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逐鼎大明 下章
第二章 主持大局
 次清晨,天色尚且微亮,重重的乌云迫着大地,描绘出一副水墨调。

 郑玉成在待下人准备好马车和细软后,曾让柳英再度来到韩煜的厢房叫他一同出城。哪知道韩煜因为昨夜入睡过晚,睡的太死,并没有听见舅母柳英的敲门声。不过这反倒让郑玉成误以为是他下定决心留下,对于逃离青州一事故意充耳不闻,若隐之中让舅舅心底更添几分欣赏。

 这个早上对于郑玉成来说并不好,在送走了女后不久,同知徐盛便气急败坏的跑到知府官衙来。他带来了两个不好的消息,一是凌晨时曲被徐鸿儒贼军攻陷,二是青州卫指挥使谭旭举家潜逃,随同一并逃走的还有两位指挥同知和数百名士兵。

 知府官衙后堂大厅,郑玉成一宿未睡,双眼密布血丝,神色昂愤怒。他在听完徐盛带来的消息后,重重的摔下了手中的茶杯,大骂了一句:“谭旭这匹夫,昨夜和我等相商之时还慷慨辞,信誓旦旦的说与青州府共存亡,真是小人。”

 徐是一个而立之年的儒生,与郑玉成一样心怀抱负。他的心口因为忿然而剧烈起伏着,虽然情绪激动,大脑却还沉静。待郑玉成气息缓和下来后,他道:“郑大人,谭旭这个懦夫走便走了,即便留下来也是祸害,如今曲已陷落,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加紧城防,并且想出应敌之策。”

 郑玉成脸色焦躁,略略思索后,问:“青州卫还有多少军士?”

 “我刚才去军营查看了一下,只剩下白承宰和王云两位千户还在极力安抚着手下,兵力不足一千五百呀,”徐盛叹息的回答道“另外我都转运盐使司还有五百盐兵,早些时候已经让孙通判召集起来了。”

 “如今青州面临的可不单单是缺兵少将,更是民心不定呀。”郑玉成语态沉重,息声连连“月初匪部起兵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了,徐鸿儒每攻陷一城,就开仓放粮,掠夺富户,将物资都分给百姓,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民心,甚至有些城镇的百姓甘愿为其做内应。”

 徐盛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如今宦官干政,各级官员贪污**,万历三大征弄的国库空虚,又恰逢国内旱灾,百姓们也是没办法呀。”

 “近段时间我之所以减少开城时间,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匪部的探子混入城内,策动百姓谋反,但这始终不是办法,如今城内已经开始流言蜚语,只怕民心生变,我们想守城都难呀。”郑玉成苦浓重,只不过多少有些欣慰的是,自己在任的这些年对部下节制有度,避免了许多民怨,再加上青州沿海,海盐渔业让青州百姓勉强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就在这时,韩煜带着睡意的面容从大厅侧门走了进来,在看到舅舅和徐盛后,连忙正经了神色,恭敬的问安:“舅舅早,徐大人早。”

 “哦。原来是韩检校呀。”徐盛语气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对于郑玉成地外甥他还是认识地。只是却因为韩煜平从不理会公务。沉于书屋。所以心中很是看不起。

 郑玉成看得出徐盛对自己外甥地夷。若不是昨晚一叙。自己其实也不会注意外甥地才干。最多只是承其父韩善地面子。加以生活上地照料而已。但是昨夜简短地几句话。彻底改变了他这一个月来地看法。自己对外甥看来还真没有摸得全透。他向韩煜招了招手。说:“来来。元晦。早上也不见你出来用餐。舅舅叫人给你热一热早点。”

 “不劳舅舅了。都快到晌午了。一会儿就午饭一起吃吧。”韩煜不感到怎么饿。于是推辞了。他来到郑玉成身旁地次座坐了下来。在看了看舅舅和徐盛地脸色后。不道。“舅舅和徐大人脸色不太好。莫非徐鸿儒贼子已经攻陷了曲?”

 徐盛微微怔了怔。没想到一个书呆子竟然反应这么快。他带着几许戏谑地说:“是呀。凌晨地时候徐鸿儒大军刚刚陷落曲。就连青州卫指挥使谭旭都吓得逃跑了。韩检校难道要等到晚上地时候再离去吗?”

