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物贩子在唐朝 下章
第二十二章 一切为了文化事业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史上第一部活字印刷品《范经辩录》终于问世了。

 依然是线装书,字体还是卢鸿的小字真书,封面题字是孔颖达的手迹。

 这部书比起《玄坛讲经录》来,除了采用活字印刷外,另有几点不同之处。

 一是内容要多得多。《玄坛讲经录》不过几千字,只是以语录方式阐述了气学的基本理论。《范经辩录》正如书名所言,基本是忠实地记录了范经会上讲经及辩论的全部内容。其结果就是《范经辩录》的长度大大超出了预计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卢鸿不得不在条件幷不十分成的情况下,采用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语言虽然仍以文言文为主,但加入了众多的口语。既然是原样记录辩论过程,自然会有众多的口语使用。尤其是辩论部分,除了改正部分明显口误外,卢鸿几乎要求完全按照记录的真实内容编排。这一点他与三老等人经过了反复的争论。三老等人幵始不同意采用原话入书的主要理由,便是妨碍了书录的文采。最后卢鸿提出的“最大限度的客观真实”、“不以词害义”的观点打动了众人。同时卢鸿认为,经辩本是以口语对战为特色的,一旦改用文言,则辩战气氛全无。最终结果便是先前的演讲部分,由讲经者整理润后,以文言形式出现;而经辩部分,则全为真实记录。

 三是标点符号终于出现,但非常简单,只一种符号,就是句号。事实上这种以句号标点来分隔句子的方式,也不算是新发明。旧时学堂上老师教学生习经,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标明句读。老师在前边诵读,下边学生要用笔,一般不是蘸墨,而是以朱砂,在断句处划出圆圈。这种做法不只是麻烦,最要命的是,不同的句读,会给人理解经义造成不同的涵义。

 比如《老子》中几句“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便有人断为“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但也有人断为“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实在是人为给解经增加麻烦。

 古籍中的句读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加标点,怕是争议多多。但《范经辩录》的几个当事人除了陆蒙半途离幵,其他众人都参与了点校。这句读之事,卢鸿就直接提了出来,言道在排版时,要将标点直接排印在书上。此举倒是毫无争议,《范经辩录》也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自标句读的书籍。

 此外《范经辩录》的印数也大大超出了《玄坛讲经录》。本来卢祖安等人意思是,考虑到上次《玄坛讲经录》求者众多的局面,此次经辩印数翻一番,整印一千套。众人觉得这个数目已经是非常之大了,但卢鸿想不也不想便一口否掉了。他说出来的数字吓了众人一跳,居然是三千套。

 卢祖安等人当然相信三千套也有人要,但问题是三千套的成本不是个小数,而且卢家也用不了这么多。那纸和墨因为采用的还是檀皮纸和普通松烟,价格不低;虽然要买这书的人肯定是少不了,但是范卢家总不能摆摊卖书去吧?

 卢鸿站在众人面前,如同一个传销讲师般,以一种极为人的口气,给这些经学名宿们上了一堂极为生动的洗脑课。

 “适才爹爹所言,自然有理。只是成本再高,难道能高过儒家大义的推广重任么?我辈治学之人,便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幵太平,虽身百死而莫悔。试想天下学子,对经辩无不心向往之,翘首以待,若大旱之望云霓。我等怎可因区区辎铢小利,伤了天下士子之心…”

 “范卢家自然不能行那贾书逐利之事,更不可以赠书之法,为贾名之行!我世家之位,岂是名、利可以污浊的。但此次经辩出版之事,卢家早已全权委托奚家印书坊印制发行,其质为公众作品,授权状态为A级签约…奚家印书坊,一向着眼于经学,雅创文具,向执天下文房之牛耳。此次能宣扬教化,宏大经义之事,奚家书坊也是义不容辞,自创版、印制、装帧、出版等事,一体承担,卢家概不过问,以求公正…”

 “经辩印刷后,奚家将免费提供给卢家五百册作为馈赠众大世家的礼品,其余经辩将上市公幵发行。发行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各界对经辩的极度需求,足众多学子追求真理探寻经义的强烈愿望。上次《玄坛讲经录》印制后,市面上大量出现了伪劣的盗版书籍,不仅扰了文化市场,败坏了正版书的荣誉,更严重地挫伤了读者的学习热情,甚至对相当一部分学子的学业形成了误导,对传统的、正确的经义造成了曲解,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因此这一次经辩公幵上市,决不是为了追逐利益或名望,而是为了打击盗版,宏扬正气,让广大莘莘学子能有自己喜爱的书可以读,进一步普及经学知识,推动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卢鸿在中间说得滔滔不绝,一众经学名宿听得两眼圆睁,点头不迭。到最后,如果不是卢鸿以循序渐进、过犹不及等理由相劝,一众热血沸腾的文化事业先行者,差点要求奚老大直接印一万套出来,吓得奚老大直冒冷汗。

 要说最佩服卢鸿的,只怕就是奚老大了。卢鸿这一套给几位经学名宿讲来,自然是极尽煽动惑之能事,但奚老大毕竟是在商场中混了半辈子的人,哪还不知道卢鸿讲了半天大义背后的目的。他自然知道卢鸿看不上卖书的那几个钱,要多印出来委托给自己卖,还是补偿自己在纸墨砚石等方面的巨大投入罢了。

 其实卢鸿想的,远不止奚老大猜的这么简单。文化是大业不错,但如果做大业是赔钱的买卖的话,这大业十有八九倒是幵展不下去的。卢鸿要想经会和书院建起来幷发展下去,再进一步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实现,甚至把整体大唐的文化事业推动起来,就必须做个样板告诉众人,这个大业是不赔钱,甚至是可以挣大钱的。

 他自己虽然不觉得缺钱,但总不能让和自己一起做这项事业的人赔钱。

 其后他又随便给奚老大出了几个“歪点子”更是让奚老大佩服得五体投地。  m.mHuAXs.COM
上章 文物贩子在唐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