐紫铜赤虎太极八卦指环。

 荀等人就算不信道教,也是必须佩戴,只好一一戴上。

 同样是模仿基督教,刘协定每月月末一为朝奉,必须前往道观听授《三尊道经》,并制定捐助法规,要求各地信徒捐款在各地修筑雄伟的道殿,道观只设在山中,每年信徒必须拜访各地法定道观一次。

 在天京城、南京城等地都准备修筑非常雄伟壮丽的道殿,一律采取写实风格,刘协认为只有写实唯美的风格才能产生足够的,才会让所有人都深信道教三尊的存在

 现在大汉帝国各层次子民都有钱地很,捐善修筑道殿的诏令一出台,各地都纷纷捐献,原先在廉政之刃行动中备受谴责的各大家族更是大力捐助,每家捐助的数目都让刘协感到惊喜。

 全国各地也拉开了大规模建设道殿的行动,几乎是每个县、农场都有三四座道殿,方便各地子民月末进殿朝奉。

 这是刘协准备良久的事情,从他开始抬高道教的地位,到定为国教,他就一直在策划这些事情,只有在全国范围内都信仰道教,才能使人们在思想上完全摆儒家的限制,即能让所有人继续保持“君权神授”的概念,同时让人们遵循道教要求社会基本道德,守法遵教、清廉端正、自律守序、乐善好施。

 永远不要小看信仰地力量,一种积极且和谐的信仰就可以改变世界,一种自闭且歧视异端的信仰就可以毁灭世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凝聚力上可以强过宗教的力量,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诞生、融合和分裂都是宗教在发挥作用。

 刘协告诉自己,要想拥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帝国,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宗教,道教是一个世界上最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教,如果这个由道教所主控,整个世界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自然销毁事情,人们会更喜爱和自然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利,这也是人类文明长久发展地基石。道教虽然稳定、和谐,但并不够强大,它缺乏宣扬道教和普及道义的精神,也缺乏这种动力,天道修士堂和天道武士堂就是为了让道教更加稳定和更加强大而准备的组织。

 天道修士堂是由天下道教信徒中最博学的人组成的,他们以发现宇宙中的真理为己任,是道教和科学进一步融合地产物。

 只要有天道修士堂地存在,刘协相信即使几千年后,道教仍然可以屹立在信仰的至高点上,不会因为科学地前进而衰落,因为他所阐述的机理就是宇宙的真理,对普通人而言,道教是信仰三尊的宗教,对科学家而言,道教是信仰科学的宗教,是所有科学家诞生的温

 这就是道教的伟大之处,一个信仰天地宇宙一切大道精神的宗教,这才是中华文明最伟大之处,它的理性、和谐、自然、守序确定它只要更强大一些就足可主导整个世界和所有人类的精神与灵魂。

 天道武士堂将和军融合在一起,甚至还会继续扩张,在民间形成一股守卫道教的军事力量,为开拓和守护道教而努力。

 站在高耸的观星坛上,笼罩茫茫星空光辉之下,刘协仰望苍穹,振臂高呼:建立一个伟大的帝国到底有多伟大,朕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精神帝国,它将永存于世!

 星光落在刘协的身体上,在他的脚下留下稀疏的阴影,但那苍天确是明亮的,一点点繁星的光辉渐渐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亮丽的光华,将他笼罩其中。  m.mHuaXs.Com
上章 汉献帝新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