 韩煜微微变了一下脸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一旁地郑玉成连忙用少许地责备语气向徐盛道:“徐子荣。我原本是想让韩煜与内人今早一同回京城地。但是元晦却执意要留下来协助守城。这等用心你可以不要小视呀。”

 徐盛轻轻了一口气。诧异地看着韩煜。道:“韩检校。曲离青州府不足三百里。徐鸿儒妖贼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过来。青州城缺兵少将。若是留守极有可能是送上性命地。你这个头孩子可要想清楚了。”

 韩煜今年只有十八岁,连冠礼都还未行,确实算的上一个头孩子。他向徐盛欠了欠身,说:“虽然检校一职不过小小文书,但是食得依然是青州府库的俸禄,怎能坐视青州沦落贼子之手?更何况,舅舅和徐大人不也没有与谭指挥一道敌未到人先溜吗,两位老人家都能置生死于不顾,我一个后生岂能畏缩?”

 要是换作平常检校称呼五品以上官员为老人家,恐怕早被拖出去大伺候,但是徐盛此时却突然对韩煜生出了好感,愣了一愣后,大笑了起来:“看来,我这个徐老人家以前还真是没看清楚你这个小后生,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他又转向韩玉成“郑大人,看来韩郑两氏皆有豪杰啊。”

 郑玉成罢着手笑道:“子荣真是会说笑。”子荣是徐盛表字。

 韩煜沉了沉气,入两位大人的客套中,道:“谭指挥既然落跑,那么军心极有可能生变,两位大人此时应该赶到军营坐镇统筹,并且开始准备应对匪部的来袭了。曲离青州三百里,徐鸿儒刚刚经过大战,料想会做休整,我们最少还有六到七天的时间来做计议。”

 “韩检校所言甚是,我和郑大人昨夜便约好今一早便去军营督导训练,哪知道谭旭这个胆小表临阵逃,”徐盛正的道,他转向郑玉成“郑大人,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军营。统军作战之事恐怕不是我们二人强项,待去与白承宰和王云两位千户会面后细细商议。”

 韩煜跟着郑玉成和徐盛一同去了青州卫大营。在以前,青州卫并不是全部驻扎在城内的,而是按照千户所分别驻扎青州府治下各个乡镇上的。只不过近两年军官抢占军户的屯田,青州城外的卫军几乎尽数逃走,只剩下在城内的千余人了。

 军营的栅栏年久失修,显得摇摇坠,一副丧气笼罩在营内所有士兵的脸上,就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沉痛的惨败似的。军营大门外没有士兵站岗,大门自顾自的敞开着,如同病人一般的士兵毫无纪律的游在营房内外,在见到知府大人到来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行礼。

 来到中军营房,早已经有几名军官在此等候了,这些军官是青州卫仅剩的军官了。早上天色未亮的时候跟着谭旭越城逃走的除了两位指挥同知,还有大部分中阶军官,青州卫的骨干转眼间全部走空。

 目前中军营房里,级位最高的便是白承宰和王云两位千户,以及一个年轻的指挥镇抚司镇抚,剩下的便是平时连中军营房都不够级进来的百户官。

 一番寒暄后,郑玉成直接切入正题,他道:“白千户、王千户,三天前不是已经通知开始整兵了吗?为何军营中还是如此混乱?”

 白承宰是世家子弟,半年前才接任了父亲的千户军职,是一个空有**却无阅历的年轻人,这也是他之所以没有跟着其他千户逃走的原因。他一脸无奈,叹声道:“郑大人有所不知,自从兖州贼兵闹事,我青州卫军心便动摇不已,再加上今谭指挥使和两位指挥同知越城逃,剩下的士兵更是变得毫无纪律之心了。这几我和王千户一直在督促,可是根本就没有军士愿意服从命令,如果继续严令下去,只怕这仅有的一千余人也会叛逃。”

 郑玉成与徐盛齐齐大惊,这真是祸不单行的消息。

 郑玉成一脸踌躇,急道:“这该如何是好?曲已经陷落,贼军不多时就会至,怎么偏偏在这个时侯又出现这种事情!”

 “白千户、王千户,军旅之事你们二位最为熟悉,你们快想想办法呀。”徐盛神色十分忧虑的催促道。

 王云虽然从军已有三年,但是青州这个地方十多年来没有战事,即便有心也没有历练的时机。更何况他原原本本就是一个老实人,只有一身好力气,冲锋陷阵是无可挑剔,但却不是一个治兵御下的材料。支支吾吾一阵后,他将目光转向了一旁年轻的镇抚:“李允兄,你有什么高见?”

 指挥镇抚官阶从五品,相当于军中宪兵职能,从事军纪法纪的监察工作。李允身在此职,自然有自己的一些对策,只是脸色显得颇为艰难,道:“军心不稳、军纪涣散,很显然是有人在兄弟们之中挑唆,对贼兵夸大其词的渲染,我们可以逮捕领头闹事者,当众枭首,一来断绝谣言,二来震慑军心。”

 军中斩杀士卒确实是一种刺军心的方法,只是这些年来青州卫一直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操作不当,极有可能酿成军变。郑玉成和徐盛面面相觑,一时无法定夺。

 李允叹了一口气:“下官之所以不敢擅做主张,自然也是知道营中斩卒会有不好的后果,但是眼下事态危急,恐怕容不得我们多想了。”

 郑玉成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就要发话时,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韩煜向前凑了一步,大声道:“各位大人,万万不可,如是行军作战,临阵杀将倒是可以警惕士气,只不过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情况非同一般。妖贼徐鸿儒在兖州之所以能一个月不到,连取数城,正是因为他获得了民心;而此时青州卫军心涣散,公然违抗命令,那恰恰是因为士卒们已经对上级彻底失望。现在要是斩杀带头闹事者,军心绝对会大变,后果不堪想象。”

 所有人都用诧异的目光看向韩煜,齐齐陷入了沉默。

 片刻思索后,郑玉成连连的点了点头,说:“元晦所言极是,不能斩,可是如果继续放任士卒这样下去,青州早晚不保”

 徐盛突然转向韩煜,问道:“韩检校,你既然能说出刚才那番道理,想必心中已经有了对策,何不说出来?”

 所有人再次看向韩煜。韩煜在心底笑了笑,早就等人来问了。他正了正神色,道:“小人确实有一个想法,徐鸿儒的贼军既然深获民心,自然是给予了百姓和手下不少好处;而我青州卫之所以抗命不从,很显然是平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太多,贼兵与官军比起来是鲜明的对比呀。”

 这时,李允冷冷的冒出了一句:“韩检校,你这等话是什么意思?贼兵妖惑人心,你倒是赞美起他们来了?”提到抢夺军士的屯田,他是有份的,若不是舍不得自己在青州的地产,他恐怕也随着谭旭跑了,所以对于韩煜的话大感不快。

 郑玉成轻咳了一声,打断了李允的话,道:“事态紧急,这些陈年陋习后再说吧,元晦你接着讲。”他将“陈年陋习”一词说了出来,已经很明显的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对于卫军的**郑玉成一直是痛心疾首的,虽然他是知府,但是明朝向来是文官不涉军,武官不干政,更何况地方军队指挥使的官阶往往比地方政府首长要高出一截,自己即便有心抵制**,却也无能为力。

 韩煜缓了缓,继续道:“今清晨的时候,青州卫指挥使谭旭越城逃,随着而去的还有众多青州卫的军官,想必这些军官平并了有不少士卒的屯田。如今他们人已经逃去,留下的屯田便是无主之田,如果舅舅、徐大人和两位千户出来作保,只要愿意参与守城者都能分得一份新田,守城有功者,按功绩再行赏赐。”

 徐盛思虑片刻,赞赏的点了点头,击节道:“好,这番做法甚好!”郑玉成也蔚然的看着韩煜,赞叹道:“元晦果然有见识呀。”

 “当然,为了避免后再出现军官抢占士卒屯田的情况,还请舅舅和两位千户大人制订一条成文的规章,若有类似情况发生,士卒可以来知府举报,肇事者必当严惩。”韩煜继续说“一旦士卒有了田地,就会全心全力守卫自己的财产。”

 听到制订保障规章,郑玉成的脸色微微变了变,说:“分田赏田倒是可行,只是制订成文规章严惩后夺田,青州知府恐怕没有这个权力啊。”

 “这个元晦也是知道的,但是现在留下来的青州卫诸位将领想必都是赤胆忠心、心怀正直的好汉,不像那些弃城逃跑的窝囊鼠辈。此番青州若是守了下来,诸位将领就会得到升迁,其中白千户和王千户更是有机会接任指挥使,只要他们在,青州卫迟早会有肃清的时候。待到那时,卫所与知府齐心协力,自然能够杜绝抢占屯田的**恶风。”韩煜言辞振振的说着,神态甚是慷慨。

 只是在他的内心中却深知,这番话不过是空话,谁知道守城结果是什么样?谁知道这些留下来的军官是不是正直的人?谁知道他们事后会不会升官?只不过大难当前,给每个人留下一些憧憬,总会起一阵热情。

 韩煜的话让白承宰和王云很是受用,尤其是那句“留下来的青州卫军官都是赤胆忠心、心怀正直的好汉”让他们二人飘然至极。就连一旁的李允神色都得意起来,他是抢占了屯田,但是自己并没逃走,这也算是一种尽职忠心了。而其他的百户官更不用说了,自豪不已。

 “既然如此,就按照韩检校的意思来办,我马上去召集所有兄弟。”王云迫不及待的说着,在得到郑玉成首肯后,带上两名百户快步出了中军营房。

 赏赐新田的消息传出去后,青州卫顿时振奋起来。如今留在青州卫的士卒,大多是还有一份薄田,抱着几许希望守护下去,也有一部分被夺去屯田的士卒是完全走投无路,只好勉强住在营房,靠着几分微薄的俸饷过日子。而现在他们有机会获得新的田地,并且有知府和千户做担保,怎么会不好好珍惜?很快,一支一千三百多人的步兵队集合在大校场上,开始检查军备和待命。

 当王云带着兴奋的神色回到中军营房,将军队集合完毕的消息告诉所有人后,韩玉成和徐盛不舒了一口气。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严峻的问题,调动军队的积极确实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青州现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还是缺兵少将,同时近年旱灾连连,储备的军粮也不多,贼军袭来,根本无法守御多长时间。

 “青州府所辖一个州十三个县,就凭一千三百卫军加五百盐兵,根本守不了这么多地方,看来我们只能固守青州城了。”徐盛一阵叹息。

 韩煜略略思索了一番,说:“如果青州城周围的州县全部陷落,青州城百姓会怎么想呢?他们一定会感到恐慌,极有可能形成民变,反倒帮了徐鸿儒贼子。”

 “可是,青州现在兵少将少,再加上因为辽蓟边疆战事正处于烈,全国壮丁几乎被都抽调而去,现在即便组织民兵也是那些老弱病残,根本不顶用,”郑玉成苦道。“此外,军粮也是一个问题,即便有足够兵力,也没有足够的给养呀!”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前的喜悦再次被蒙上了一层灰色。

 “军粮确实让人头疼,但是青州毕竟还是有一定资源优势,向东不到三十里就是大海,我们可以在这段时组织军民捕捞海鱼,储作食物,”韩煜说完,缄默的犹豫了一番,又道“青州这边没有设海卫,想必在东海附近经常有海盗出没吧。”

 郑玉成一怔,诧异道:“元晦你打算做什么?”

 韩煜微微一笑,说:“事态严重,恐怕我们必须徇私枉法一回了。海盗从事的行业面很广,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购买粮食以及其他军用物资。”他这样的言辞是很委婉了,早在几年前,东海海盗便已经与青州府一些官员勾结,这种背地里的暗仓易并不鲜闻。

 在场的所有人当中,有一些人不由自主的低了低头,脸色复杂。

 “青州没有设海卫,确实有海盗经常出没,”郑玉成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海盗在青州海岸仅仅只是落脚和转移赃物,并没有騒扰陆上的百姓,所以自己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到如今,只好出此下策了,但是海盗来去无踪,如没有人牵头,恐怕很难容易接洽上。”

 韩煜充满自信的笑了笑:“我们还有七天的时间做准备,如果舅舅您信得过的话,元晦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与海盗达成协作。等筹足了粮草,我们在来协商如何守城。”

 韩煜虽然表面上显得十分有把握,却在心里没有底,青州缺少的东西太多了,缺兵缺将又缺粮草。即便能从海盗那里弄来了粮食,也不见得有办法守城。他现在只是希望凭借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先进思想,在这筹备粮草的一天时间内冷静思索一阵,想出一个敌妙计。

 __

 本书可能有许多与明朝不符合的情节,是我才疏学浅,还望见谅。

 请推荐和收藏,谢谢了。  m.mHuAXs.COM
上章 逐鼎大明 下章